《千与千寻》日前,英国电影学院组织专家小组,评选出了50部最适合14岁以下的少儿收看的电影。
在诸多优秀电影中,由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该片曾获得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并于2003年摘走了第75届奥斯卡长篇动画奖。然而,专家们认为仍有很多家长对这部日本影片一无所知,孩子们也因此错过了欣赏的机会。共有6部英国影片跻身前50名的大名单中,包括《凯斯》、《舞动人生》、《雾都孤儿》、《铁路边的孩子》、《微风轻哨》和《神秘花园》。摄于1902年的法国电影《登上月球》成为了入围影片中年代最久远的作品。此外,还有一些不太为人们熟悉的影片榜上有名,如伊朗名导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早年拍摄的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该片根据波斯史诗作品改编,整部电影所用语言都是波斯语。
据悉,英国电影学院推出这份名单的初衷在于:扩大青少年儿童的电影欣赏面,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姚佳森I譽訛
前10名电影:1.《千与千寻》(日本)2.《绿野仙踪》(美国)3.《四百击》(法国)4.《猎人的夜晚》(美国)5.《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伊朗)6.《同窗的爱》(瑞典)7.《玩具总动员》(美国)8.《外星人》(美国)9.《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10.《凯斯》(英国)
3月8日晚,第25届日本电影金像奖在东京举行颁奖晚会。刚刚在柏林电影节上夺得金熊奖的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获得最佳影片奖。这是影片导演宫崎骏(左)领奖后把奖像递给片中主人公的配音演员(木+冬)瑠美。《千与千寻》引发我观看的冲动,是因为它入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部动画片之一,而且号称是唯一一部来自老美之外的作品。当然,还要加上对宫崎骏的信任,以及对一部动画片能创下两亿多美元票房的疑惑。
两个小时片子看完后,以上所有的原因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因为它实在美极了。这种美,不是画面的美轮美奂,而是最最简单的人性之美。善良,在哪里都会成为动人的音符
,击打所有人的心扉。最简单的音符往往能奏出最强音,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不光是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简单,它的情节也简单得近乎枯燥:一家人进入魔幻世界,父母因误食东西被变成了猪,小女孩千寻成为苦力,凭借自己的爱心消除了魔法,找回了父母。这类被演绎了无数次的故事,在宫崎骏手里居然会变得那么扣人心弦。从一开始千寻屏住呼吸过桥避免被各种神怪发现开始,观众也屏住了呼吸,直到最后千寻离开魔幻世界不能回头那一刻,大家的心还是悬在半空。宫崎骏确实犹如指挥大师,指挥棒轻轻挥舞,就可以让我们的心潮上下起伏。
平心而论,和一些所谓的“大片”相比,这部片子的画面远非规模宏大,也没有太多精雕细刻之处。但《华盛顿邮报》却称赞其“规模盛大,创意惊人”,连一向高傲的《纽约时报》也承认该片是“一部纯洁质朴的巨作”。我们爱强调的东西方文化的隔阂荡然无存。人性之美,人性之善,只要是人类,皆会有所感应。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千寻在魔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善良本性,就像万缕阳光照亮所有人的心房。
日本的动画片在画面上似乎都不特别复杂,机器猫就比唐老鸭和米老鼠简单得多。前两年带动篮球热潮的《灌篮高手》就经常使用静态画面和画外音来节约成本,但并不妨碍这些节目深入人心。日本动画更多的是靠创意,一个简单的主题外加丰富的想象力构成诸多细小的情节,就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就像闻一多所说:“我已经拨动了你们想象的齿轮,尽可能地让它转吧,转吧……”
早就听说许多日本动画的绘制工作都是由中国画师完成的,因为中国有很多绘画人才,而且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在一些生产领域,高端市场已经被发达国家占领,难道这一趋势也要蔓延到文化市场吗?我们并不缺少人才,但缺少的是创意。一部《大闹天宫》得了国际金奖,直到现在都没有被超越。后来的《金猴降妖》完全是《大闹天宫》的升级版,拿到国际影展上去自然败下阵来,一名国际评委说得好:“这部片子商业味道太浓了。”创意迷失到最后,只有替别人完成后期制作,画家也变成了画匠。
不知道这部片子里有没有中国画师的心血,只想知道我们的真正大片什么时候能够问世。想想看,两亿多美元的票房,炒作出来的《英雄》挣到的那点人民币,简直不值一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最简单的,也是最美的。《千与千寻》,最好与美女共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