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不怕争议!
老大这张新专辑和它的专辑名字一样,势必会争议很大!
[娱乐八卦] 陶喆《69乐章》=情爱无聊歌词+索然无味谱曲
陶喆出新专辑了,三年的蛰伏,我们这些喆迷们等的很辛苦!惊闻专辑的名字《69乐章》,虽说陶喆大师取这个名字有其自己合理的理由,但是还是非常具有争议!是不是一种眼球的吸引呢?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我觉得这太不符合陶大师的身份了!一个华语界的R&B天王,怎么能用这些雕虫小技去推销专辑呢!这样争议的数字给本来就潜流涌动的大家带来多大的鼓动,可以说这是一个不的影响!
满怀希望的听他一首首辛苦大作,我大跌眼镜,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难道是我们的陶喆大师吗?歌词庸俗不堪,除了如同以往的愤世嫉俗外,就是无聊的爱来爱去!虽然以前的歌词也相当愤青,但是也不至于这样的露骨和幼稚!整张专辑的歌词要表达的内容都没有超出男女之间的爱与不爱,整个专辑的立意就很低!《暗恋》中的歌词,就像初中生写流水账作文,几句英文,几句“我爱你,你爱我”就这样打发了。《火鸟功》的歌词更是刻意追求押韵,虽然大家伙为了上班受尽辛苦,但是这样的无聊抱怨和自嘲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
歌词写得像记流水账一样,平淡无奇,爱来爱去的内容如同网络情歌般无聊乏味!这还不是最差的,《69乐章》中的《PLAY》和《中国姑娘》的歌词更是令人发指!这两首歌基本写出了都市夜生活的糜烂和肆无忌惮的放荡私生活,也许就是我们陶喆大师的真实生活写照,或者说这是他亲身经历的完艺术表达!也许今天陶喆在音乐上的直线下降与此有关系!我们很痛惜!
歌词令人不堪入目,歌曲怎么样呢?我试图寻找他的高明之处,但是非常抱歉,我实在找不出这样的作曲有啥新意!我找不出《寂寞的季节》那样的淡淡忧伤旋律,欣赏不到《沙滩》那样的BLUE感觉,也没有《小镇姑娘》那样琅琅上口!越来越感觉像是口水歌,听完专辑里面的所有歌曲,还是没有发现这十来首有多大的区别!这真不是陶喆的作曲,我真的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是庞龙的作品还差不多!可是,他就是现在的陶喆给我们的作品!
音乐的创作需要精心,静心!他现在还像以前那样安心做音乐吗?音乐的创作需要痛苦,磨炼!他现在还像以前那样付出真情实感去做音乐吗?既然那样乐意享受这样的生活,那就不要再做音乐了,省的毁掉你以前打拼的音乐江湖地位!我实在不敢想象,曾经的天王,如今只能靠贱名字,黄歌词来打动大家的神经了!与其浮在音乐的表面做音乐,不如回家吃喝玩乐去,请不要给我们这些喜欢你音乐的人们带来伤害,我们宁愿活在的过去!
===============================================================================================
请认真聆听陶喆的音乐
期待,从上一张专辑《太美丽》推出没多久就已经开始,只不过等待却那么久,不断的听到陶喆即将发布新唱片又不断看到推迟发布的消息,8月21号,当专辑在音像店里面摆出来的时候,按耐不住一阵激动就收了一张,其实之前已经在网络上将所有的歌曲听过了好多遍。买来唱片,纯粹是因为收藏。
《69乐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是为了致敬么?1969年发生了什么,需要用一张专辑来致敬。美国登月,反战运动兴起,还是某种性爱姿势?我想应该没什么关系。1969年,的确,是对于摇滚乐很重要的一年,那一年的两场重要演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和滚石乐队的北加州免票演唱会见证了嬉皮运动的兴起与没落,同时眼滚乐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年 Led Zeppelin 的处女作问世,为重金属的到来拉开序幕;David Bowie的首支单曲《Space Oddity》被BBC电台当作美国登月报道的背景音乐,变色龙将华丽摇滚领上舞台;King Crimson首张专辑《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发行,随其之后还有Pink Floyd这只摇滚先祖也都在这一年发行专辑,前卫摇滚正式成体;The Stooges乐队的同名专辑《The Stooges》也在这一年发行,成为整个朋克盛世的前奏。
所以,有人说“哦,那这一张专辑一定是为了纪念摇滚乐的!《乱七八糟》里的“华丽摇滚”,《火鸟功》里的“重金属”,《关于陶喆》里的“放克”跟模仿Queen的桥段,这些放在主流歌坛还能算是很摇滚的作品”可是如果用来致敬摇滚乐,也不过是浅尝辄止的皮毛”
所以,无数人毫不犹豫的打上3星,甚至2星,1星。报着这样想法的人打低分的人,我想,如果您是冲着聆听陶喆的摇滚乐来的,那我只能说,抱歉让您失望了,想听摇滚,您来错地方了,按照摇滚的标准,它的确也就是3星的标准。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陶喆的东家EMI签订的合约时唱片约,而不是年约,这也就意味著如果陶喆不与唱片公司续约的话,这将是陶喆在EMI的最后壹张唱片。鉴于陶喆欲将工作重心转向电影等原因,很有可能陶喆将不再与EMI续约。 许多歌迷发现陶喆近期的商业演出频繁更可以视为唱片公司最后的拢钱以榨干其剩余价值的行为。
而陶喆呢,面对老东家的种种行为,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最后一张专辑里面,将自己这几年来所有想做的音乐类型,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方式,一一的呈现出来。陶喆40岁,出生在那个69年,我想,陶喆的初衷,也许就是为了纪念这样一个日子吧。纪念自己出生在那个摇滚盛行的年代,而不是摇滚本身。
那些所谓的乐迷,素质好点的人会矫情的说“这不是我们的陶喆,这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唱出《melody》《黑色柳丁》的那个陶喆了,真的太失望了。”“他不在乎我们,我也不在乎他”,而素质差的会直接骂到“歌词写得太直白太浅显太低幼太烂俗了”“一首正常点的歌都没有 陶喆是越走越完蛋 , 当年他红完全是因为周杰伦唱红了R&B之后, 大家顺便关注他的, 要不之前他根本就不红, 什么R&B教父, 这句话的另一个说法就是 搞的最早也又搞得不怎么样的意思(见豆瓣评论)”
那么我想问,什么样的陶喆才是你心目中的陶喆呢?什么样的歌曲才是你喜欢的歌曲呢,恐怕,很多人甚至连整张专辑都没有听完就匆匆的打个分数,当然,只听了一遍《火鸟功》就上来乱喷的人也不在少数。是的,陶喆的确不是你眼中从前的陶喆,因为,陶喆从来都不是那个陶喆,陶喆的音乐只属于真心聆听音乐的人
刚凑巧看到有人给这张专辑打了一星,我很好奇的看了下,看见此人为快男魏晨的EP打出了五星,是啊,“陶喆的专辑还不如快男的EP”
最后我只能说豆瓣的评分,满足了一部分自诩为文艺脑残青年装逼的愿望。
~~~~~~~~~~~~~~~~~~~~~~~~~~~~~~~~~~~~~~~~~~~~~
我新加一句,我想说的是,陶喆这次是改变了,真的改变了很多,但是,如果陶喆还是像从前那样,风格一直的走下去,我想,所得到的回应可能不是这种类型的批评,而是“陶喆已经真的山穷水尽,江郎才尽了吧”无论怎么样,无论是继续从前大家喜欢的风格还是转变风格,都会带来非议,更何况这张专辑是潜伏了三年才带来的作品,大家可能普遍抱有非常大的期望。所以我觉得,继续讨论下去也真的没什么不要,真正喜欢陶喆音乐的人,是会继续支持下去的。至于那些满腹牢骚要发的人,我想,对于陶喆来讲,可能要说的也会有一句话"爱听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