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知為什麼常常拿兩人來比較, 來做文章, 好像一比較就會向另一方扣很多帽子, 維護一方, 另一方就注定要慘... 其實他倆倒是互相欣賞....哈
不過話說回來, 他這篇亦不無道理, 確是說出jay和方文山的好處優點~他們確是努力想把中西音系融化~給予很大的思考空間, 同時亦很真誠的指出他們前進的所要面對的問題,
而陶陶那一套確是比較近西方, 不過作者絕對給予陶陶的創作和演唱方面有很大的肯定
他對陶陶和jay的觀點都是有讚有批, 直指問題所在, 蠻有透察力!
我還是想說一點, 我覺得很怪, 有時由於傳媒的比較和吹棒, 支持某方就把另一方挑剔,因而導致偏頗, 大放文章的都不太好吧, 就好像有時只會把放大焦點在jay的雙截棍(是國技, 想表他喜歡的一種中國的精神面貌吧了), 半獸人上, 就說杰倫的東西是什麼,看到個別而看不到整體!!
其實jay就是個台灣土生長的年輕人, 自然有年輕人該有的想法(陶陶有那麼多人生經歷, 自然有比較是他那年齡層的想法...而你不能苛求他, 或許到他真的中年了,自有體會)
所思所想所感都是年輕而有活力, 對年輕的流金歲月的想望, 思想無限的伸展, 用音樂去繪畫年輕的心(他的心),
往其他方面攢去,他拿著年輕人的心去觀察週圍事物, 有時對世時局界的戰亂打問號, 戰場失去了朋友至愛的無奈, 又會對祖父對老家有了一些許懷念, 看到家庭問題又會再次打下問號, 給予控訴; 喜歡有民族性的東西(民族性的, 如國技), 希望在音樂表達這種民族精神面貌, 一直努力用活力把中西的融化貫通。
不去扮成熟的做作,听他的曲子, 你會感受到情夢憂愁多盼望....
當然有著盼望美好的愛情來臨, 又卻步於愛情頂不住時間, 譜出自己對愛的解釋與思考, 看到生活小事有感, 一轉身, 想像自己走訪各個異地描下一些穿梭時空的畫面,
....那些詞, 那些思考, 那些畫面, 那些勾起了思緒意境, (有深刻蘊藉, 有爽快隨意, 有爆發激越, 有簡意小品), 歌曲底下, 往內層再進一步探, 所裹著正是一顆年輕的, 青蔥的, 是奔騰, 彭湃的, 活生生的心, 是他年輕的世界觀!
在迫人的生活下, 在石森林(城市)裡, 能攢進個無拘束的音樂國度, 重溫這一顆活蹦亂跳的心........就像走進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度(陶的), 一樣好~
你沒大腦, 或許你神經被大都會的繁雜夾住, 就別指望這顆活脫的心能引發你的什麼, 或者是千驕百態, 你獨有所好~~
音樂=藝術, 藝術=音樂, 怎樣去搓揉都行, 本來就可以360度, 不同方式, 各度, 題材, 特質的發揮, 這才是繁榮, 才能放彩~
p.s.我這個即喜歡jay又欣賞陶陶的歌迷的心聲
原本我们需要的就是不同的面孔发散同样的光芒。
原本我们需要的就是不同的面孔发散同样的光芒。
真是老話題, 放過他們啦, 不要太多比較啦~是危險的, 別沒殺了兩個喜愛音樂的人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13 0:21:4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