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一个台湾网站很通俗的解释了rnb

一个台湾网站很通俗的解释了rnb

近日音樂新聞組鬧哄哄地談論著,新晉DJ們的音樂知識有多貧乏。表現得滿腦子音樂知識的DJ,竟說出R&B是甚麼「Reggae & Blues」的大笑話!既然如此,就 讓我們看看R&B究竟是甚麼!

   

 

文:Zero
banazero@mac.com



R&B的全寫是Rhythm & Blues,譯作「節奏怨曲」。它衍生了多種不同音樂類型,如我們熟悉的Rock'n'Roll,Disco和Rap,都可算是由R&B發展而成。

怨的起源──藍調

R&B的前身,出現在40年代的美國黑人區。

那時,負擔得起多姿多采娛樂的人不多,熱愛音樂的黑人就喜歡茶餘飯後聚集街頭,以結他和口琴等簡單樂器玩奏音樂,一抒生活、工作、離鄉別井等種種感受。這就發展出藍調(Blues)──R&B的前身。

隨著錄音帶的發明,和越來越多的小型電台出現,藍調音樂開始跳出黑人圈子,在芝加哥流行起來。不知是否因藍調音樂說愁說得太久,樂迷都渴望聽到節奏感強、調子節拍明快,內容又不太悲傷的藍調歌曲。

樂手們順應大眾口味的轉變,在作品中加入鋼琴、鼓、色士風和當時的超新科技─—電子結他,讓聽眾可隨著這種節奏感(Rhythm)強的新派藍調音樂(Blues)起舞,成就了經典的「節奏怨曲」。

新鮮節奏感

50至60年代重要的R&B樂手有Ray Charles、Ruth Brown和The Drifters等。聽他們的經典作品,會發現跟我們熟悉的R&B音樂,如周杰倫、宇多田光等,大大不同。但就音樂元素而言,它們還是有不少共通點。最突出的,就是節奏部份。

大部份的R&B作品以4拍為一小節,12節為一段落。有別於傳統的白人流行音樂,節奏怨曲強調一節中的第2和第4拍,是種很新鮮的節奏效果。

音質多變化

不論歌聲或樂器的音質(timbre),都會有很大變化。

音質就是聲音的「質地」。聽到《爛泥》,我們會覺得許志安唱得很悲慘;而木童笛的聲音,很多時則會給我們一種很活潑的感覺。這就是不同歌聲和樂器的音質所帶來的效果。

在R&B作品中,如周杰倫的《鬥牛》或《娘子》,我們都可很容易地發現,不論在音樂或聲線運用上,始段和副歌部份都有明顯不同的處理。


歌聲和樂器部份經常互相呼應─—在R&B歌曲中,當歌手唱出某幾個音後,音樂部份或和音歌手會重複再奏/再唱那幾個音,像「有問有答」,又或做成「應聲蟲」似的效果。

R&B另一特點是,多次重複一些樂句、句子。就如《龍捲風》中連綿不斷的「我不、我不、我不」,便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熱 潮 遍 全 球

50年代的R&B能為美國的白人青年帶來震撼,除了因節奏感強烈外,那坦白直接、不忸怩作態的歌詞也是主因之一。

受不同音樂類型、市場、科技和文化的影響,今日R&B已由昔日的街頭黑人音樂,演變為攻陷英美歐亞各大銷量流行榜的世界大熱。

R&B帶來的衝擊,不只局限於音樂上,就連我們的時裝打扮文化口頭襌生活態度行為舉動也因著R&B音樂而有著某些改變。Hey man!鴨嘴帽癩屎褲寶黛麗辮仔頭,相信你我都不會陌生!就是這樣,R&B成了令很多黑人紅人黃人白人互相了解、欣賞對方文化的渠道!

任何一種音樂,都不會有著恆久不變的特質,說不定有一天,可真會出現一種名為「Reggae & Blues」的新音樂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R&B音乐
原发帖人:Lil-MumuiQ


R&B(Rhythm&Blues)顾名思义,是一种结合节奏与蓝调的曲风;最早可追溯到非洲的黑人音乐。
  19世纪非洲大陆黑人自娱娱人的做活歌"Work Song"和黑人新教赞美歌及非洲传统部落音乐的融合,让黑人音乐在拍手或顿足之间充满节奏感。继做活歌、田野吶喊及宗教灵歌后,19世纪20年代,黑人音乐开始形成极具情绪感染力的蓝调风格。
在30年代末形成的布基乌基(Boogie-Woogie),是一种属于黑人的音乐风格;它经常以一群黑人乐师组成巡回乐队到各城镇表演的方式呈现。到了40年代,受到爵士摇摆乐(Swing)及布基乌基舞曲影响,产生了跳跃蓝调(Jump Blues)这种强调摇摆节拍、狂肆喧闹风格的演唱方式,歌词中充满 " Shake It (摇晃吧) "等字眼,为时兴的舞会增添不少欢愉的气氛。
相对于白人大乐队风格; 黑人将强烈的节奏加入蓝调,形成了所谓节奏蓝调(Rhythm & Blues),也就成了摇滚乐于一九五0年代发轫根基。(其实 "摇滚" 也可以说是黑人发明的一种新舞蹈,包括了平衡、转动、摇摆、翻滚… )
自此,黑人(节奏蓝调)蕴涵无穷原始活力的特色,吸引更多年轻白种人投入运用此一元素。正因为如此,告示牌排行榜(Billboard)一九六三年之后,便不再使用节奏蓝调(R&B)来形容黑人音乐,而以灵魂乐代之。

"让R&B解放你的身体 "

  七十年代,西方流行乐坛愈走愈沉闷,七十年代末便有乐手开始尝试结合更多黑人音乐,期望为音乐注入新意,这股风潮到了八十年末一发不可收拾。八十年代开始,全球流行音乐均朝向黑人乐风发展, 包括节奏蓝调(R&B)、 放克(FUNK)、流行爵士(POP JAZZ)、 嘻哈乐(HIP HOP)等......。

  喜欢自由的你,何不让R&B解放你的身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节奏布鲁斯(R&B)的诞生可以追溯到40年代中期,早期的R&B被被称为跳跃布鲁斯(Jump blues)。
  
   Jump Blues吸收了爵士乐的吹奏乐器(Horn-driven lineup)演奏和摇摆乐(Swing)的节奏,也结合了蓝调音乐(Blues)基本重叠唱法(Riff)和弦乐演奏,成为了一种,崭新的音乐形式。也可以说Jump Blues是节奏爵士(Rhythm Jazz)和布鲁斯( Blues)的结合品。
  
   虽然 Jump Blues 很大一部份是吸收Blues的特点,但是最后奠定其基本结构使其形成一种崭新的音乐风格却是节奏爵士。但Jump blues 节奏更快,演唱更粗哑,而且其乐器的使用也区别于爵士和蓝调:钢琴演奏节奏强烈,最重要的SAX的演奏也更尖锐。早期的Jump Blues 是还是属于黑人音乐:它的演唱者和听众都是黑人。
  
   在Jump Blues中演唱者被称“Shouter“,很多著名的Jump Blues Shouter都是来自大乐队(Big-Band),如 Big Joe Turner,他是来自Kansas City jazz bands的。当时还有一些著名的Shouter,如 Wynonie Harris, Roy Brown, Roy Milton和 Nappy Brown等。
  
   Louis Jordan在Jump Blues的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他经常演奏一些歌词诙谐的歌曲,由于这些歌曲特别适宜用来作舞曲, 所以越来越多的白人青少年喜爱上了这种音乐.其它如 Chuck Berry, Joe Liggins, Tiny Bradshaw, Amos Milburn, Camille Howard等黑人音乐家也为都是当时有名的 Jump Blues音乐家.
  
   在50年代, 由于那些杰出音乐家们的努力,Jump Blues终于冲破了种族界限, 成为了为大众接受的新型音乐风格, 也正是在50年代Jump Blues易名为“节奏布鲁斯(R&B)”,登上了 Billboard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好有历史啊

TOP

现在的乐评十有八九听到R&B就会冲到厕所去吐了!拜托别再考验我的耐心了!!!!!!!!!!!!!!!!!!!!
★※ ET——环宇八卦台[台长]※★

TOP

恩,长见识。

TOP

为什么 hotily举例子老拿周杰伦呢?
爱也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

TOP

这篇不是我写的,是转贴,他可能认为周结伦是大家心目中认为r&b的典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我不这样认为,
当今华语乐坛里面的R&B的好手除了周杰伦
还有很多,例如力宏,陶哲,顺子……
男歌手方面当然是力宏,陶陶,周杰伦比较有代表性
但是他们之前是有区别的
力宏的音乐里面感情写的比较细腻些
陶哲的音乐里面社会写真比较多一些
周杰伦的音乐里面比较孩子气一些,考虑的都是一些新新人类的心声
各有各的好处
无从比较

TOP

啊,喜欢,长知识~~
爱你要理由吗?
云吞鱼爱陶喆,也爱陶爸爸。。。。。呵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9:48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