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1/2081796.shtml
記者姜玉景、朱立群、葉嫦芬/報導
「五月天」所屬的滾石唱片爆發財務糾紛、周杰倫簽下的好樂迪集團,易主給富邦集團後,瞬間把旗下的「有魚」品牌結束,裁員15人,蕭亞軒所屬的「維京」唱片,開始在北京部署辦事處,把音樂重心,從台灣移到大陸,這一串音樂唱片公司波動起伏的事件,嗅出台灣唱片業,春天遠去,進入「最寒冷的冬天」後,現在,已面臨了「活不活得下來」的關鍵時刻了!
從「數字」看台灣唱片業的榮枯,已從早年一年整營業額120億,到2003年已掉到只剩40億。失去的數字,讓台灣唱片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唱片業進入寒冬,新力、BMG、華納、環球、EMI等五大國際唱片公司,有國外強大資金作後盾,還有西洋、古典音樂等進帳,平衡國語唱片的開支,國際唱片公司「活」得比本土唱片公司好一點。
一手栽培周杰倫的「阿爾發」唱片總經理楊峻榮說,這兩年來,市場不景氣,還有盜版、MP3非法網路下載的打擊,「像滾石等多家本土唱片公司都是咬牙苦撐。」今年富邦集團入主好樂迪集團後,楊峻榮說,「我接到指示,唱片新人投資的策略要改變,『阿爾發』有周杰倫、『動能』有江蕙,唯獨『有魚』全都是新人,在這種情況下,『有魚』沒有盈餘,只有解散。」
擁有S.H.E的華研唱片,早意識到台灣唱片業萎縮,早在10年前,老闆呂燕清有遠見,把唱片賺到的錢投資了3C產業,開發數位相機等產品,把音樂事業和3C產業,作異業結盟,華研唱片繼續在本土生根,華研唱片在本土唱片公司中,算是「轉型」轉得很漂亮的公司。
本土唱片公司沒有國外資金、沒有西洋、古典音樂「業績」貼補,只靠賣國語唱片「咬牙」苦撐。五大國際唱片公司的經營,也有另一種痛苦,在「成績論英雄」,不看過程,一切看「數字」的外國音樂公司,五大國際唱片要維持帳面數字,也在音樂經營方向上,配合時局,做了調整。
擁有張惠妹、孫燕姿等歌手的華納唱片、和擁有王力宏、蔡依林等重量級歌手的新力唱片,都把目標鎖定「台灣製造、行銷亞洲」,目前,台灣還是華人音樂的重鎮,可是台灣盜版猖獗、非法網路下載日趨嚴重,消費者還沒有建立版權觀念,只抱持著「那裡便宜,那裡買」的心理,台灣唱片銷售日益萎縮,國際唱片公司要「活」得下去,只有放眼大陸、星馬等全亞洲市場。
EMI旗下另一品牌「維京」唱片的總經理姚謙,也是知名作詞人,覺得未來唱片市場在大陸,台灣唱片業「半死不活」很難救了,今年初,已大膽前進大陸,「維京」在北京正式成立公司,姚謙將公司重心,從台灣移到大陸。
【2004/06/17 民生報】 @
http://udn.com
十大唱片公司總體檢
唱片公司 主力歌手 公司現況
1新力 蔡依林 王力宏
華納 張惠妹 孫燕姿
環球 Energy 許慧欣
滾石 五月天 梁靜茹
EMI
陶喆 戴佩妮 張宇
豐華 張清芳 范逸臣
BMG 陳小春 SAYA
艾迴 5566 信樂團
好樂迪 周杰倫 江蕙
華研 S.H.E 動力火車
公司現況
傳七月與BMG將合併,會有新的人事變化及職務調動。
年初新股東加拿大酒商入主。除了台灣歌手之外,還要經營那英、朴樹、周迅等重點大陸藝人。
3縮編人事,力捧新慧欣和ENERGY,今年再做兩組新人。
4重新規畫藝人未來經營方向。傳出與錢櫃合約糾紛,但不影響公司下半年的歌手出片計畫。
順子、許茹芸、蕭亞軒等大牌相繼約滿離去,大牌藝人銳減。原總經理姚謙改任維京大中華地區總經理。韓國EMI總經理王培榮兼任台灣EMI總經理,重新調整人事佈局。
包小柏三月就任國語唱片部副總,經營方針以推出新人為主,創立第二代的新氣象,原有歌手季節性推出新作。
包小松年初就任華語部總監,外商公司看數字做事,強調達成率要很精準,BMG MUSIC和SONY MUSIC正在談合併,七月底會確定合併案,屆時華語事業部會有新品牌出現。
唯一日商唱片公司,多與經紀公司合作出片,日本歌手才是公司賺錢主力。
好樂迪
富邦集團入主成為大股東,大動作裁員旗下品牌「有魚」15人。
華研
老闆自創台灣超軟公司,轉經營3C事業,與唱片異業結合,更重視藝人大陸市場經營。
朱立群、葉嫦芬/製表
【2004-06-17/民生報/C2版/影劇最前線】
[
Last edited by chiu_pat on 2004-6-19 at 2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