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William Hung吗?
他的网站也有了
http://www.williamhung.net/
新的反偶像英雄啊
华裔小伙成美国新偶像 再造“反偶像”经典(关于黄威廉)
William Hung.
UC Berkeley 土木系本科生
因为American Idol试唱出丑而一炮走红
标 题: 华裔小伙成美国新偶像 再造“反偶像”经典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Apr 7 10:24:02 2004), 转信
弄巧成拙的表演
当21岁的黄威廉出现在《美国偶像》时,很多人觉得可笑。这个龅牙的香港小伙子居
然穿了一件蓝色夏威夷衬衫加黑色西装裤,外加一个看上去像锅盖的老土发型,整个形象
与时下最受瞩目的歌唱比赛格格不入,他好像根本不是来参加歌唱比赛的!
黄威廉选择了拉丁歌王瑞奇.马丁(Ricky Martin)的性感快歌《She Bangs》作为参赛
曲目。他刚一开口,许多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个节目的观众都差点从椅子上掉了下来:他不
仅五音不全,而且台风相当滑稽,马丁诱人的摇臀动作变成了机械式的木偶摆动,台下3
位评委似乎顿时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一名黑人评委不得不用一张白纸遮住自己的整个脸部,好让自己在白纸背后无所顾忌
地狂笑;另一位男性评委则活像一只被打蔫的茄子,无精打采地瘫坐在椅子上;只有中间
那位女性评委还显得比较仁慈,附和着黄威廉的节拍耸着自己迷人的肩膀。
那位瘫坐在椅子上、以尖酸刻薄出名的Simon Crowell评委终于无法忍受威廉惨不忍
睹、带着浓厚异域口音的英文演唱了,他粗暴地打断威廉,并刻薄地批评道:“你不会唱
、你不会跳,你还有什么话说?”
正当观众都以为威廉会羞愧得脱逃时,他却勇敢地回应:“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完全
没有遗憾。”
评委Paula Abdul马上称赞他说:“这是最好的态度。”威廉则继续解释,他并没有
接受过任何歌艺上的专业训练,而Simon Crowell马上讽刺说:“这真是令人非常意外!
”
虽然知道自己已成为笑柄,但威廉却丝毫不介意,还很有礼貌地答谢了评委,然后才
拿起自己黄色的背包,不慌不忙地走出摄影棚。
意想不到的反应
节目播出之后,威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美国、新加坡、澳洲、冰岛等凡是能够收看到这个节目的国家和地区,电视台与电台
都在不断重复播放威廉当晚的演唱。
而威廉的支持者们则迅速建立起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网站(www.Williamhung.net)。
短短一个星期,网站的访问量就超过了700万次!威廉的支持者们甚至写了一封网络请愿
信:“Send American Idol William Hung to Hollywood?”(送美国偶像威廉去好莱坞)
。威廉的名字出现在成千上万的blog上面,草根们(Grass-Root)的呼唤最终令美国偶像节
目破例让威廉参加下一阶段的比赛。
同为华裔的威廉网站创始人陈当,甚至开始在Ebay上发售威廉的纪念品,香港也迅速
出现了印有威廉头像的体恤衫。
更让威廉始料不及的是,他竟然成为无数女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有多位女郎在
他的网站上热情地留言,表示要嫁给黄威廉!
她们在网上留言说,她们非常仰慕他的勇气,他的憨直,以及他的风度。一些女郎表
示,虽然威廉看上去有些傻里傻气的,却傻得很可爱,而且他那种只要求已尽力、无愧于
心的态度,让她们觉得简直酷呆了!
一夜之间,黄威廉成为引人瞩目的人物,美国主流媒体《洛杉矶时报》、《人物》杂
志及电视娱乐节目《今夜娱乐》(Entertainment Tonight)纷纷找威廉做专访,还有电视
台希望他上节目表演。更有牙科诊所站出来表示愿意免费为他进行牙齿矫形,紧随其后的
还有牙齿保健产品商希望能够和威廉商谈广告合约。
这个还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就读工程系的年轻小伙子,3月初又在学校男子排球赛的中
场休息时间亮相演唱——当然还是那首《She Bangs》,还是一如既往的滑稽表演。
如今,这个被称为“可能是电视史上唱得最糟的歌手”,已经被美国唱片公司福斯音
乐网络(Fuse music network)与科赫娱乐(Koch Entertainment)相中,就当他在学校表演
的时候,收到了这两家公司交给他的唱片合约。如果双方谈妥,威廉很可能再创纪录,成
为“最不可能出唱片却又出唱片的歌手”。
反偶像的偶像
尽管有评论说威廉走红其实是被人进一步耻笑,中国人的形象被进一步丑化了。但威
廉网站制作人陈当却说,从他所收到的几千封电子邮件来看,正面的意见占绝大部分。大
家欣赏他面对失败的态度,欣赏他没有像其他落选者一样或痛哭或哀求、或愤怒或羞愧,
只是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他对生活的态度,令人尊重和感动。
《美国偶像》的监制沃域克觉得这种现象很常见,并且用一专门名词形容,就是“反
名人效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过去一年博客在美国的蓬勃发展,美国人的
这种反名人意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草根开始用他们自己的声音来反对那些所谓的“
社会名流”。同样的问题如果发生在某位名人身上就会惹来轩然大波,珍妮.杰克逊在“
超级碗”上的拙劣表演就成为草根们的众矢之的。如今,威廉得到这么疯狂的支持也是此
类意识的逆反表现。
在人们见惯了偶像虚伪的外表和做作的言行之后,有着傻乎乎的外表和率真言行的威
廉不成为反偶像偶像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呢。为了拥有完美无瑕的外表,偶像们不惜体力
和财力在自己的脸上、身上动刀子;为了制造完美的谈吐,他们不惜睁着眼睛说瞎话。在
被传媒强烈地包装、推广之后,他们成了戴着面具的“大话王”。心地纯良、无惧失败的
威廉则向一切伪饰的完美说不。龅牙也好,锅盖头也好,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威廉,一个
不需要修饰的反偶像偶像。
其实,反偶像一直是20世纪现代思潮的主流架构之一,时光流转到网络文化飞速发展
的21世纪,人们,尤其是美国人反偶像意识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如果要梳理一下经典的
反偶像形象,霍尔顿一定是个不可回避的符号性人物。
这位《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诞生于1951年。他是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
弟,他看不惯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他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朴实和真诚,但他遇到的全是
虚伪和欺骗,连他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也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
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
无力改变现状的霍尔顿,只好苦闷、彷徨、放纵。他读书不用功,抽烟、酗酒、搞女人,
满口粗话,张口就是“他妈的”。
横空出世的霍尔顿一下成为当年美国千万年轻人心目中的情感投注物和精神依附者。
他们模仿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奉霍尔顿为反偶像经典。
不过霍尔顿毕竟还只是消极地应对这个充满虚伪的社会,如今诞生的黄威廉正在以自
己的积极、坦然书写新一代反偶像标本。从消极反抗到坦然面对,反偶像之路竟然走了半
个多世纪!
在美国,这样一个反偶像、反经典、反神圣,重差异、重选择、多样化、多义化的时
代,偶像的被制造和偶像的被遗弃一样快速。在中国香港,当周星驰以自己的无厘头缔造
了《大话西游》、《大内神探零零七》、《喜剧之王》等一系列反英雄、反偶像时,这位
反偶像人物也成为了新的绝对偶像。当周星驰离搞笑精神越来越远、当周星驰变得严肃认
真时,他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生活的荒诞往往在此。
威廉在一个访问中坦言,他希望以唱歌作为职业,不过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连他自己
也感到有些茫然。如果没有了自己赖以成名的一切,威廉还会是一些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吗
?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6 11:37: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