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选出你所喜欢的音乐类型二

选出你所喜欢的音乐类型二

好晕,原来只可能容纳十个选项
还得再开

http://www.davidcn.club/dispbbs.asp?boardID=3&ID=16445  


http://www.davidcn.club/dispbbs.asp?boardID=3&ID=16447

http://www.davidcn.club/dispbbs.asp?boardID=3&ID=16448

http://www.davidcn.club/dispbbs.asp?boardID=3&ID=16449

[center]工业音乐[/center]
工業文化?工業‘現象’就有,我不肯定它是否足夠被稱為‘文化’,但我的確認為我們所做的對世界產生了一定影響。”------Genesis P. Orridge(Throbbing Gristle)

一直覺得該有人來寫寫工業音樂的歷史。畢竟雷鬼 (reggae) 和說唱樂都有歷史,至於搖滾、爵士、民謠、古典這些音樂的歷史就簡直數之不盡。很不幸,最好的幾本關於工業音樂歷史的書(Re/Search的《工業文化手冊》Industrial Culture Handbook 和 Charles Neal 的《錄音帶延遲》Tape Delay)都是在這種音樂尚新,尚在變化時寫的,而且兩本都沒有告訴我們工業音樂的起源。最近的一本新書,Dave Thompson 的《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中充斥著美國中心論,冗長乏味,低級錯誤不少,而且主要著重於電子舞曲和工業搖滾。不過,這篇文章仍然不能算我想要看到的那樣的歷史,完成這個任務需要一個比我更稱職的人。但是,我在這裏提供了一種“史前史”,檢視了一遍工業音樂的遺產、傳統和家譜。對於工業音樂提供給我們的新鮮的東西,如果不把它們放到特定的語境中去考察就很難明白它們的成就。(如果有的話)手法和態度是真正“原創”的,雖然它整合各種元素的方式完全屬於那個時代。

在“史前史”開始之前,我們先得搞清楚什麼是工業音樂,或者說它曾經是什麼。論者一般認為工業音樂的歷史要從 1975 年末,Throbbing Gristle 的前身、行為藝術團體 COUM Transmissions 的成立開始算起,當然,這種音樂的名稱也來自 Throbbing Gristle 建立的唱片公司 Industrial Records。人們通常認為 Monte Cazazza 是“工業音樂”這個詞的發明者,而且他們用這個詞有特殊的含義------為了批判一種在 70 年代仍占統治地位的想法,那就是追求音樂的“正統性”。當時很少樂隊喜歡被人稱做“工業”團體,雖然到了 80 年代中期樂隊都很歡迎這個名字,而現在甚至一些相當悶的搖滾樂隊都宣稱自己是玩兒工業音樂的。那個爵士/古典團 Icebreaker 竟然也被莫名其妙地稱作工業樂團!搖滾和爵士樂團不會被他們的分類標籤所困擾,因此,為了達到我的目的,我很願意把很多試圖丟掉“工業”這個標籤的樂隊包括進來。

請按下方詳細內容觀看全文~~

在 Industrial Records 旗下發表過作品的樂隊(例如 Throbbing Gristle, Cabaret Volt aire, ClockDVA, Thomas Leer and Robert Rental, Monte Cazazza, S.P.K, 可能 The Lea ther Nun 和 Elizabeth Welch 是例外)都把他們對離經叛道的文化的興趣和對噪音的興趣結合起來。很容易看出,象 Einsturzende Neubauten, Whitehouse 和 Test Dept 這樣的樂隊也有著相似的愛好。

Dave Henderson 在他那篇觀點新鮮的文章 "Wild Planet”對主要是英國和歐洲的工業音樂進行了一次調查,時值 1983 年,工業音樂這個說法已被認可,但是,按照那些不斷求變的音樂家,如 Steve Reich, Mark Shreeve, AMM 和 Laibach 的意見,工業音樂的邊界是不可能劃出的。自那以後,工業音樂就分裂了,主要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保持了實驗性,另一部分則偏向把工業音樂的元素運用到搖滾和電子舞曲中(或者可以說這兩部分就是“非商業化”和“商業化”)。流行的“工業”音樂家,象 Front 242 或 Ministry,讓一些早期工業音樂的元素居於搖滾和 techno 音樂的附屬地位(有時這些工業元素只是態度和外表上的激進和偏執);另外一些團體(即上面提到的“保持了實驗性”的那一部分)則開始研究工業音樂與祭典音樂(ritual music)、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學院派電子音樂、即興音樂、以及純粹的噪音間的關係。近來,隨著 ambient 的流行,這類保持實驗性的藝術家得到了比以前多的認同。

看到工業音樂影響了這些流行團體和“地下”領域是很令人高興的,由此可以瞭解不同音樂間的那種互相滲透的特性。但同時這又是很具誤導性的。正如爵士和搖滾一樣,工業音樂也是“一種漸漸由叛逆淪落為重複性日用品的音樂......不斷重複的試圖背叛一開始的解放精神的努力會按照其目的產生一個市場。”從工業音樂的歷史和史前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它起初的顛覆意識決非那些把反叛當商品銷售的搖滾團體可比。很明顯,市場歡迎的是那些膚淺的激進反叛和噱頭。

很清楚的一點是,工業音樂這個詞對於把這種音樂分類一點用也沒有,但它對瞭解不同音樂和樂手間的關係還是有一定幫助,所有工業(連同它的附屬類別)音樂家都多少和這個詞可以拉上點兒關係。剛才說的那種具實驗性的工業音樂往往被稱為“後工業音樂”,相反,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前工業音樂”。漸漸你就會明白,在工業音樂與它的祖先之間幾乎沒有什麼界限是有意義的。在 Alternative Press 雜誌的一篇文章中,Michael Mahan 把工業音樂定義為“人性的喪失和由以工廠為基礎的社會經濟狀態帶來的無情污染在藝術上的反映”。這個定義太簡單化了,如果工業音樂僅僅是一種“反工廠音樂”的話那麼它就會包含釵h的反動的盧德派(注:盧德派 Luddite 是 19 世紀初用搗毀機器的手法反對企業主的自發工人運動)份子。不過 Mahan 至少提出了一些工業音樂的先驅,如 Edgard Varese, Karlheinz Stockhausen, David Vorhaus, Frank Zappa(!) 和 Klaus Schulze 等。Jon Savage 曾指出工業音樂的五個特徵:access to information, shock tactics, organisational autonomy, extra-musical elements, and use of synthesizers and anti-music。通過對這些特徵的檢視,我們很快就會明白工業音樂在 20 世紀文化史上到底佔據了什麼樣一個位置。
"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0 16:23:52编辑过]



行走在路上,有梦在前方,一点点的努力,一步步的接近

TOP

这贴里让我喜欢的太多了,最爱的jazz、blues、funk都在里面,干啥这些非可一贴发呢

为了表示我的郁闷和不满,这贴决定不投票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我最爱jazz、blues
我爱陶喆,胜过人世间的一切,我爱陶喆!!!! [img]http://fm974.tom.com/images/piclibrary/taozhe/d/41.jpg[/img] [COLOR=#ff0707] ★※ 宇宙超级【喆服无敌灌水联盟】指定灌水号NO.024 ※★[/COLOR]

TOP

汗,当时改来改去忘了换到多选


行走在路上,有梦在前方,一点点的努力,一步步的接近

TOP

嘿嘿!没关系拉!

我选了Punk!!!所有的音乐类型我都喜欢!

最近特别中意Punk!!!!个性啊!~[em00]
★※ ET——环宇八卦台[台长]※★

TOP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节奏感和乐感,这点很重要,当听见音乐响器的时候有种摇摆的感觉,就是好音乐!!!

TOP

好象少了一些比较重要的……

TOP

引用:
以下是引用校长在2004-4-24 16:02:35的发言:
好象少了一些比较重要的……
不是吧?50个音乐类型还算少?


行走在路上,有梦在前方,一点点的努力,一步步的接近

TOP

好象没有RNB

TOP

把七跟八加起来吧
节奏与蓝调
拼拼凑凑算不算?


行走在路上,有梦在前方,一点点的努力,一步步的接近

TOP

引用:
以下是引用幻漩在2004-4-25 9:06:00的发言:
把七跟八加起来吧
节奏与蓝调
拼拼凑凑算不算?
7确实是蓝调,不过8不是节奏哦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05:23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