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erfly是我听过的所有歌曲中,旋律最蜿蜒曲折,最千环百绕的一首,玛利亚的创作思路让人琢磨不透,旋律线条一会儿往这,一会儿往那,给人的感觉好象要偏离轨道而离调了,但旋律前后还是紧紧地纠着,头尾连惯衔接。要唱出这样的旋律,就得前前后后从头到尾仔细认真地理解旋律的走向和整体意图,并且利用感情结合声音技巧发挥,以至达到旋律所要表达的意境,她当然知道自己创作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所以它知道该怎么运用。歌曲的前半部分更加注重气愤的酝酿,而后半部分玛利亚要给你真实的感觉,要让它显得越加真实,所以前半段就得更虚无更飘渺,因此她采用了气声,她气声的演绎即悠扬,婉转又委婉,空灵,给人若隐若现,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感觉。前半部分大量假声的运用和后半部分真声的及至发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歌部分,玛利亚更注重的是真假声的转换的发挥,细节处理的丝丝入扣,甚至比one sweet day要好,转音中个别细小音符她都能点到,一般歌手在唱歌时喜欢由低过渡到高时运用真假声转换,而玛利亚的真假声却是随意的,自由的,不规则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由高往低转换。在高潮部分,玛利亚终于把她声音的最颠峰展现了出来,高难度技巧和音色的把握结合得非常的到位,而在此处,她真声对细节的处理也象之前她弱声处理细节一样,丝丝入扣,没有一点混杂的情况出现。在这里,你找不到她声音滑坡的理由,而是她更加明亮和饱满的声音。在一段:“But I ,will~ ~stand and say good~ ~ bye!”中,前一句Will~ ~ 和后一句good ~ ~ bye 的层层拔高非常显功力,尤其是后者,“good ~”由低滑高3度达到高音E,最后在同等音高上用保持着同等音色过渡到“bye”,难点在于闭口音“U”由低升高,然后在同一高音上过渡到开口音“Ah”,并且保持着质量的统一,这关系到声音力度的收和放,可想而知其中难度了。而在爆发处的那个“Fly ~ ~~ ”后边接着滑坡式的转音,更显功力。首先是“fly”,“fly”的整个过程是一个8度的跨越,从中音e2跨越到高音e3,在e3上拖延, 虽然在拖延的短时间里,声音处在同一高度,但这个拖延过程给人的感觉仍然是继续向上抬升的,给人以瀑布倒流的气势,大气磅礴,从高音的力道和饱满度可以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强劲抬升的气势。高处强大的轰鸣过后接着是一阵下滑,高难度转音9拐18弯由高往低倾泄,正是butterfly千环百绕的旋律给玛利亚提供了这个机会,后半段的部分中的转音,她都做得非常完整到位,没有因为哑音的出现而使其转音忽然出现断层,此歌中她对音色的把持和对技巧的把握是她生涯所有歌曲最优秀最具难度的发挥之一。当然,不足之处还是有的,在那个“fly~~~”高潮后不能以足够的气息完成那个滑坡的全过程,非常遗憾。大家尤其是男生在唱的时候,不妨把调子抬高几个,试着唱就能理解其的难点所在。
待我从机场回来后再拜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