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三代歌手RAP观念的变迁
当贝多芬变成莫扎特
傅聪说:“中国人灵魂里本来就是莫扎特。”莫扎特的音乐,是包容的,快乐的,所有的不满都可以通过音乐来获得解脱,这和中国人的观念非常相似,琴瑟筝笛,无一不是修身养性的佳品。而HIP-HOP文化则更加贝多芬一些,该系歌手对社会充满了不满和愤恨,所有经过压抑后更加锋利的尖刺,全部刺向社会和伦理。
近几年,ABC歌手的回归给台湾省乐坛注了新的音乐空气,屏弃黑暗压抑,甚至于“肮脏”的Gangsta Rap,在 商业和主流的框架中,歌手们逐渐将HIP-HOP风潮中贝多芬的因素消减,过渡成为一种特殊的华语RAP潮流、属于莫扎特的RAP潮流。
★第一代陶式RAP:原味的控诉
陶的贝多芬味道比较浓厚,一方面和他的个性有关系,他的本土味道较少,思维和观念的美式印记深刻,所以很多传统和含蓄的道德伦理对于他来说等于零;另外他出道前是美国的一个华人警察,见证了更多压抑的东西,所以他的宣泄意味就更加浓厚。他可以非常张扬的嘲弄爱情宝典的《红楼梦》,更不怕伦理道德会责怪他的爱情友谊赛,他只是要告诉那些惯于控制的人们;只要愿意,没什么不可以!这种风格还体现在《黑色柳丁》和《DEAR GOD》的歌词中,前者一反对于新鲜人普遍的鼓励和告戒,那种自我解嘲的味道反而更加激起共鸣,而后者把矛头直指社会弊端,带出一种血腥味的清醒。不过这种过于偏激的风格,虽然被年轻人视为叛逆的前卫,但是也因为内容的关系很难受到全民的认同。(谁说的。。我杀!!!)
★ 第二代周式RAP:改进板劝戒 JAY对于华语RAP尺度的判断非常清醒,在为人师表的母亲的调教下,即使再博览众家音乐,也不会让他脱离本土的文化气息,他对于这个社会,只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年轻人的自信骄傲,全无叛逆和违背的神经。他的RAP,纵有对社会不良现象最深刻的认识,也注定会选用劝戒的方式来表达,如《梯田》、《懦夫》、《爸,我回来了》等等,他也会嘲笑,但是他骨子深处的文人气息让他无法选择极端的方式。
★ 第三代潘式RAP:X世代的诙谐
现在以潘玮柏为代表的第三代歌手是一种综合体,衍生的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WILL虽然也有着ABC的经历和特质,但是成长时期在省内度过的他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掌握相当自如,自我个性的渲染和自我行为的坚持是他的主题,而轻松和前卫则是他吸引人的前提。《壁虎漫步》、《我的麦克风》、包括《咖喱辣椒》诙谐意味浓厚,唱的念的都是年轻人自己的事情,亲切而且轻松,加上自创的与主打歌搭称的舞蹈,是他能够迅速占领年轻人市场的重要元素。
COPY 自《当代歌坛》
汗。。终于打完了。。怎么当代歌坛不弄个电子版的。。。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