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梅艷芳過世新闻<汇总>


陶喆哄著梅姐入眠



■ 梅艷芳一九九九年舉辦演唱會時的迷人風采。(本報資料照)
〔記者段蓁蓁╱台北報導〕昨日凌晨一點多,陶喆打了通一生最難忘的越洋電話。


  「其實我們這些好朋友都在身邊陪著妳,別擔心太多,如果妳想走,就安心的走﹔如果妳要留下來,我們就一起完成妳的心願,好嗎?」躺在病床上的梅艷芳已進入彌留狀態,連一點微弱的聲音也沒有。

  掛上電話後,再過了一小時五十分,梅艷芳便闔上眼,告別了陶喆,也告別了人間。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好像都是假的。我跟梅姐還有好多的夢想沒有完成!」跟梅艷芳通完電話後,陶喆難過了整晚,一夜未睡的他五點就趕著出門,搭最早班的飛機,飛往香港養和醫院見梅艷芳最後一面。

  上午九點鐘,陶喆趕到病房,瘦弱的梅艷芳蓋著一條小被子,安詳的躺在床上像是睡著了。他遵照梅艷芳親人的囑咐︰不要碰梅艷芳、不要哭,隔著幾步距離,默默為她祈禱祝福,「梅姐只是肉體離開,我相信她的精神、靈魂都還在,永遠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陶喆與梅艷芳初識於兩千年,那年他首次在香港伊利莎白會館舉行迷你演唱會,梅艷芳帶著草蜢等一票好友捧場,在觀眾起鬨下,梅艷芳還上台與陶喆唱和。

  雖然彼此不認識,會後,梅艷芳到後台找陶喆卻說:「你在香港有任何事情需要幫忙,儘管打電話給我,我幫你搞定!」受寵若驚的陶喆簡直嚇呆了。

  在陶喆眼中,梅艷芳是個融合男性海派與小女生倔強性格的女人,「梅姐一生一世都在付出,她走了,至少肉體不再疲憊,整個人可以休息了。」

  他回憶梅艷芳曾對他發過一次脾氣,因為梅艷芳不喜歡陶喆叫她「梅姐」,而是英文名字Anita,梅艷芳甚至氣得說:「你再叫我梅姐,我就要翻臉了!」

  兩人雖彼此欣賞,梅艷芳與陶喆唯一的一次合作是擔任今年梅艷芳兩場演唱會嘉賓,合唱「Angel」、「沙灘」這兩首梅艷芳心情不好時最愛聽的歌。

  陶喆曾允諾梅艷芳製作新專輯,可惜天人永隔再也無法實現。不過,陶喆已與一些香港音樂人討論是否要辦一場音樂會或專輯紀念梅艷芳在歌壇的成就,也算間接為梅艷芳完成心願。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2006/1/1之前发布的视频全部删除了★

新马联盟

很简单
忘了是怎么开始
也许就是对你一种感觉

TOP


[B]陶喆急赴香江 和梅姐說再見[/B]
記者劉衛莉/台北報導



為了看梅艷芳最後一眼,陶喆搭最早班機赴港。
記者陳俊吉/攝影

梅艷芳病逝,陶喆一夜沒睡,昨天心急如焚的搭最早班機赴港,直奔養和醫院,停留半個小時後再匆匆返台趕通告。

與梅姐從此天人永隔,篤信上帝的陶喆說:「她的生命雖結束,肉體不在世上,但精神、靈魂得到釋放,才是個開始。她也擺脫了病痛,到更好的地方,希望她更快樂!」

陶喆跟梅艷芳相識三、四年,「她在我心中,不是話說得很多的人,卻做很多事,才會在香港有這樣的地位,是樂壇的靈魂人物,受到大家的尊敬。」他記得第一次在香港舉辦一場小型演唱會,當時不認識他的梅姐,竟帶了一群藝人和徒弟去捧場,讓他非常感動,「她告訴我,聽到我的『沙灘』,是她認識我第一個方式。」

梅艷芳愛才,相當欣賞陶喆的音樂,可惜兩人一直沒有機會合作。

陶喆說:「她並沒有給我壓力,非要我幫她寫歌不可,我們的交情是沒有利害關係的。」梅艷芳在香港演藝圈有不小的影響力,陶喆從沒有開口請她幫忙,她卻會主動張羅,「不管大小事都會關心,讓你覺得她永遠在你身邊。」

陶喆透露,之前曾聊過明年一、二月,由他幫梅艷芳製作新專輯,就算她人已不在,他還是會做,「她留下來的精神、力量是很強大的。」

「她是個很愛音樂的人。」兩人除了談音樂,梅艷芳也會教導陶喆做人的道理,告訴他做事應該有所堅持。

耶誕節他還發了簡訊問候梅姐,「不過她有時回得慢,有時沒回,所以沒想到她的病情惡化。」陶喆一上午台港奔波很辛苦,「但還是想去看她,跟她說再見。」

【2003/12/31 聯合報】




[B]送走阿梅 劉德華發呆24小時[/B]



劉德華到醫院看梅艷芳最後一眼。
圖片來源/民生報

記者姜玉景、葉蕙蘭/台北一香港越洋電話採訪

一代巨星梅艷芳生前最愛朋友,前晚彌留時,她要見到每位好友後上才捨得上路,眾人在病榻前,強忍淚水要她保重。昨天凌晨,成龍轉述梅艷芳最後遺言: 「她請大家不要哭,不要呼喚她的名字,要堅強!」」,可是,很多藝人心裡頭,都偷偷哭泣!

一天一夜,一滴淚都不敢掉的劉德華,趕到「養和」醫院,看梅艷芳最後一眼時,回家路上,他難過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梅艷芳三個字,在華仔心中,是「好友」,更像「家人」,他發呆了24小時,才開始說感言,他說,「送阿梅最後一程時,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我只有握住她的手,我想,我們這麼熟,這麼親了,她會懂地 。」

昨晚,越洋電話中,劉德華說,「一個月之內,我失去小黑和阿梅,小黑飛的很遠,梅艷芳沒有真正離開,只是換個方式,活在我們心裡,一向最重視朋友的她,相信並不願見到朋友為她難過,一生把所有愛,分享給身邊朋友的她,最希望大家珍惜眼前人,所以,不要讓她擔心,讓她開開心心離開,每當你想念她時,她會在記憶中,向你說哈囉 !」

謝霆鋒是梅艷芳的乾弟,這兩年更多的接觸,他對梅姐有更深的認識,「在情歌裡,她總是婉約宿命,在舞台上,百變創新,在生活中,她勇敢韌性。」謝霆鋒了解,梅艷芳一出生,父親就不在了,四歲半時,她和姐姐梅愛芳走唱,童年生活中,她是在同學歧視眼光中長大,她的童年沒有朋友,長大之後,她幫過很多人,也提攜很多人,她最大的財富,就是朋友。這也是為什麼,她走的最後一刻,會請朋友都到醫院,她看了每位朋友一眼,才放心的走。

謝霆鋒說,「我待在醫院二個半小時,最後,她的眼睛閉上時,我知道她聽到我的聲音,我在身邊和她說了一些話,來生,我還會喊她一聲姐!」梅艷芳走的很安詳,梅媽媽也在場。

陶喆前晚才從香港飛回台北,才抵台北,接到梅姐病危的消息,昨天一大早,重情義的陶喆,再搭機赴港,「我要見她最後一面,為她祈禱。」進了病房後,陶喆說: 「梅姐,躺在床上,走的很安詳,當時,病房裡有人為她誦經,我為她向上帝禱告。」陶喆是1999年赴香港參加一場演唱會,當時,是陶喆第一次躍上紅磡舞台,梅艷芳覺得陶喆是人才,主動為他站台打氣,「梅姐,是不會講大話的人,可是,她站在那裡,就有一種力量,她是香港演藝圈一個靈魂人物,在香港這麼冷酷、這麼商業化的社會,卻出現這麼熱心投入公益的人。」

梅艷芳的前男友趙文卓和林國斌,不發表任何感言,但會為阿梅盡心力 。

【2003/12/31 民生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31 13:31:12编辑过]




很棒! 很棒! 喆服! 非常優秀! 有職業水準!
支持陶陶,支持喆服到底!!!

TOP

梅姐走了,陶陶一定很伤心。希望大家都可以快点好起来。
香港娱乐界少了梅姐是蛮大一个损失。

TOP

一起为梅姐祝福吧~~~~~~~~~~~~~~~~~
一直走一直走一直不停的走

TOP

[B]難捨阿梅 星如刀割    [/B]
中時電子報

  本報影視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編按】劉德華今日將飛往上海、大馬工作,元月10日才再回港,剛好趕得及送好友梅艷芳最後一程。

  華仔淚眼寫哀思

  華仔前晚兩度到醫院探望阿梅及幫忙處理阿梅身後事,一直到凌晨5時才離去,一直陪伴阿梅度過患病最後日子的華仔,好友辭世對他來說雖是有心理準備,可是生離死別一刻,他也再忍不到悲傷,落下淚來。昨日劉德華特別寫下他對好友梅豔芳的追思。

  阿梅不曾真的離去,她不過是改變方式,活在每一個人的心裡。一向最重視朋友的她,相信並不願意是見到有朋友為她難過,一生把所有愛都分享給身邊人的梅豔芳,最希望大家可以「珍惜眼前人」。所以不要讓她擔心,開開心心讓她離去。每當你想念她的時侯,她會馬上在你的記憶中跟你Say Hello。

 [B] 陶喆;急飛香港 和梅姊道別[/B]

  梅豔芳病逝噩耗傳來,演藝圈好友都十分悲痛。

  ■陶喆剛從香港回到台北,得知梅豔芳已病重昏迷,他深夜透過越洋電話幫梅豔芳打氣,昨天一早,便搭最早的班機再飛香港,要跟「梅姊」道別。他說:「原本跟梅姊說好,要幫她製作她的下一張專輯…。」

  陶喆7年前推出第一張專輯時,梅豔芳就以藝壇大姊大的身分,公開稱讚陶喆的才華,並幫他站台。陶喆說,梅豔芳為人豪爽親切,對於提攜後輩不遺於力,是他很敬佩的好姊姊。

  前晚陶喆得知梅豔芳昏迷後,立刻訂飛往香港的機位,他說「即使是貨機都可以」,但仍無法成行。深夜時分,他和梅豔芳的助理通上電話,助理把電話拿到已經無法言語的梅豔芳耳邊,陶喆輕輕的告訴梅豔芳,「大家都在妳身邊關心妳,愛妳,妳一定要加油,如果妳真的覺得累了,那就安心的走吧!」整夜未眠的他,也不停向上帝祈求禱告。


  梁朝偉讚她重情義

  ■梁朝偉這次來台宣傳「地下鐵」原本很快樂,沒想到前晚卻驚聞梅豔芳病危的消息。他說:「今年是多事之秋,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無常,但正因如此,大家更不應該放棄希望。」

  梁朝偉稱讚梅豔芳為人重情重義:「當初劉嘉玲的東週刊事件,她是第一個站起來聲援的藝人。梅豔芳走了,但相信她在舞台上專業、勇敢和堅強的形象,永遠都會停留在人們的心中。」

  成龍:阿梅走得堅強

  ■梅豔芳昨日凌晨於養和醫院病逝,於阿梅彌留之際,好友成龍與乾弟弟謝霆鋒去見她最後一面,不過兩人收拾心情,昨早便投入拍攝新戲。

  據星島日報報導,成龍早上繼續於灣仔會展中心為新戲「新警察故事」趕戲,只見身穿灰色衫褲的成龍一面憔悴,愁眉深鎖,滿臉鬍渣。

  問到阿梅有什麼心願未完,成龍說這些不應該是他講的,他表示阿梅的遺容十分安詳,而且阿梅彌留之前,眾好友都在她身邊,他說:「她見到所有的人之後才走,她真是那麼堅強!」

  趙文卓不接手機 似想默默哀悼

  ■梅豔芳過世,8年前曾與她有段情的趙文卓前晚起就不接手機,顯然也想默默哀悼。

  趙文卓多年前曾和梅姑談過一段姊弟戀,兩人分手後,趙文卓一直很低調,後來才含糊表示兩人是因誤會分手,但仍保持聯絡,是好朋友的關係。9月份,梅姑公開病情,台灣媒體去北京探趙文卓的「神醫俠侶-緹縈」劇組,趙文卓放鬆許多,表示他早就知道了,兩人還在上海見過面,也常通電話。他覺得梅姑雖然身體有恙,但心理上是非常健康的。

  11月7日,趙文卓親自前去香港看梅豔芳的演唱會,他對媒體表示,自己是一個專情而念舊的男人,當年因為太年輕,看到媒體寫的緋聞,和他想像不一樣,導致他和梅豔芳分手,純是一場誤會。趙文卓還說,梅姑是一個寧可傷害自己,也不願傷害別人的好人,好人卻生病,讓他很傷感。

http://tw.news.yahoo.com/2003/12/31/entertain/ctnews/4453445.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31 13:30:48编辑过]




很棒! 很棒! 喆服! 非常優秀! 有職業水準!
支持陶陶,支持喆服到底!!!

TOP


陶喆 會為她寫一首歌

記者 嚴婷婷/報導

前晚一聽到梅姑病危時,陶喆就急忙的打算訂位趕到香港見梅姑最後一面,但訂不到機位,陶喆一度探問如果貨機有位置,他也願意搭乘,但最後仍無法如願見梅姑最後一面。陶喆昨天難過地說:「沒有機會合作音樂,我會為她寫一首歌。」

陶喆等了一個晚上,一早就搭了飛機前往香港,看了梅姑最後一眼,他說今天去看她的人不多,但大家都沒哭,這是她交待的。昨天他中午又搭機趕回台灣參加晚上的活動。在機場時,陶喆面色凝重的說:「她就像是我的老師,留給我最大的禮物是,教我懂得去付出,因為她是一個無私、有愛心、卻又低調的人。」

他形容與梅姑的交情並不是好到像知己,梅姑比較像老師,2人曾經聊過多次,要一起合作音樂,但現在沒機會,但他會為這位有勇氣的人寫下一首屬於她的歌曲。


【2003-12-31/星報/2版/梅姑,我們懷念妳!1963-2003】


★2006/1/1之前发布的视频全部删除了★

新马联盟

很简单
忘了是怎么开始
也许就是对你一种感觉

TOP

「我在梅姊過世前一個多小時,打電話給她助理,那時梅姊已失去意識,助理把電話放在她耳邊,我一直為她加油,但凌晨還是傳來噩耗。」

「其實我們這些好朋友都在身邊陪著妳,別擔心太多,如果妳想走,就安心的走﹔如果妳要留下來,我們就一起完成妳的心願,好嗎?」躺在病床上的梅艷芳已進入彌留狀態,連一點微弱的聲音也沒有。

  掛上電話後,再過了一小時五十分,梅艷芳便闔上眼,告別了陶喆,也告別了人間。


。。。。。。。。。。。。。。。。。。。。。。


让我痛痛快快哭出来吧。。。。。。。。。。。。


梅姐。。。安心地走吧。。。这对你,也是一种解脱。。。


天妒英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31 12:37:16编辑过]


蝴蝶对我而言,一直是生命的一种象征。
或者更确切的说,它标志着生命的神奇蜕变。
蝴蝶可能看起来很脆弱,但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它的重生所展现的,正是这种极强有力的、精神与灵魂的存在。
------------------------------------------------------------------------
论坛相关事务请洽:xenia@davidcn.club

TOP

梅姐 , 您為我們帶來的歡樂 , 為朋友後輩作出無私的幫助 , 大家都會記住的!!!

永遠懷念您 !!!!


很棒! 很棒! 喆服! 非常優秀! 有職業水準!
支持陶陶,支持喆服到底!!!

TOP

虽然痛心!!
虽然可惜!!
但梅姐得病做化疗真的很辛苦`!!
死也许是一种解脱~!!
因为病痛的折磨,哥哥的死,传媒失实报道的纷扰
早已让她失望。。。。

其实她能硬撑做完演唱会已经是奇迹
也许就是她想在走之前给歌迷朋友永远留下的
是舞台上活力的天后形象
而不是病人的模样

我们永远怀念她。。。。。
一代歌后。。。。。。。

传说中,每个人都有守护天使,他会在你痛苦时安慰你,烦恼时开解你。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他没有来,那天使只是暂时离开。他会永远记得要守护你。

因为这是上帝的安排。

DAVID,我会永远守护着你......

TOP

那年冬天 與梅艷芳意外的午后之約

2003/12/31

王祖壽

因為京戲有一位鼎鼎大名的梅蘭芳,那年我去香港採訪梅艷芳之前,覺得這個名字既老氣又俗氣,「滾石」幹嘛要引進這樣一位歌手?

那是1986年1月,台灣「滾石」談妥與香港「華星」合作,要為梅艷芳在台灣出版國語唱片,彼時我還是剛退伍不久的「菜鳥記者」,沒想到這趟香港之行牽動整個國語歌壇即將發生的巨變,正隱然成形之中。

梅艷芳是港星進軍台灣帶動國語歌壇巨變的關鍵人物,而我代表民生報,是台灣第一個專訪她的媒體,其中有必然,也有偶然。

必然的是,那年1月,梅艷芳在香港「紅磡」舉辦個人演唱會,「滾石」邀請我先去看看。偶然的是,演唱會之後,剛好有一個「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我在會場與梅艷芳不期而遇。

與其說頒獎典禮,不如說像是party,在當時的九龍麗晶酒店舉辦。我第一次到香港採訪,無人熟識,「華星」的宣傳Flo-rence把我帶進會場之後,就忙她的去了,但我也因此看到了眾多港星的最初與最真。

會場準備了點心,阿B正在拿點心吃,我告訴他是來自台灣的記者,從小就看他的電影,他很親切和我邊吃邊談。張學友、呂方還有著剛出道的青澀,兩人拿著飲料在角落交談,我這菜鳥湊過去加入,他倆也很自然打成一片。

相對的,趨前向張國榮自我介紹,他客氣而禮貌的點頭,卻一溜煙閃了。典禮結束後,眾人三五成群步出會場,我落單走在最後,其實我是盯著前面的梅艷芳,她一面和旁邊的人說笑,忽然回過頭來,對我說:「你係(是)台灣來達(的)?」,我有點受寵若驚 。

就這樣,她帶我走過酒店大堂,來到地下一樓的咖啡廳,在有著大片陽光海景的落地窗前,聊了一個多小時,她告訴我,從小就跟著媽媽的歌舞團到處去走唱了。她的國語雖有廣東腔,卻比一般港星標準得多,她的國語是小時候努力學國語歌學來的,她說:「那時候姚蘇蓉在香港很紅很紅,我為了要在餐廳唱歌生活,拚命學著唱『負心的人』、『今天不回家』……。」

那個午后的梅艷芳23歲,4年前參加無線電視台歌唱比賽得到冠軍出道,灌了4張唱片,以「壞女孩」一炮而紅,那年她拿到「最受歡迎女歌星」獎,剛辦過15場演唱會,馬上要進軍台灣市場,她在香港土生土長,從沒到過台北,聽我談起台北的種種,銅鈴般的雙眼不時流露著興奮與憧憬。

那個聊天的下午,不論梅艷芳或是心裡嫌她名字土的小記者,都沒想到這個名字即將改寫台灣娛樂圈的歷史命運。彼時「四大天王」還不存在,香港歌手在國語歌壇還是弱勢族群,台灣還在流行單調的校園民歌,擅長舞台表演的歌手受到衝擊而沉寂,梅艷芳以現代女性略帶冷艷的百變造型,十足個性化的低沉音色,訓練有素的全才型現場表演能力,開啟了港星從此水銀洩地雄霸台灣市場的黃金十年。

今年8月16日的陶喆演唱會那晚,在「紅磡」後台陶喆休息室門口,正巧看到梅艷芳低著頭走出來,我叫住她的一霎那,在近乎清臞的身形下,銅鈴般的雙眼流露著閃爍不定的神色,她呀了一聲道:「是你啊」,她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那個在陽光海景冬日午后正蓄勢揚帆的眼神,就此在我眼前消失不見。

(本文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 民生報 >>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09:32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