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24 北京飛返台北的班機上
2005年1月24日 下午3點14分,北京飛返台北的班機上
燦爛的陽光映穿機窗,我帶著手提電腦,獨自坐在機艙內。有點累但是感覺很棒,因為過去這幾天的旅程既讓人興奮又饒富效率。北京的氣候雖然冷,卻是十分舒適宜人,特別是相較於我幾週前的北京行。豔陽與寒冬的結合就是如此美好,讓我想起了洛城此一時節的天候。 專輯終於發行了,很多人都已經聽過這張專輯。我看到也聽到了許多關於這張專輯的討論,其中混雜著客觀評論與主觀感受。這事早在我預料之中,因此我才會在專輯序言裡寫道:「這張專輯對你們其中一些聆聽者來說絕對是個『挑戰』」。非常感謝你們提出的意見,刺激我思考了很多事情。有些討論主題是關於「陶喆是否在這張專輯變得商業化了?」當然這沒有絕對的對或錯,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因為音樂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與品味。只要當所有的討論在彼此之間激盪出互動與思想的火花,這件事便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關於「商業化」這個主題,我有些想法要跟大家分享的。首先,「商業化」並「不是」個一無是處的壞東西。當理想與藝術的自由因為商業考量而被迫妥協時,「商業化」也許就有負面的意思了。雖然近幾年來,多數華語流行音樂作品讓人感到失望,但是商業音樂未必因此等同於爛音樂。如果我之前的專輯沒有媒體上的曝光與商業上的成功,我現在不可能還在做音樂,我也不可能保有我的創作自由。我在寫歌或製作專輯的時候,會考慮到到市場或歌迷嗎?我當然會!因為我只想給聽眾最好的。我會流行跟風,藉以確保商業成就或迎合大眾嗎?我在不知不覺中也許沾到了邊,但絕非刻意的。設若我問那些說我的音樂變得「商業化」的人一個問題:我的音樂是「如何」變得商業的?那他們會提出什麼樣的答案?哪一首歌或者哪一個特殊的音樂元素代表著「商業化」?我知道那些如此論斷我的音樂的人,並沒有舉出具體明確的佐證。這是因為大家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形容詞,所以只好扣上「商業化」的帽子?也許是他們不喜歡這次的音樂或認為我的某些面向變調了?在我自己看來,我確實是變了;跟以前的作品比起來,我的創作變得更「不商業」、更「非傳統」。或許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誤認我的音樂變得「更商業」了吧?是否當有人對某件事物感到不習慣或不喜歡時,他們就會想用「商業化」來概括表達自己的想法呢?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再三省思。 在專輯的宣傳期間,最讓我開心的一件事就是可以跟媒體與歌迷朋友分享我創作的動力、靈感來源與作品背後隱藏的故事。當我在北京與香港時,確實跟媒體朋友做了許多交流。然而,有件事曾經讓我十分困擾至今依舊感到失望的,那就是專輯裡的一首歌在中國內地被禁了。如你所知,那首歌就是‘鬼’。我不想解釋這首歌為何會被禁,但我必須讓大家了解,我們所有工作人員都已經盡全力想要留住這首歌,但最後還是失敗了。因此為了保有專輯的完整性,一個合法的下載網站誕生了,讓沒有這首歌的人可以免費取得。在這個網站裡,你也可以找到‘鬼’一刀未剪的完整版MV。在許多地區,這些畫面也是禁止在電視上播出的。 網址是
www.downloadghost.com 購買到未收錄‘鬼’的專輯的歌迷朋友,我鼓勵你們可以到上述的網址下載這首歌,並把它的曲序位置編排在‘Catherine’之前,如此便可重現專輯原本具備的和諧度與完整性。如果你有朋友買了「太平盛世」這張專輯,請跟他們分享這個網站。當我知道我的歌被禁,你們拿到的是一張不完整的專輯,我對此感到相當難過。 免除審查的自由與表達意見的自由是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捍衛與保障的。
陶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