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樂之路」 陶喆很自豪
这篇文章可能有一端时间了
不知道有没有和论坛里的帖子重,我贴出来,大家一起看看吧
陶喆
一張專輯的挑戰性相當高,因為音樂本身很抽象,很難客觀評判,尤其是檢視自己的專輯更難,所以我很難客觀地評論我的新專輯「樂之路」。
不是精選輯 只盼見證成長
「樂之路」是我出道至今的第四張專輯,基本上是結合過去暢銷曲的專輯,收錄一九九七至二○○二年的好歌,不過我要強調這並不是「精選輯」,我覺得大家會喜歡或會記得的好歌,不是因為賣得好,而是音樂本身,「樂之路」選擇的是能代表我的作品。
出這張專輯的目的是分享我過去幾年所走的音樂路,同時讓歌迷見證我的轉變,當然也希望能見證我的成長。
我覺得單單將幾首好歌集結在一起對歌迷是沒有意義的,更何況我還沒有所謂真正的經典歌曲,因此,我想要的是與歌迷分享製作音樂的過程,並創造些東西。
不是成品 不是成果 只是過程
我覺得現今音樂市場和社會太重視成品與最終的結果,反而忽略了能證明「想法」與「遠景」的「過程」,想到這裡「樂之路」的名稱就出現在我的腦海,因為這是標準化斷論與監控未曝光作品的手段。
對我來說,這張專輯主要是呈現給聽眾,我在音樂生涯上的發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收錄了很多試聽帶,以及過去所發行不同版本的歌曲和還沒有發表過的新歌,我要呈現出一點過去、一點現在還有隱隱若現的未來。
「I Love You」的Demo帶(一九九三年英文版本)也許對二十四歲的陶喆來說,唱起來仍嫌青澀,但這首歌顯現出我的歌曲風格。另一版本的「Blue moon」(沙灘)以電吉他營造氣氛,配上「失敗」的Demo帶,呈現的是片段音樂演變成真正歌曲的過程,此外,「黑色柳丁」表現出片段的創意和原始構想,如何成為完整的創意與歌曲。
如同精卵相遇 變成總統
有時候一段簡單的吉他即興彈奏就能發展成歌曲,甚至成為超級暢銷歌曲,就像精卵相遇就能成為活生生的人,長大後成為一個強國的總統。這些獨特和另類的歌曲都在第二張雙CD專輯,讓聽眾一窺我的內心世界與想法。
也有幾首有趣的歌,例如新版的「Close to You」(天天)有新編曲與和聲,這個新版本是我參考一九九九年不是很滿意的原始版本而製作的。
我重新製作這首歌,不但滿足我自己,也給我第二次機會,看看我能做出什麼樣的東西。
最後結果 是純粹的主觀
最後的結果是純粹主觀的,但我也再一次重申,這張專輯強調的是音樂製作的過程以及證明音樂不只是最後的成品。
這張專輯可推薦給剛聽我的歌的聽眾,因為它包含了過去的代表作,對死忠的聽眾來說也是一樣,因為收錄了從沒聽過的新歌。
来源于: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sep/today/today-fshow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