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由产房想到的

由产房想到的

一口气把“十一号产房”看完了,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音乐才子,R&B教父。生活中的陶给我们一种很平凡的感觉,一个普通人,很真实也很自然,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
其实真正的音乐人的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大家这点可以从十一号产房中就能感觉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歌手艺人上各种通告节目,拍广告,电视剧,总是把很光鲜的一面展现给我们,但其实在他们幕后,音乐制作人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创意,定案、编曲、混音,他们工作很辛苦,经常是在录音室里工作起来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十个小时,而且拿很少的钱,不被人关注。我有个朋友就是做音乐的,我感觉他的工作就是像在做实验一样。虽然他制作的音乐大都是非主流的,其间的乐趣我肯定是感觉不到,但它确实乐在其中。
老实讲现在的娱乐界有一种很浮华的感觉,整个感觉上很躁动,没有什莫真正的内涵,偶像歌手大行其道。其实偶像的存在有它的道理,这就像前一阵人们对F4的疯狂一样,每个人在心中都有梦想,都有对美好事物的完美追求,所以像这种童话故事一样的偶像剧自然会受到人们的追捧,我这里不是说F4不好,相反它甚至可以说代表一个时代人们的一种心理,而且它在商业上的运作是非常成功的,但我们要考虑的是F4能给我们留下些什末,流星虽然绚烂但那毕竟是短暂的。
再看看我们的创作型歌手,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华语流行乐坛的创作型歌手有一种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我这里不是说低龄化不好,相反这说明我们华人的流行音乐有了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这些年轻音乐人的专辑中我们可以听到大量不同的音乐元素,Hip-Hop,Rap,R&B,电子音乐,甚至是重金属摇滚。可以说,单纯从音乐形式上,我们的流行音乐,已经和国际上,接近同步,但当我们一次次的听过这些作品后,也最多只是会对其中华丽的音乐形式有一点印象,原因很简单,没有内涵。我们不可能奢望一个刚刚走出学校的音乐奇才能给我们带来多莫大的心灵震撼,如果有的话也只不过是在一些音乐技术甚至是绯闻上面罢了。真正的音乐需要文化的沉淀,经历的积累,而这些需要时间。来看看伟大的甲壳虫乐队吧,列农首先是个思想家,然后才是个音乐家,他有自己对社会的观点,有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在这些动力的鞭策下他不断创作出伟大的音乐,通过他的作品表达着他对社会的观点,这也是他的音乐成为那个时代经典作品的最主要原因。
香港是个繁华的现代大都市,他永远走在整个亚洲甚至是世界的流行前沿,我们可以在香港找到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最新鲜的流行事物,但正是如此,也是香港比较可悲的地方,就拿音乐来说,准确说是流行音乐,香港的流行乐坛这些年来吸收了太多的不同的音乐元素,但结果是反而做不出自己的东西了,这就像是一盘菜一样,他加了太多的不同口味的调料,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味道很丰富,但实际上却是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记得有一次国内的歌手郑钧在一次音乐的颁奖典礼上说,“千万不要学港台,他们全都是垃圾”。这莫说确实有一些过份,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港台地区流行音乐的浮躁。哲服上也有很多香港的朋友,我这里并没有说香港不好,只能说这是由于香港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现在的五大唱片公司全部进入华语市场,给我们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流行音乐,这就像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道的一样,生产的商业化和规模化是任何经济形式不可避免的一种发展趋势,商业化没什莫不好,这点陶在影片中已经提到。娱乐界,流行音乐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商业化的支持,香港的流行音乐其实就是一个商业化很好的例子,他有自己一套非常完善的造星体制,从艺人的发掘,培养,包装,到最后的推向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流行乐坛很多活跃的歌手,正是这种体制下的产物。现在流行音乐的受众群,已经呈献出低龄化的趋势,而更多的低龄消费者,会追求更多的感官刺激,这和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创作型歌手的低龄化,其实正反应出各大唱片公司的为了迎合低龄的消费群体的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是对艺人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流行音乐不应当是简单的流行,艺人应当对社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当然我也不是说大家就只是要关注社会问题,因为基本一提到社会问题后话题往往是过于沉重,这和娱乐界要给大家带来娱乐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像现在流行说的绿色食品一样,他不但要好吃,还要有营养,有益我们的生活。
    还好,我们有陶,他把流行音乐和对社会的观点作了一个很好的结合。作为一个音乐人,要对社会负责,你的作品应该给大家一点启示,而不应只是一种简单的感官的刺激。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搞个人崇拜,其实在港台和内地仍然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音乐人的,只不过在现在商业音乐的大潮下很多艺人为了生存所选择的一种无奈的生存方式,表现在音乐上就是媚俗和跟风了。
每次听到陶的新专辑都又是一次全新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变化,不光是在曲风上,最重要的是一种心态上的变化,就像从十七岁到小镇姑娘,再到现在的二十二。当然这当中也会为了迎合市场推出一些商业化的作品,就像是他在影片中说到的那样,他自己也在不断的调整,但不管怎样,这些都是陶给我们带来的又一次在音乐上的突破。向大佑一样,他也是一个音乐上的勇士,不是吗?
以上这些东西是我自己在看完电影的一点点感触,但当我写完它时却发现其实没有什莫特别的主题,甚至没有一点头绪。可能就是一个喜爱音乐的人的一点点看法吧。无序,杂乱,但很真实。
我很喜欢陶吉吉的音乐,希望和你成为朋友

TOP

好長呀,先頂一個再看吧.[em00][em00][em00]

TOP

原创,顶!
年輕的每一天,都是五月天.

TOP

写的好长啊,好用心哦
[原来不想爱的人,慢慢就会爱上;
另一些时候,一些明知对自己
    会有“不良影响”的人却禁不主爱上。.......]
★※ 宇宙超级【喆服无敌灌水联盟】指定灌水号NO.069※★

TOP

感动呀~~~~什么也不看就冲这份精神顶顶顶顶
不过确实很累^_^||
↑↑↓↓←→←→BABA

TOP

就凭这长…………顶……………………………………
我这儿有很多很多孤单,现在我以廉价出售这些孤单,谁要?谁要?谁要?

TOP

MMD,我们天津这边没有卖这不片子的。

TOP

顶!!!!!!!!就是太长了!

TOP

不错不错!!!!!!!!!!很棒!!!!!
顶!

TOP

对.....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音乐已经脱离了它原有的意义

在现代音乐应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商业的手段..

一项可以赚钱的工具...就算很多音乐人要坚持自己的做音乐的原则

不被这个世俗所淹没..想把音乐还原到最原始的状态

但是事实上也是无法完全脱离的..悲哀啊

但是什么都是两面性的...至少现在大街小巷..无不充斥着音乐

音乐应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了.这也算是好的一方面吧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6:41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