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再日记本上重重的写下12个字“无法释怀,无法释怀,无法释怀。”
我总是沉沦再脆弱里,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莫名的落寂。
总以为自己长大了,其实还远。
听陶喆的音乐,听出许多的味道,酸甜苦辣,甚至还有更让人回味的东西。一个人能写出这么多元化的音乐,他的人生经历又是怎样的呢。相比之下,自己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
34岁,34个春秋,怎样渡过?
也许他爱过一些人,这些人在他生命中来了又走。像我在手中的热水,凉了,又倒上新的,慢慢又凉了。我只喜欢喝白开水,讨厌咖啡和茶叶的浓重味道,就好像一个人喜欢平淡的生活,讨厌轰轰烈烈。最平淡的生活也有无数心灵的颤动,这一层层压下来,让人喘不过气,只能从音乐中延口残喘。
才知道《寂寞的季节》是怎么写的:曾经的曾经敏感又冲动,过往中,麻木了神经,树梢冒花蕊,为什么没了感觉。爱过的,成了回忆,在心中慢慢凋谢。远远看着热闹一切,记得自己也是如此狂烈。
无法释怀。
无法释怀。
无法释怀。
流水落花且无痕
不解的是,既已“无痕”,又何来这受伤的旋律?
有人说“最平凡的脸,往往有最不平凡的经历”
这么多年,从多变的旋律中,看清陶喆不变的面庞,看不清那难以捉摸的感情。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5 23:50: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