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2004年华语唱片市场比起往年的确很有起色,总结归纳,原因倒不是涌现了多少张有口皆碑、销量大增的好专辑,也并非发生了令唱片工业水平突飞猛进的奇迹,而是众多唱片成功突围旧有模式,在企划理念、音乐风格、推广策略等方面打破了唱片市场多年来程式化、概念化导致的平淡、乏味、千篇一律,简而言之就是越来越多的专辑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歌迷群的喜好,相反能够构成公众广泛兴趣的话题了。或许它们并不“完美”,甚至批评声音前所未有的猛烈,然而,要知道,比批评更可怕的是沉默!相对于以下十张,更多的唱片在经历了常规的发片会、排行榜上几周的逗留后,就在沉默中被遗忘,而越是引起争议的、正反双方声音越针锋相对的, 一方面销量大涨长虹,一方面也给歌坛带来难得的活力。
华语乐坛,正如david所说的太烂了!可悲的是,我觉得你对它(这种乐坛发展形式)好象妥协了!
我完全接受!这样的音乐更有生命力!
引用:
周杰伦是高手,现在即便是反对者发表批评意见前也要先承认这个前提。对《七里香》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所谓周杰伦高明的自我复制手段。论据很明显:《双截棍》红了,接着做一首《龙拳》;《东风破》成功,下一张马上来首《七里香》;《最后的战役》不过瘾,这次继续《止战之殇》……周杰伦的歌听得越多,越容易在新歌中找到老歌的影子,说他创作力匮乏有点苛责,毕竟创作型歌手很难逾越自我的套路。可是这种似曾相识如果是出于市场目的刻意为之,难免惹来非议。另外,周杰伦唱片里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也被认为有违音乐人“本分”,继《叶惠美》中四首歌被不同商家收购后,《七里香》更是赤裸裸地以度身定做的广告歌《我的地盘》为主打歌。
我只想说他跟david相比,差远了!要知道在所有人眼里david的音乐成就一开始就比jay高!
i only like listen to the davidtao's music in a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