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5-3-6 / 兒子陶喆出了名 老爸我居然沒了名

2005-3-6 / 兒子陶喆出了名 老爸我居然沒了名

【中國時報】

陶大偉「你可以擁有2個人生,一個為了你自己,另一個為了你的夢想。」

認真實踐了這段話的人,就是演藝生涯精彩無比的陶大偉。他做的兒童節目「嘎嘎嗚啦啦」,他和孫越、夏玲玲合作的「小人物狂想曲」,都是台灣電視史上創新口碑與收視的節目。他多才多藝,能演能唱,固然叫人佩服,他還是「星爸」─兒子陶喆在華語流行音樂世界裡,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天王!

今天的專題,我們特別從陶大偉的新書「TAO氣人生」裡摘錄了他與兒子陶喆間的幾個小故事,與讀者分享。明天還將介紹他與妻子王復蓉、老友孫越的小故事。

我有個很有名的爸爸:陶一珊,所以我小時候被叫做「陶一珊的兒子」。後來我娶了個很有名的太太王復蓉,所以我被介紹做「王復蓉的先生」。後來我生了個兒子,誰知他出了名,因此我被叫做「陶喆的爸爸」。這是什麼話?我的名字居然沒了?

其實我做過很多事…。我拍過電影,當過導演,製作電視節目、做過主持人,出過唱片,畫過卡通,還有、還有…我~陶大偉要出書當作家啦!

我賣唱他玩音樂 差真多!

我是進政大後,半工半讀的在一家五星級的飯店裡駐唱,我們的合唱團每晚唱2場,每月的薪水加上不定期去美軍俱樂部表演,少說也有4000元之多,這在當時是個挺不錯的收入。

有一晚我們正在演唱,台下跑來幾個警察,硬是要我下來,大家以為我不是走私就一定是吸毒東窗事發了,結果才知道原來是我爸爸派他們來的,他們說陶處長生氣極了,他的兒子怎能去夜總會裡「賣唱」呢?

唉…,賣唱。

要知道當時唱西洋歌曲是不被一般老派的人所能接受的,尤其是職業性的駐唱,我觸犯了家法,不准外出,之後我請媽媽幫我向爸爸開導開導…,最後當然是網開一面,老爸跟我約法三章,每天唱完一定要立刻回家,不准在飯店逗留。

這些陳年往事如果能和陶喆在他青少年時期組合唱團的過程兩相剪輯成一段MV影片,那絕對是極富諷刺的畫面:

1.爸爸騎著6年舊的中古腳踏車去朋友家的破書房裡練唱;兒子呢?開著福特FEIRO全新六缸跑車,去朋友家那些設備齊全的錄音室練唱。

2.爸爸身上揹著一把屬於「可燃性垃圾」級的木吉他,用一塊「遮羞布」包起來,汗流浹背的騎著單車;兒子呢?把價值1200元美金的電吉他放在後車廂裡,輕鬆的開著車,吹著口哨…。

陶喆在美國生長 卻很哈中

話雖如此,奇怪的是陶喆卻自小對中國的倫理和文學有一份仰慕之心,他不但喜歡研究英文版的「易經」、「老子」,喜歡吃中國菜,喜歡研究胡琴、平劇,喜歡中國的古典老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他的唱片裡會用全然不同方式去詮釋「望春風」、「夜來香」、「月亮代表我的心」這些老歌,所以當你聽到他唱片裡有「包青天」喧鬧的鑼鼓聲,也就一點不突兀了。

說也奇怪,在目前的一片「哈日」、「哈韓」聲中,陶喆一個生長在美國的中國人卻反而「哈中」。

其實陶喆的音樂背景明顯有我和我太太王復蓉的影響在內,而且他還曾當過畫報攝影師,替美國的卡拉OK伴唱帶編曲,在樂器店裡打過工,替歌手陳淑樺、LA BOYZ製作過唱片,並還偷偷的去當過一陣美國警察…,他的人生經歷比一般人豐富,對於愛創作的人來說,這都是一種營養。

MISTER、MISS的代號是叔叔、阿姨

陶喆小時候看到我一些朋友總不習慣打招呼,他的理由是「這些人又不是我們家的什麼親戚,叫他們叔叔、伯伯有點尷尬」。我告訴他,在美國有禮貌的小孩不是都稱呼大人叫MISTER、MISS什麼的嗎,我們中國人叫叔叔、阿姨,這只是取代MISTER、MISS的一種所謂的「代號」。當他接受了這個「代號說」之後,見了大人就自動自發的喊,不需我們再去點醒他了。

正因為我的這個「代號說」觀念,使陶喆每逢過新年的時候,壓歲錢就收得特別多;因為他見到我們的朋友就滿口的伯伯、叔叔、阿姨,哎呀~人的嘴甜一點,總是有好處的嘛。

當年我們家是個老式的家庭,遇到過新年、父母過生日這種日子的時候,子女都要向父母磕頭,跟父母走路只能走在一旁,絕不可走在父母的前面,吃飯一定要等父母先坐定,他們坐定了小孩也不能先動筷子。

現代的家庭想要實行這套老法是不再可能了,而且也不切實際,但規矩是規矩,禮貌是禮貌,禮貌是大人給小孩將來打穩人際關係基礎用的,說實話、我要招出我一些內心的想法:我不喜歡沒禮貌的小孩!

相信一定會有人說:「哎呀!陶大偉做了幾十年兒童節目,搞了半天,原來這傢伙不喜歡小孩啊…。」我要再說清楚一點,我喜歡有禮貌的小孩,若硬是要我假裝「博愛」,對我反而是件難事。

一次,我在路上遇見一位朋友帶著他7歲的小男孩逛街,他要小男孩叫我陶叔叔,小男孩看著我一語不發,我一時還真有點尷尬,我親切的向他的小孩打招呼,誰知他轉頭問他爸爸:「這個男的是誰啊?」我想,他爸爸一定比我更尷尬!

小人物狂想曲是陶喆電視處女秀

在小陶喆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正是我在錄製「小人物狂想曲」這個節目的時候,我準備在節目裡唱一首英文歌「BABY TALK」,歌裡有兩部和聲,當時小陶喆還在台北念「伯大尼小學」7年級,他稚嫩的歌喉還滿適合的,於是決定讓他跟我一起合唱。

當我們進入專業錄音室配唱的時候,一般人會被周圍精密的錄音儀器產生潛意識的壓力,這小傢伙卻一點也沒有,而且小陶喆竟然不用我教他唱第二部,很快就抓住了相應的合音階,精準而沒一點走音,因此很順利就錄完了。

接著第二天就要進棚錄影,要知道很多人會被現場導播喊的:「5、4、3、2、QUE!」給嚇倒,小陶喆卻完全沒一點恐懼,表現很自然的就一次OK,棚裡的工作人員都為他鼓掌。

那是小陶喆生平第一次在電視裡的演出,由1980到1997年,在時隔17年後陶喆出了他的第一張唱片,才再次進棚上電視打歌。想想看,17年前種下的「因」,17年後結了「果」…。

哎呀! 兒子:吉他斷了 太太:瓷磚破了

陶喆真正開始熱中音樂要從他念高中開始,當時我們住在美國,他跟他的同學們組合唱團,他是主奏吉他手兼主唱,每個周末下午在同學家的車房裡排練,平時就整天在家捧著吉他練指法。晚上睡覺捧著吉他睡,上廁所也抱著吉他一起進去上。把吉他翻轉、放在膝蓋上,在吉他的背面寫功課。全家出去吃飯,他在後座彈吉他、很吵!

他沉溺吉他比他念書專心100倍也不止,最後他媽媽王復蓉終於忍受不了而爆發了!她忍無可忍的一把搶過陶喆的吉他,把它砸在瓷磚地板上,「卡擦」一聲,砸爛了!

我兒子說:「糟糕,吉他斷了!」

我太太說:「哎呀,瓷磚破了!」

其實這還不算悲劇,據說他們合唱團裡打鼓的那個猶太小老外因為整天在家裡練鼓,結果他的父母一起去了醫院的耳鼻喉科看病,聽說是得了什麼「間歇性耳鼓失聰症」,直到那個小老外中學畢業,猶太二老的耳朵還是半聾。

R&B先驅說我的音樂是中古?

後來陶喆出唱片,突然什麼「音樂教父」、「R&B先驅」…這些光環都上了他的身。有次我心血來潮想跟他一起來段吉他合奏,誰知他用那種勉勉強強的表情說,好吧,爸,隨便你彈什麼,我跟你就是了。可是你不知道我要彈什麼,怎麼跟?沒關係,反正你彈的都是那些很簡單的中古音樂,我一定跟得上。

中古音樂?音樂還有中古?不是中古、也是近古,差不多的啦。

好!古就古,我要彈蕭邦的「天鵝湖」!你來跟吧…!

爸,別蓋,你不會彈的,「天鵝湖」也不是蕭邦是柴可夫斯基。

當然,陶喆手指尖的那些厚繭加上他的努力才有今天的一些成績。其實除了厚繭之外,很多人不知道他有一對很好的耳朵,他獨創一格的編曲功力,是因為他涉獵的音樂很廣面,他能極敏感的聽到一般人聽不到的和弦…。奇怪,他能聽到隱藏的弦音,為什麼我總是聽到弦外之音呢?(未完待續)

你兒子真不錯 尷尬…

「陶大偉,你兒子真不錯,唱片賣得那麼好。」

我謙虛的說:「還好啦,是他的運氣不錯。」

他認同的說:「對、對、對,他的狗屎運不錯!」

唉…我真不知該怎麼接詞。

TOP

哈哈哈哈哈哈!!超级搞笑的陶爸爸!
平时说话都很搞笑了,原来写书也一样搞笑!

TOP

所以當你聽到他唱片裡有「包青天」喧鬧的鑼鼓聲,也就一點不突兀了。


哈哈哈~期待期待~~

TOP

也很想擁有一本.........香港買不買到?

TOP

楼主……

内地买不买的到?


TOP

比较同情那个犹太家庭的人多一点。。。。竟然可怜到去看耳鼻喉科了。。。。。    -_-

TOP

我也想买一本...

TOP

好搞笑的陶爸呀~~~

TOP

呵呵
好搞笑啊~~~~~~~~~~

TOP

他们一家人都好搞笑啊,哈哈。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2:50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