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不要说商业~~~

不要说商业~~~

我不懂乐理,对于音乐也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就是非常喜欢DAVID的歌,说不出什么特别的理由,如果非得说是什么,就是被吸引吧~~~~
最近听很多人都说DAVID现在越来越商业,我很不喜欢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我只是知道精神和物质上的东西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如果DAVID要做更久的音乐就一定要适应现在的市场.因为他不是贝多芬,他不会用他的一张歌谱去和人家换一顿午餐,他也要生活,他也有他想要的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其他所有他喜欢的东西,这些在现在的社会需要的只是钱而不是其他的什么~~~
拿DAVID这张<太平盛事>来说,有些人就说他的一些歌不像他的风格,太俗气等等,但是我想请问一句,歌曲好听吗?如果得到的是肯定的答复,那么就够了,只要他不丢失自己的风格,不被现在的偶像派所淹没就行了~~至于其他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要求过高~~~~~创作型歌手的市场生命力本身就比其他歌手的要短,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很多, 偶像派的只要保持好身材,保持好容貌就好了,其他的事情就叫给公司去"包装"了,但是DAVID不可以,虽然他现在已经知道不能事事亲力而为,但是他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更何况他本身就对做出的音乐要求很高,而且还要考虑市场的需要,要让公司的老总们能给他更宽裕的时间来做音乐,关键是让那些老总们能看到利润,所以他会更累.~~~~~~~所以他的每张专辑里多少都会有一些也许并不属于他的风格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只要好听就好了~~~~毕竟DAVID也只是个凡人,岂能什么事情都做的很完美,没有任何的瑕疵呢?


象我这种什么都不懂的人,要做的只是用心去听完他的每一首歌,至少可以和他一起拥有那种写每首歌时的心境~~~然后继续用可能的所有方式来支持他,让他能完成想做最纯粹的音乐的梦想~~~~

[ Last edited by 本色歪人 on 2005-2-24 at 14:18 ]


TOP

2年出一张专集还叫商业啊?
我说楼住,我支持你

通俗音乐包括了地下,pop,要滚等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商业的支持,你说没有商业的超做,你还能听到什么好音乐

就算独立音乐也是这样的

[ Last edited by pill on 2005-2-27 at 09:43 ]

TOP

没办法,人红就 会被人讨论!就像喆服还有那么多人被说商业呢!

如果像几年前都没有多少人知道陶喆,即使他刚刚出道的时候是按照商业的操作模式做的,只要没人认识他,不会有人说他商业。

  一些话想说给说陶喆商业,然后怀疑自己陶喆FANS身份的人。

  对于商业这个词的认识就是红=商业,只有商业了,人才会红,如果是我做明星,我还宁愿刚刚开始出道的时候先唱些口水歌,等红了再做回自己也不迟啊,到时候媒体还会说我有潜力,转型什么的,给我个优质偶像,实力派歌手的头衔呢!总比一天到晚唱些没人欣赏的歌曲,没人知道,等出了2.3张专辑之后消声匿迹的好啊?

商业不商业的问题永远争论不清楚,我只能说,你如果不喜欢所谓的商业歌曲,那就去听你自己喜欢的歌去,总有不商业的东西吧,比如原创。

真搞不懂,陶喆每出一张专辑都会给我们惊喜,总是有新的东西呈现,改变风格不是很好嘛,干吗总是要完全延续以前专辑的风格,如果要是陶喆总是唱来唱去第一张专辑的R&B,我倒是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要继续喜欢他了,老是不变的有什么意思啊?那么多的FANS,陶喆怎么可能去满足每个人的口味?这需要歌迷去适应歌手的变化,你要是适应不了的话,不做他的FANS也可以的。

JAY的专辑和唱功一直延续第一张专辑,变化比较有限,像他写给其他歌手的作品,大多只要听到第一遍,即使没人告诉是JAY写的,相信很多人也猜的出来是JAY的作品,关于这点,还褒贬不同呢,已经都成了JAY式风格了,变的太多了,就没有原味了,一直不变听多了也会腻,反正他怎么做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管那么多干吗啊?只要是一天比一天红,或者保持这个状态也就不错了!

商业不商业的结论都是那么空洞,我们只看结果!红还是不红,红能红多久!要是商业操作可以让一个人长生不衰的红下去,那就继续商业吧!嫉妒的人一边去!你们不是我们的对手!风凉话伤不了我!

TOP

说的很实在。我完全赞同。
还有Susan,也支持你。
我记得以前也经常有人说,侠客是陶喆的黄金期,转投EMI是个错误什么的。在这里我必须要承认,某种程度上,我要感谢EMI。如果不是“乐之路”那时铺天盖地的内地宣传,也许我会更晚爱上陶喆。我相信有不少朋友是跟我相似的经历。我记得我当时是看了湖北卫视的一个歌友会,就开始疯狂地找他以前的唱片,在那以前,我只是对陶喆有点印象,有他的一盘卡带而已。
虽然EMI让他变得很累,让我们很心疼,可是大公司的推广能力是显而易见的。于是陶喆越来越红,于是有人说他商业了。可是究竟“商业”是好是坏“?”商业“的定义又是什么?恐怕没人说的清。
其实每个人戴上耳塞听CD是很个人的行为,为什么要去考虑别人对你听的东西的看法?如果你想,啊呀这个”爱我还是他“现在是K歌了,”就是爱你“好多人都喜欢,太没个性了,太商业了,那我实在是觉得很可笑。
anticipating 08 HK tour

TOP

本子姐姐,你写得真棒!!!  我们都是最爱DAVE的……

TOP

管他商业不商业的`~~这个问题讨论的都臭掉了~~~~~

         大家喜欢就可以了`~~自己知道就好,别人管他怎么说
```~~

     




TOP

我才不管什么商业不商业呢,那不是我关心的

TOP

对!自己喜欢就好!!!!无所谓别人怎么说的
只要他的音乐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和感动这已经足已!!!!

TOP

去官网上又看了遍DAVID的日记
把他日记里的一些东西再给大家看看
“關于商業化這個主題我有些想法要跟大傢分享的,首先[商業化]並[不是]個一無是處的壞東西。當理想與藝術的自由因為商業考量而被迫妥協時,[商業化]也許就有負麵的意思了。雖然近幾年來多數華語音樂流行作品讓人感到失望,但是商業音樂未必等同于爛音樂。如果我之前的專輯沒有媒體上的曝光與商業上的成功,我現在不可能還在做音樂,我也不可能保有我的創作自由。我在寫歌和製作專輯的時候會攷慮到歌迷或市場嗎?我當然會!因為我隻想給聽總最好的,我會流行跟風”,藉以確保商業成就或迎閤大众嗎?我在不知不覺中也許粘到暸邊,但絕非刻意的。設若我問那些說我音樂變得[商業化]的人一個問題:我的音樂是[如何]變得商業的?  那他們會提出什么樣的答案?  哪一首歌或者哪一個特殊的音樂元素代錶着[商業化]?我知道那些如此診斷我音樂的人並沒有舉齣具體明確的佐證。這是因為大傢想不齣其他更好的形容,所以隻好釦上[商業化]的帽子?也許是他們不喜歡這次的音樂或認為我的某些面向变调了?在我自己看来我确实是变了;跟以前的作品比起来,我的创作变得更[不商业],更[非传统],或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误认为我的音乐变得更[商业]了吧?是否当有人对某件事物感到不习惯或不喜欢时,他们就会想用[商业化]来概括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TOP

été太感谢你了!
把陶喆的诠释拿出来,真的很有说服力,比我们一群人讲的一堆话要有力的多!

真的,陶喆作为音乐教父并不只是在音乐上的作为,我认为他不做音乐,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心理咨询师,我喜欢陶喆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如果还有谁把这个话题拿出来有明显否定陶喆作品的话,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23:53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