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转载]我眼中的陶喆

[转载]我眼中的陶喆

认识陶喆是在2000年,那时看李霞主持的MTV天籁村“经历了两年的等待,陶喆终于回来了”,那时我根本不知道陶喆是谁,只知道他是那时台湾最火的歌手,I'M OK是台湾最火的专辑
于是我当时在我常去的一个音乐下载网里找了下,发现了那张专辑,由于那时使用56K的速度,就载了首同名的I'M OK听了下,当时的感觉非常震撼,第一次感受到京剧和ROCK的一种嫁接,也很疑惑,为什么会在电话里录歌?
说我真正视陶喆为偶像,很惭愧,是06年,以前一直对他很好奇,06年时还在读大学,笔记本的硬盘烧了,换了个新的,我就顺势把陶喆所有的专辑载了,慢慢去听,发现自己非常的崇拜这个人,就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这个人,通过两年的累积,我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以专辑为顺序和大家分享下

1 《David Tao》
  很多人说周杰伦的范特西颠覆了大陆乐坛,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巅峰的力度是远远小于当时陶喆同名专辑给台湾带来的震撼的。当时的人们听到的《飞机场的10:30》,《望春风》,“原来歌可以这么唱!!”
 《飞机场的10:30》,这种纯粹的美式R&B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目前来讲,也很少有华人如此地道,而《望春风》,据我所知,任然是目前台湾人对陶喆印象最深刻的歌,望春风可以算是类似于台湾人从小听到大的儿歌或者民歌,而陶喆用这种效果来演绎,加深了他的成功!(王力宏的《龙的传人》我个人觉得是受此歌影响很大,周杰伦也认为目前他听过最好的所谓“中国风”还是陶喆的望春风)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17岁》,因为他运用了民乐,而且和后来的《二十二》和《OLIA》一脉相承。《王八蛋》是很符合陶喆本人性格的歌曲,就像杨濮濮所说,“他平常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大男孩,但是一旦被激怒就会非常暴力。”
 陶喆的同名专辑所说在大陆几乎没有影响力,就其原因,或许是侠客唱片毕竟是小公司,宣传的力度不到位。但是这张专辑在台湾是突破40万张的,这在当时是非常非常高的成绩,有人说现在的台湾市场是愈来愈不景气,其实在那个时代比现在还不景气,那时是处于谷底的状态,陶喆的成绩不仅仅是当时的年度最佳销售专辑,而且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刮起的R&B或者说美式风。

2 《I'm OK》
  我在序言里的困惑,我现在可以说几乎是完全的明白了。
  陶喆自己所说的做的最吃力的专辑,就是这张。这张专辑开始陶喆的专辑进入了一个概念期,很多人以为是从《黑色柳丁》开始,陶喆做起了概念专辑,其实,《I'M OK》本身就是概念专辑,比起后面反而更完整。
  从以下的顺序可以窥看下概念 找自己-小镇姑娘-I'm OK-多谢你-马戏团-ANGELINE
  试想一下陶喆做这张专辑的环境
  1 全台湾的歌迷在等着他的第二张专辑
  2 唱片公司希望从这张起进入全亚洲的宣传,销量破百万
  3 他从成名到回到美国安静的生活,差别到大让他困惑,还有他坚持的他自己认为的完美的专辑和纯粹的音乐
  从这三点分析,《找自己》这首歌的意义不言而喻,至于《小镇姑娘》,就像他自己说过的,其实是在写他自己,他在讽刺自己成名后的状态就像一个来到大城市的“小镇姑娘”。
  至于《I'm OK》和《多谢你》,前面一首歌是写给自己的状态的,耳边充斥着歌迷,唱片公司,制作人的“CALLING”,再加上陶喆丰富的创意和技术,造就了这首歌(SOUL POWER里的I'M OK我个人非常推崇),也就明白了我在2000年时的困惑,至于《多谢你》,我个人认为是写给杨濮濮的,至于原因,大家仔细分析下《多谢你》的歌词,再多看几遍《11号产房》,自然就会明白。《马戏团》是借鉴了披头士的一种技术处理,也有向陶爸陶妈致敬的意味,因为在陶喆困惑时会给予他最大鼓励的肯定是父母,歌词便是明证。至于《ANGELINE》,应该是一种在最后时刻释放的精神状态,因为以大海为背景。
  这张专辑在台湾的销量接近于50万张,在当时的台湾乐坛可以说是呼风唤雨,达到了巅峰,在进入21世纪后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台湾的销量超过这张专辑,并超过了当时排第二的张学友的专辑好几万张,在全亚洲是否破百万,现在网上的资料很难查到。但我曾经在一个台湾的BLOG上看到这样的字眼“陶喆的太平盛世三个月全亚洲120万张,里面的歌是很不错,但其实这是陶喆出道以来卖的最次的一张”,由此可以一点端倪。
  陶喆也因为这张专辑第一次到大陆来宣传,可惜的是,当时在北京工体的一个拼盘演唱会时,陶喆和罗大佑合作,演唱“R&B版童年”,遭到了全场嘘声四起,事隔5年后,陶喆第一次在工体开唱,再次演绎了《童年》,不知是否有物是人非的感觉?
  
3 《黑色柳丁》
  这张专辑遇到了《八度空间》,当2001年《范特西》火爆异常时,就有人在思考陶喆去了哪里,而这次正面交锋来了,相比较音乐,台湾人民更关心的是二人的比较。
  这张专辑的结构不用我多介绍,相信大家也一定很了解。我要推荐大家多听听《摇篮曲》,一首非常棒的歌曲,而且作为结尾曲(KATRINA是DEMO不算)其分量和地位是相当重的,还有吃惊的是,陶喆在这张专辑里最喜欢的歌曲是《MY ANATA》。
  我想重点谈谈的是《月亮代表谁的心》,背景是当时台湾乐坛对陶周二人的比较已经到达了每首歌都用来对比的境界,我不知道陶喆是否认真研究过周的音乐,但是我相信周一定很认真的听过陶的音乐,想必自然也听过这首很有创意的改编曲,于是,《叶惠美》里出现了《东风破》,周的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为避免引起不要的麻烦,以下的话省略,不过聪明的各位想必也明白我想表达的含义。。。
  全亚洲销量可以说是轻松的突破了百万大关,但具体是卖了多少,现在也找不到很多的资料。这张也是DT第一次在大陆大卖的专辑。

4 《乐之路》
  这张专辑不用多谈,但是这张专辑或许是一个转折点。从销量的角度说,前两张在台湾均排第一,黑色柳丁在02年位居台湾第三,这张作为精选集虽说名列第六也算差强人意,但此后陶喆的销量就开始走下峰了。换了一个唱片公司,这回是国际化的EMI,重新的包装和宣传,势必先要多过去有一个总结,这可能就是告别过去,迎向未来的一个转折点。
  从创作的角度说,06年有人爆出过《今天不回家》和《寂寞的季节》涉嫌抄袭《FILL ME IN》和《故乡心》,先谈谈故乡心,如果那么简单的乐器使用也能理解成抄袭,那我们使用二胡和琵琶不都涉及了抄袭?就算那首歌是借鉴,那责任不在陶喆本身,我个人分析是娃娃的原因,娃娃自己说过她最喜欢的乐种是新世纪音乐,也就是NEW AGE,或许有她“推荐”的的功劳。
  至于说《FILL ME IN》,我在这里和大家说个故事,首先,我以喆迷的良心发誓,我视陶喆为偶像,我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准备好接受大家的板砖。
  06年爆出抄袭事件时,陶喆自己的回应是“这些歌我根本就没听过,听过也就算了,问题是根本没有听过”。我再次以喆迷的良心发誓,我曾经在06年5月份左右,看到一个台湾的网站上的一个03年的专访,一个记者问道陶喆关于《FILL ME IN》和《今天没回家》的相似度问题时,陶喆的回答“最多算借鉴啦,不算抄袭”,但我本人已经找不到这个网页了。

5 《太平盛世》
  这个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非常了解了,三个月销量120万,当年台湾排名第八

6 《太美丽》

了解其人,自然欣赏《太美丽》
当我们在听一张新专辑之前,应对音乐人的现实状况和内心想法有所了解,音乐只是内心表达的一种手段

“我真的希望大家看完这场演唱会,不要记得我唱得很好,或是Band很好……要记得的是今天的气氛,是full of love,because这个世界上that’s what we need,more love……”

  当我们在听一张新专辑之前,应对音乐人的现实状况和内心想法有所了解,音乐只是内心表达的一种手段,做多一些课前准备,更会加深对于音乐的了解。


  《太美丽》有别于陶喆之前的四张专辑,摒弃了一贯的批判、沉重的态度,以一种温情(或是像某些人所说的中庸、不痛不痒)的面貌呈现。一个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的歌手做出这样一张专辑,颇有些顶风作案的意思。但是请不要低估陶喆的音乐智商,对于他来讲,再做一张《太平盛世》或是《黑色柳丁》绝非难事,而且这两张专辑并非是难以企及的高度。


  我们需要探究的是,陶喆为什么要做《太美丽》这样一张专辑。仅仅围绕音乐就事论事反而要退而求其次了。


  文章最开始的引言是陶喆在红馆SOUL POWER演唱会上说的话,这也是陶喆在很多场合不断强调的。相对于政治、社会层面的话题,陶喆更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以他最受好评的两张专辑《黑色柳丁》和《太平盛世》为例,当由于话题层面的提升与批判分量的加重使得陶喆受到追捧,专辑概念的完整性历来是DAVID的优势。


  诚然,当人们着力描述他的《今天晚间新闻》、《Dear God》对于政治、战争的抨击,《孙子兵法》对于环保的思考,《CATHERINE》,《王八蛋》对于人性的揭露,《讨厌红楼梦》对于社会性开放的大胆突破,那样的陶喆是那么的令人着迷。


  对于陶喆来说,所谓的批判、控诉、抨击不过是一种手段,是表象的呈现,陶喆音乐的根源是一种对爱的渴望、对爱的追求。所以当陶喆从个人情绪出发做出了这张《太美丽》,专辑的气质较之之前几张专辑要完整的多。这是情绪的回归的必然结果。虽然这样的结果无法让一些人满意,但你不能指望每个音乐人都像罗大佑那个老头一样老尔弥坚,那么大岁数还能精神抖擞地唱着“泪眼美丽岛,为君生为尔泣”。


  《太美丽》更像是一个年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试图去抓住青春的尾巴,总要在老去之前留下这样一个记号。我猜想陶喆如果不做这样一张专辑他是不会安心去拍电影的。


  艾拉妮丝.莫莉塞特曾在她一张专辑的文案说到:我的每一张专辑不过是我在某一段时间的内心写照。《太美丽》亦是同样。如果这一次陶喆让你失望,不是陶喆做了一张错的专辑,而是你一直看错了人,或者说,你还根本不了解这个人。

[ 本帖最后由 scintilla 于 2009-8-19 00:33 编辑 ]

TOP

谁能帮我找到原帖啊 我想叫那人写69乐章的乐评

TOP

写得好啊啊啊啊啊啊~~~
此帖余温还能绕论坛三日

TOP

转载请注明
每日睡眠太少,不够时间做梦

本気で泣いて、本気で笑って、
本気で悩んで、本気で生きて、
今がある、胸を張れる。

TOP

写的挺好的,可惜老陶1 2 3张专辑的时候,我还没有喜欢他,没有跟他度过那段时光。。。遗憾

TOP

很多人总是想让老陶适应他,其实我们应该适应老陶
2010 淡定从容  喆服-陕西群:88099348

生活原本平淡 人总要活得灿烂 向前看 未来依然璀璨

TOP

很好!!!!!!
永远支持DT,我会一直走下去,有多远走多远……
http://img245.ph.126.net/5HPuetsU74_VprtedBJf6g==/1388234585138117083.jpg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3:41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