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黑色柳丁,太平盛世,太美丽:下滑之势的陶喆

怎么讲内~专辑没出的时候,我也是有很多保留,听了之后,还是蛮有感触地
3张专辑本来就不是同一时期写的,自然有心境的变化,Taoism不停的在遍,我们也在不停的成长~
把太美丽放到我40岁的时候再听,估计会有更多的感触吧~

p.s. 我觉得老陶的声音听上去一点都没40岁这么沧桑~不觉得这首歌和Jolin一起会显得很造作~而且这首歌又为他迎来了不同口味的歌迷~是好事。有新歌迷,总是好事~

TOP

其它都不说了```````以父之名是黄俊梁写的
今天没回家,``今天不回家
今天```我没有家

TOP

虽然有小部分文字在网上的乐评中的看到过,但不可否认楼主对音乐确实有一些研究。大体上我会挺同意你的观点。
        说到专辑〈太美丽〉我认为制作的水准确实与之前的专辑相比存在一些距离,里面的歌确实少了一些锐气和感染力。要我推介的话,我也会推介〈忘不了〉(我的感觉与楼主的感觉一样)、〈太美丽〉(虽然与《I believe》有点相似,但还是一首典型的陶式R&B情歌)、《那一瞬间》(感觉也与楼主一样,但我会更喜欢《瞬间倾心 恒久钟情)、祝你幸福(好歌,听完后我只能说陶陶厉害!)、《不爱》(简单、自然的作品)。
       说到《太平盛世》,其中的五首歌确实水准超高。《鬼》、《SUAN》说都是突破性的高水准歌曲,另外两首《爱我还是他〉、〈就是爱你〉典型的K歌金曲,有血有肉。厉害!我超喜欢。〈孙子兵法〉的批判力超强。   
      专辑<黑色柳丁>当然是最好的。要说的话,就要写很久很久了。顺便说一句话,我也特喜欢〈DEAE GOD》和《今天晚间新闻》。印象最深的那句话“未来要如何重建、暂时没有答案”。

所以楼主这个贴子加精。非常值!

TOP

to
引用:
原帖由 千与 于 2006-12-30 22:17 发表
我奏纳了闷了
为哈只要老陶写情歌就说不好
只要老陶写批判的的歌就都说好
纳闷了,《蝴蝶》,《她的歌》,《不爱》都被LZ收藏为至爱,你仔细看了吗?
  to   ASION:
引用:
音乐的好坏没有什么评判标准,完全是各有所爱
各有所爱是没错的,但音乐是绝对有评判标准的
  to  wanglove5566::
引用:
写了这么多还是要感谢你的时间  我现在想你是不是有点~~~~~
老大的歌不管怎样我觉的就是挺好  
试问:LZ如果不喜欢听david的音乐会听那么久,写那么长的乐评吗?
                  David的所有歌都喜欢就是一个好粉丝的标准吗?一张专辑,作者尚有偏好呢,更何况听者;
                  对比这三张专辑,《黑色柳丁》表现了年轻的反叛和不羁,《太平盛世》表现了
对现实的批判和内心对现实的反馈,太平只是表面的,《太美丽》则宣泄了一种心灵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因为无奈而充满了对平淡的渴望,但平淡终究是太过美丽了,可遇不可求;
                  细看每首歌,新的专辑无论从细节和还是精致上是一张比一张好,但是这还不够,《太美丽》做为主打远没有《I believe》那般把感情宣泄的淋漓尽致,《walk on》《不爱》,《susan说》的成功不能掩盖《太美丽》和《太平盛事》的不足;
                 有时听听以前的歌,《Dear God》没有华丽的唱功,《马戏团》有点青涩带点戏谑的,歌词都简单但感觉很好,因为感情流露的很自然,《太美丽》批上了华丽的外衣,但似乎把感情也隔了起来;
               相信LZ也是因为爱之深,恨之切,并不想看到这种下滑,不过我相信David会回归的,因为下坡之后是为了攀上更高颠峰。^-^

TOP

为什么楼上的回帖好像LZ在回帖一样 囧rz

人家不是很着急你也没有必要吧?

何况你的回帖也是够主观的了,
引用:
并不想看到这种下滑
看来我还是要很罗嗦再讲一次

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差异很大。他已经在另一个阶段了,为什么不能开心轻松一点?为什么要无时不刻挣扎愤怒?如果你刚好处于这个阶段,OK没有问题,但是请别要求他也处于这个阶段。

而且我一点都不觉得他把感情隐藏起来了,难道快乐就是不允许被表达的感情吗?难道他是个和“爱情”完全没关系的人么?真不好意思,我忍不住,实在太好笑了。

你可能对『太美丽』这首歌没感觉,可是我一开始听就起鸡皮疙瘩,在家看MV的时候看到哭。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不同,所以表达观点当然可以,但请不要这样一个一个引用下来像强迫人接受似的。谢谢。


[ 本帖最后由 scintilla 于 2007-1-2 02:13 编辑 ]
每日睡眠太少,不够时间做梦

本気で泣いて、本気で笑って、
本気で悩んで、本気で生きて、
今がある、胸を張れる。

TOP

本人始终觉得一位有水准的歌首基本上歌声一定要好,所以不论他唱那一类型的歌曲都能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一位有实力的好演员肯定什么角色都会尝试去演。相对的,一位有实力的好歌首也会尝试去唱不同曲风的歌曲,这是很基本的原理。DT的“太美丽”的确比之前的专辑的节奏来得慢,可感情更丰富、更踏实、更成熟。在看了许多反面的评语之后让我发现到你们的确还没到那年龄的阶段,还无法理解这张专辑的含意。很多人都还停留在“黑色柳丁”的阶段。很喜欢那反判、对社会批判和不满的心态,那都是一些年轻人的一种暂时性心态。人在日渐长大后,心态自然会变,到时候再来批这“太美丽”专辑还不迟。一直以来我最欣赏DT是因为他只做他想做的音乐而不是跟著潮流走。如果还不理解他的音乐的话,唯有等到“那个阶段”再拿出来听吧!到时候你必定会觉得你现今的评语有些好笑。

TOP

引用:
各有所爱是没错的,但音乐是绝对有评判标准的
当然,一定的标准还是有的,或许是在下的措辞有误,见谅
只是在音乐达到一定专业水准后,对它的评判我个人不认为可以拿所谓的“标准”来衡量
引用:
追 我这张专辑大概听了十遍左右,至今仍然甚至记不得这首歌唱的是什么了,可见此歌之烂

angel    曾经陶喆不想放进专辑,还是梅艳芳说这首歌很好才放的。不过有时候听起来会挺恶心!

蝴蝶     陶喆难得的立志歌曲,我本人十分喜欢,惟一觉得有些“恶心”的就是转到高潮之前的合身,仔细听的话真的很突兀很恶心。
楼主能耐心深入的写这么多,可见你对陶的音乐是相当理解过。而在那么多理智
的文字中何必要用这些词呢,个人可以不喜欢,但也不能说得这么一无是处,有时我还会怀疑你用其他评判作掩盖,意在突出负面的部分。。。(口气上不太对劲)仅个人愚见

从至爱歌曲的数目看下滑之势,这个说法总有点牵强

回顾所有专辑,《太美丽》让陶式音乐无论从内容与曲风上都更加地丰富!

[ 本帖最后由 ASION 于 2007-1-2 20:21 编辑 ]
2010 淡定从容  喆服-陕西群:88099348

生活原本平淡 人总要活得灿烂 向前看 未来依然璀璨

TOP

之前我一直在怀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理解专辑《太美丽》,网上有的评论说陶陶遇到了创作的瓶颈。
       听了许多次之后,也许事实真的是这样子。
       专辑《太美丽》并不是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的東西,我认为不存在阶段这个概念。如果一定说“阶段”,我想这个阶段應該指的是瓶颈这个阶段。仔細想一想《爱我还是他》、《就是爱你》也许放在专辑《太美丽》里会更加適合.但新专辑里面并沒有这样精致的作品。《太美丽》也是那种几乎每张专辑都会出现的陶式风格的歌曲,我想陶陶在前几张专辑里也一定能做的出来。若一定要划分“阶段”,只能说这种类型的歌沒有以前的好听。如果说《今天你要嫁给我》、《walk on》是这一阶段的新作我会不可否认。专辑中其它类型的歌曲我想陶陶在以前也能类似做的出来。这张专辑到底是创作的瓶颈,还是新阶段的突破,也许只有陶陶自己知道。
        这就是我目前的看法,純屬个人意见。呵呵!我也希望我对专辑《太美丽》的看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音樂理念的进步而改变。这能做到吗?现在我只能回答:那是一个未知数。

TOP

引用:
原帖由 作词人 于 2007-1-3 00:08 发表
之前我一直在怀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理解专辑《太美丽》,网上有的评论说陶陶遇到了创作的瓶颈。
       听了许多次之后,也许事实真的是这样子。
       专辑《太美丽》并不是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的東西,我认为不存在 ...
但我觉得《太平盛世》是一个过渡。而且我会觉得那两首歌放在这张专辑里面一点都不搭。《太美丽》几乎可以说是唯一一张(包括其他歌手的专辑)我完全不在意但一下子就记住曲目顺序的。足见整体有多和谐。而且在我看来,他那种状态,从音乐、歌词、MV整体非常明显。

不过和我之前说的一样,音乐是非常主观的东西,这也就是我自己的看法啦。
每日睡眠太少,不够时间做梦

本気で泣いて、本気で笑って、
本気で悩んで、本気で生きて、
今がある、胸を張れる。

TOP

陶陶说专辑《太美丽》无论怎么样都是概念性很强的一张专辑。相比他以前的专辑,我很赞同这个说法。但我个人觉得在我听过的所有专辑中概念最强应该是王筝的《我们都是好孩子》这张专辑。顺便向大家推介一下这张专辑。呵呵!
总之,陶陶还是我的最爱,也许有一天哪一位歌手会比陶陶更出色,我又会变为他(她)的歌迷,但至少陶陶目前在我心目中是不可代替。因为他能做出有血有肉的音乐、发人深省的音乐,加上令人佩服的唱功,我想这已经够了。
“scintilla (猪猪/蛛蛛/株株) ”不愧是版主,你的回贴很忠恳。佩服!嘻嘻!
尽管楼主的贴子有一些主观的东西,但我认为不管怎么样都是一篇有水平的文章,一篇好的乐评。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01:56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