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MEDIA/3048585-1251829.jpg)
陶喆希望可以當一個負責任的音樂人。
記者陳俊吉/攝影
唱片賣得好不好無法輕易掌控,歌壇教父陶喆面對市場萎縮,以及太多不確定因素,憂心未來唱片環境因素可能多過自己誠心做音樂的本質,他直言任何人都無法永遠當No.1,周杰倫也一樣。
陶喆一向敢言,不管歌迷、業界都對他有高標準的期待,「I'm OK」就破了50萬張,可惜他今年1月發的專輯賣出14萬張,不如理想。
陶喆坦言當然有「扛票房」的壓力,但他深知市場日漸萎縮、大眾消費行為在改變、對音樂歌手開始不信任而轉移目標、非法下載取締不彰等因素,都足以影響銷售成績,他強調:「每位歌手的成績都不是單一事件、因素或標準可以論定的。」
看見同期歌手潮起潮落,陶喆頗多感觸,還在線上且表現不錯的寥寥無幾,超級紅卻墜落的巨星也不乏其人,「一張專輯的成敗因素太多,但要問自己有沒有誠實去做音樂,這方面我深信沒有問題,自我控管很好,倒是擔心未來的市場,品味無從掌握,繼續萎縮。」陶喆認為沒有人永遠是No.1,「我不可能永遠No.1,周杰倫也不可能永遠No.1,但當你還是TOP10的時候,就該思考如何做更有意義的事,儘管這環境常常讓人沮喪。」
去年陶喆大陸商演邀約不斷,一場至少美金10萬 (折合新台幣3340萬元),同業看來是超好賺的機會,他卻不以為然,「我有演唱會要做,一定要把自己的演唱會建立起形象,打出好口碑,所以我不輕易接演商業演出。」
陶喆後來在大陸的幾場演唱會都造成轟動之後,今年說服自己接了幾場商業演出,包括大企業的邀約演出,但他說:「拼盤商演下台之後,感覺非常空虛。」
對一個自我要求極高、有質感的歌手而言,再高的價碼都不是衡量演出的籌碼,陶喆希望多年後,大家想起他,或是自己的回憶裡,還是會想到某一場演唱會的感動。
【2005/12/07 聯合報】 【記者邱素惠/台北報導】
[
本帖最后由 chiu_pat 于 2005-12-7 12: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