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Our love in the DTFC

Our love in the DTFC

在DTFC上看到很多关于《太美丽》的议论。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把它捧上天的,也有把它踩在脚下的。。。

似乎新碟发行以后,大家都急吼吼的迫不及待的要发表自己对新碟的看法。懂音乐的,不懂音乐的,一窝蜂地全部涌上来。我也不可避免的冲动的参与了论战。。。

但是,wait。

不要这么急,好吗?

有很多人说,“宁愿用三年半等一张《黑色柳丁》,也不要用一年半等一张《太美丽》。”,“不到两年的时间制作出这样一张专辑太仓促了。。。”。。。

“这张专辑没有《黑色柳丁》经典。”,“突出的作品太少了,经典的歌没有。”。。。

OK,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口味不同,品位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强求大家统一口径。但是,“经典”的定义又是什么?自己认为经典的东西,别人可能不认同。它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Dave不是神,他不可能做到每张专辑都保持同一个高度,同一个水准。更何况,固定同一种风格不变,也许会招来更多的骂声,呵呵

Dave本来就是喜欢不一样的风格的。他喜欢新鲜,这次的专辑是以往都没有的浪漫纯爱风格,他觉得OK,他觉得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Dave。

难道要我们看他一直批判下去吗?

从大家公认的经典《黑色柳丁》到现在的《太美丽》,4年的时间,我们听歌人的本身都已经有很多改变。那么,为什么不乐于看到不一样的Dave呢?难道我们不需要更立体的更全面的融入他的音乐世界吗?

有人说,Dave没变,是我们变了。

其实,我们都变了。

改变未必不是好事。

还有人,从专业的角度批判Dave,诸如编曲,诸如旋律,诸如配乐。。。道理不是没有,有些意见也确实很中肯。但是,做音乐不是像我们这样在键盘上打打字,把音乐常识复制、剪切、粘贴一下就万事大吉了。Dave在录音室里所做的工作,并不是我们发个帖子一样的轻松。

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努力。喜好可以不同,观点可以不同,但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否定别人。把别人评价为“马马乎乎”、“不用心”,在你不完全了解别人的工作状态之前,这样的评价不是太轻率,太不负责任了么?

既然我们为了《黑色柳丁》等过三年半,为了《太平盛世》等过两年,现在又为了《太美丽》等了一年半。终于等到它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再等等,等我们再多认真的听一听它,等我们确定自己能够客观的评价它的时候,再做评价呢?

Our love in the DTFC。



陶然忘情天籁中,
哲语精妙解懵懂。
我愿与君同入梦,
永铭于心情深种。
远隔重洋书难通,
喜闻故友在此逢。
欢颜初绽欢心动,
你如辰星曲玲珑。

TOP

沙发哈..不容易哈..!
好像..我是从第一盘专辑等到第五盘专集的吧..!
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的..是1997年,陶老大的个人同名专辑陶喆..
说起来奇怪,为什么要买老大的专辑..呵呵,因为当时不认识那个字..呵呵..!
接下来的就是黑色柳丁勒..之后好像好长时间没有老大的消息了,两年之后,2005年,偶尔去了趟音像店,居然砍看到了老大的专辑<<太平盛世>>,当时的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吧..!激动!
感觉太平盛世的余波还未散去,现在新的<<太美丽>>又来了,老大,真的可以说市乐坛的奇迹吧..!
老大的歌所有经典的歌,几乎全在我的脑子里了..
David Tao,You`re Best!!!我们永远的老大

TOP

引用:
说起来奇怪,为什么要买老大的专辑..呵呵,因为当时不认识那个字..呵呵..!
汗。。。
总之,这张专辑还是值得我们用心去听的。



陶然忘情天籁中,
哲语精妙解懵懂。
我愿与君同入梦,
永铭于心情深种。
远隔重洋书难通,
喜闻故友在此逢。
欢颜初绽欢心动,
你如辰星曲玲珑。

TOP

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所以专辑出来了,总有人说这说那的,只要每个人用心去聆听,其实每一首都有它的意义,都是经典.

TOP

有时候有人评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至少有很多朋友在关注,不论是批评还是赞美!
我相信david的音乐分量在大家心中不言而喻!
甩开记忆对我的羁绊,重新
回到喆服,即使有他的回忆,我也不怕……

TOP

我也认为大家听的太少了 多听听在发表意见 老大的歌是那重 要多听  请大家多听

TOP

这是一张我们需要更加用心去欣赏的专辑!! 感受会有很大的不同!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6:49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