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顶:80年代的人有很多事可以写(节选)
http://ent.163.com 2005年04月14日 16:56 网易娱乐
郭顶:对,我觉得有时候音乐听起来可能就是好的东西让别人接受,不是一开始就附和大家,这样的话对歌手本身和整个听众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我觉得不是特别好。
主持人:所以你想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人而不是迎合别人的人?
郭顶:对。
主持人:那你觉得你的影响力体现在哪里呢?是在音乐里面还是在其他采访中体现出的性格呢?
郭顶:我觉得都会有吧,影响力我觉得应该是对大家带来的一个好的影响,就是很真诚的,又很认真的在做音乐。
主持人:很认真地做音乐?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没有回答,就是你像对林俊杰他们这样的歌手如何评价呢?或者说你喜欢他们么?
郭顶:我比较喜欢
陶喆。
主持人:那和
陶喆在R&B乐风上同样火的还有周杰伦,你怎么看呢?
郭顶:我个人特别期待他的下一张专辑,对我来说我是非常期待他的下一张专辑,希望他的下一张专辑能够有一些惊喜出来,对于
陶喆来说我觉得他是我的明灯,就是教会我很多东西。
主持人:例如?
郭顶:认真对待音乐,音乐对你特别好,你也要对音乐特别好。
主持人:那你希望周杰伦下一张专辑能有一些惊喜,是觉得原来的惊喜不够还是说?
郭顶:其实他每张专辑都有一些惊喜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发专辑,对我来说他发专辑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一定会去买,听听看。
主持人:那你听这种音乐是从小就开始喜欢的吗?
郭顶:对。
主持人:大概几岁?
郭顶:十岁左右吧,我觉得特别小的时候就听CD、唱片了,对于我来说听CD就是教科书。
主持人:那那个时候你听的都有谁?国内的还是?
郭顶:国外的,就是老一些的,因为听老一些的我觉得比较像教科书,国内是从97年才开始听,因为97年
陶喆才发他第一张专辑,那时候觉得能把国语唱成这样特别厉害。
主持人:那你觉得
陶喆的新专辑好吗?
郭顶:不错吧,但是我还是喜欢他前几张专辑。
主持人:那就是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
郭顶:没有我想象中的好,但是我觉得有几首歌还不错,因为他当时也是在我们棚里面录的。
主持人:也是在绿洲是吗?
郭顶:对。
主持人:那你见到他了吗?
郭顶:真的特别遗憾,没有见到,要不然我一定会找他去学习学习。
主持人:那你觉得他比你高明在哪里呢?除了刚才说的认真对待音乐,我相信你也是认真对待音乐的,但是我想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些技巧呢?
郭顶:我觉得首先是经历和阅历摆在里面,他是一个35岁或者36岁的人在做音乐,他的细心程度要比我细心得多,他严谨得多,他高明的话就是他脑子里面真的有很多东西,因为他积累了很多东西。
主持人:这些积累你觉得跟他在国外的经历有关吗?
郭顶:我觉得一定有关,我觉得
陶喆其实就像一个文化大使之类的人。
主持人:就是把国外好的东西拿到中国?
郭顶:对,因为他去过很多国家,然后他就把这些东西带到中国来,然后他加了一些中国的元素,当然我并不是说加一个二胡就是中国的,或者不是说一定要穿上旗袍就是中国人,我觉得现在中国可以有很多新的东西创作出来。
主持人:就是说一些着装打扮或者其他的一些表面的东西不一定就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中国的特色么?
郭顶:我也不否认他的中国的元素,加一个二胡确实是很中国的,我比较喜欢第一次的风格,比如他的专辑里面有一首歌叫《望春风》感觉就很不一样。
主持人:就是说真正做到了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拼贴?
郭顶:对。
⺌⺌⺌⺌⺌⺌⺌⺌⺌⺌
R&B大碰撞 音乐顽童郭顶对话华语R&B教父
陶喆
http://www.netandtv.com 2005年4月22日16:37 TOM音乐
上周,R&B小天王郭顶在接受某媒体采访的时候,曾吐露过自己录音期间的一大遗憾。这遗憾不是关于录音设备的质量或是自己当时的发挥,而是在他看作明灯的
陶喆那段时间也在同一录音棚录制专辑,然而却因细微的时间差,没能相见。
但在那之后没几天,这个遗憾便成为了历史,郭顶不仅见到了
陶喆,并且在和他一同探讨R&B音乐的发展方向时,达成了共识。然而这次见面的地点不是举办活动的演出场所,而是郭顶所在的公司,YYYD。
话说本周二,
陶喆来北京做宣传,需要拍摄一些宣传照。当摄影师让对北京并不太熟的
陶喆选择拍摄地点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绿洲录音棚,于是在和“绿洲”打好招呼后,来此拍摄。巧合的是,当天郭顶也因为要参加晚上的一个通告,而跑到公司做准备。先前知道这一消息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在电话里把
陶喆的事告诉郭顶,直到他来公司之后,才把这个惊喜用眼神传达给他。
据郭顶描述,“当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内心立即达到了亢奋的程度,毕竟是期盼了很长时间的事情,现在终于盼到了,有这种心情很自然。我觉得
陶喆在我的音乐道路上是一盏明灯,但我看待他这个人和他的音乐时,却很客观,而不是盲目追捧或者崇拜”。
“后来在跟他聊天时也是一样,在交谈中我也是收获颇多,聊了很多,他自己对音乐的看法。谈到R&B音乐该朝什么方向发展的时候,我们都达成了共识,就是'西学东用',这种音乐是从外面过来的,不过我们不能完全模仿他们,而是要学会了其中的精髓,来表现中国人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