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袁惟仁质疑金曲奖得奖名单 炮轰评审团无说服力

袁惟仁质疑金曲奖得奖名单 炮轰评审团无说服力

“评审团应该邀请真正对音乐圈有指针性影响的人,才有说服力。”

  前晚的金曲奖表演节目,林宥嘉因耳机内的音乐盖过自己的声音,演唱《天天想你》时走音、罗大佑要弹琴演唱时,钢琴一度失声场面尴尬,昨引发网友炮轰:“我恨小巨蛋、我恨东风、我恨音控!”袁惟仁昨录中视《超级星光大道》时,则强烈质疑评审资格,问:“怎么可以让二线评审来评一线歌手?”

袁惟仁建议找资深音乐人

  《超级星光大道》评审袁惟仁昨也开炮,他说:“评审团我只认识侯志坚,应该邀请真正对音乐圈有指针性影响的人,才有说服力。”他建议往后可以邀李宗盛、罗大佑或陈志远等资深音乐人,以及五大唱片公司来当评审。 他对莫文蔚获最佳专辑也有意见:“其它奖项都没得,却拿到最大奖,让人不解。” 
the costs of war...

TOP

去年我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评审起立的时候看起来都很年轻,有的甚至是二线歌手比如王宏恩等,当时我非常不满,这样的歌手有什么资格来评陶喆王力宏周杰伦这些优秀的音乐人???市场和业界都认为这三个人是华语乐坛音乐品质最高标准的象征,他们三人都获得过最佳男歌手、最佳制作人、最佳唱作人、年度最佳专辑、最佳编曲、最佳作曲,流行乐部分几乎没有这三个人没拿过的奖,面对这样的候选人,二流三流的歌手做评审能分辨出孰优孰劣?请问判断依据是什么?

昨天的颁奖礼,我认为可以拿最佳专辑的是蔡健雅和方大同,是所有候选专辑中兼顾音乐深度和社会深度的专辑,而且都是唱作俱佳。最佳男歌手也是方大同更胜一筹,他不能拿最佳男歌手的唯一理由只能说是他还算新人。
蔡健雅拿了那么多奖,资历也够,为何不能拿下最佳专辑奖呢?是因为大奖不能落入一家?奥斯卡同时囊括十几项大奖的片子有很多,为什么偏偏我们在评选的时候,却要考虑这么多呢?就不能完全以音乐品质评判吗?
当然评判公正的前提还是袁惟仁说的评委要靠谱!!
the costs of war...

TOP

若需要不同品位不同眼光的评委,从五大唱片请专业人士,既能兼顾音乐又能兼顾市场,也不只欣赏黑人音乐

打广告:
看陶喆十一号产房,感受专业人士的专业。
the costs of war...

TOP

不能写出长篇巨著,不代表不能看出哪部作品更有文采更有内涵。
资格虽没有严格的标准,却也有大致的界限。你我并非大学老师,却知道小学老师不能批改高考的试卷,其中可能个别老师学识渊博且对各级教纲素有研究到够格批改试卷,但那不是普遍现象。评委大多数不及候选人的素质,又怎么能放心他们公正公平地选出相对仁智的作品。
再说母鸡挑蛋,其实我也想到存在偏私的问题,可专业音乐人士未必会这么龌龊,即便他们不能心底无私,10个评委五大唱片各出两人,也许就客观达到了公平?
辩论的语言总是会有漏洞,撇开这些文字游戏,现在的评委团确实还应该改良,也应该致力于日臻完善。若不是评委团的评判标准模糊,令人摸不着头脑,DT也不会如此不屑。
the costs of war...

TOP

本来看了那么多届也不是太关心也不是太在意,评的奖也不是全不靠谱,正如早熟所说两方面一直并存着,我却忽然较真了
又看了一遍,是我钻牛角尖了,执着的点就不对,由此发的言论也贻笑大方......惭愧.......

[ 本帖最后由 喆之旋律 于 2008-7-19 18:12 编辑 ]
the costs of war...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6:44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