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于大家对《忘不了》的评论的一点个人意见

关于大家对《忘不了》的评论的一点个人意见

长久的等待,尤其是等待我们心仪的陶喆的作品,初次听到总是会有一点心里落差吧。
虽然我自己觉得忘不了很有层次很有想法也很好听,但是我也理解听不顺耳的朋友的心态。

很多人觉得这首老歌新唱没有之前的改编歌曲那么打动人心,我想大家是希望像夜来香望春风那样保留多一点原曲的抒情旋律成分吧

不过我觉得david的突破正在于此,完全打破《忘不了》原曲的幽幽低诉,转而以戏谑矛盾的口吻唱出,这正是他突破的地方。

david的音乐在我们彼此的心中有一个定位和模式,所以当他旁逸斜出了这个位置的时候,我们就可能听不惯,觉得他“变”了,既然你觉得他变了,那他就已经突破自己了。自己创作的人一定知道同一个人写歌很难跳出他固定的喜好、思路、套路。

有人会认为《忘不了》怪怪的,并不让人感到温暖。是的,david的歌不太会像光良的歌那么单纯温暖,my anata也够怪的。他是个37岁的男人,他让人思考,并不是非要像《黑色柳丁》和《DearGod》那样直接说“真理和公平都变成了笑话”才是令人深思的歌,即使是《无缘》这种轻快节奏的歌,结合david的唱法看歌词,会发现非常有哲理。

无须质疑david究竟要带给听众什么,因为他永远在思考,无论唱歌还是说话,都是不断的思考中,同时也带给我们思考。相对于别的杰出音乐人,他除了是“音乐家”更是“思想家”。

众口总是难调的,无论轻松的歌还是沉重的歌都需要细细的寻味,希望大家不要轻易下结论,dave的歌本就是耐听型,甚至有些歌你要亲自唱过才知道它的好。

我一直相信喜欢david的歌迷都是比较有见地的人,听音乐的态度很认真深入,不同于纯娱乐的普通歌迷。不过我们除了热情还要更成熟一些,冷静下来让自己摆脱第一感官而从另一个角度聆听david带给我们的,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接受度可以别有洞天。

没错,欣赏是个人的事情,本来我不想去干扰大家自己的想法,但是我真的不忍心看到大家失望、david失望。

[ 本帖最后由 喆之旋律 于 2006-7-20 14:04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he costs of war...

TOP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月亮走我也走
the costs of war...

TOP

引用:
原帖由 ST沙罗双 于 2006-7-24 22:15 发表
听音乐,从来坚持的观点是思想至上。一个音乐人真正的突破,大概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在一首流行音乐中,现在的流行音乐,大概太多地注重旋律和节奏而忽略了音乐的内质,使得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在审美水准上产生了较 ...
好一个直抒胸臆!
the costs of war...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20:03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