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亮了又黑,我们过了好几岁——for陶喆本命年

天亮了又黑,我们过了好几岁——for陶喆本命年

一、


过去每到2月26这个日子,都会做些什么或者作了什么,今年的这天二十四小时的空虚。
我没忘记是品冠的生日,躺在床上想做什么,但时间却一直躺过去,如今的我一事无成。

有时候想幽默一下,回头又觉得自己很幼稚,这样的年纪不应该再像小孩子那样浮躁,重新收拾一下狼藉的心情,道貌岸然的编辑自己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

人有时候很矛盾,我不喜欢别人犯的错误,自己却常常继续犯着同样的错误```如同我怨怼某些人言谈举止放不开,自己又何尝不是畏首畏尾的一个人```
不同的是——以前胆怯的我很认同羞怯的光良品冠,现在的依然胆怯的我却抵触别人的“小家子气”……
我想那是对自己缺陷的畏惧,抑或厌弃!

据说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深感芝兰不香、鲍鱼仍臭。

幸福总有许多磕磕绊绊,安乐后面藏者隐忧,因此我们感受喜怒哀乐。
有朝一日,当心如止水的时候,並不总是发现冲动的可贵,或许还会嘲笑当时的幼稚、心底还泛出些许尴尬。

我常常如此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在陶喆的音乐里。


二、


成熟深刻的陶喆,你日日成长,不变的是 每每心忧天下疾苦,看着你新年许下和平安宁的心愿,那时的神情,虔诚的眼睛,我会感动得红了眼眶。

充满善良的心并不一定有单纯的眼睛,沧桑与单纯交替变换的眼睛更具魅力。我乐陶陶的听david偶尔的黑色幽默和黄色笑话,我漠然地对待满嘴脏话的人。

笃信上帝,thaks to my dear lord醒目的在《Thank you》的第一页,仔细看才发现那是单列出来的一页。如果信仰上帝,能像DAVID一样相信爱,我也会不假思索地去膜拜他了。
但我却相信,本质如何才是关键,与其相信上帝,不如相信DAVID TAO。
上帝完美无缺,陶喆可能错误百出,不过惊喜不断。

鸡年是本命年,走到哪里都说,所以david大概只是单纯地感到本命年的可喜吧,并不认为本命年的不妥。so,David今年才会力挽狂澜于既倒,鸿运当头。


三、


面对陶喆就一脸严肃正襟危坐的人,不见得都真的了解他,每天在这里调笑嘻哈不置一辞的人也许真的理解他。
听了新专辑对david感到忧心忡忡?何不换一个角度去理解现在的音乐呢。毕竟人会不断成长,一年年更加成熟的david怎会不懂得怎样飚高音让听众听到爽!
这是david的可贵之处,唱功好,却不卖弄,用平静的音调说话,重要的是听众从中汲取到什么。《爱我还是他》是情歌,与《鬼》一样,都是他想说的。
你可以接受 鬼,也试着去理解 爱我还是他。

有的音乐评论说,陶喆這張专辑较《黑色柳丁》缺乏新意、深度,当david自己在封面上说自己“更加赤裸裸”时,为什么他们、我们就不能平静下来、耐心地去听他歌里面的内涵?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 孙子兵法 和 鬼 重复运用二胡的元素,而且重蹈周杰伦等人中国风的覆辙,缺少新意,是黔驴技穷……
究竟音乐不是为了推陈出新,音乐元素的排列组合难免巧合雷同的时候,不见得雷同了就是抄袭!而幸亏dave没有雷同,用过了的乐器再用也未尝不可。

音乐关键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如果音乐一味标新立异,只会落到徐克导演那样的田地```

从一味运用西方音乐元素,到古典民族音乐的渗透大概是音乐人的一种成长。

听david的歌,要从不同层次上去理解,不要速食快餐单纯追求感官上的刺激。
所以不要再抱怨新专辑如何令人失望,大餐小菜调剂着吃,耳目方能一新!

按照我们以往听陶喆的经验,初觉不好的歌多听几遍(几年)就会喜欢,而且每听一次就会有不一样的心得,这次也不会例外。

[ Last edited by 喆之旋律 on 2005-2-27 at 23:43 ]
the costs of war...

TOP

今天翻看以前的帖子,觉得这篇即使是现在也还能有些意义
the costs of war...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1:04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