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天空之城•陶喆的尷尬[/B]
2004-03-25 15:27:32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馬向新
南方網訊 上周,陶喆到廣州出席MTV的新星比賽,擔任評委,也順便為《樂之路》接受媒體採訪。
以前我一直認為陶喆不過是個唱過《小鎮姑娘》、《夜來香》或者《I』m ok》的R&B歌手,並不很紅。而當籌備已久的《黑色柳丁》橫空出世,當大家還弄不明白《黑色柳丁》究竟是搖滾還是什麼時就給陶喆戴上了「R&B教父」
的帽子,並越來越喜歡將他和周杰倫作比較。這些,都是發生在這兩年的事情,讓陶喆忽然紅得不得了。其實他已做了十年音樂,現在的陶喆除了有暢銷的唱片和賣座的演唱會外,還是炙手可熱的創作人、製作人,Tension這樣的組合也在他的扶持下成長……這些成績,已經讓他可以中氣十足地成為繼羅大佑之後的又一「教父」(目前只要稍願意說真話批評樂壇怪現狀的人都難免被冠以此稱號)。
可是,「教父」也有尷尬的時候。
許多娛記,都希望在平淡無奇的事件中挖出「驚聳」(驚人及聳人聽聞)主題。平常一個演唱會若沒有走光、跌下台之類的事情就難有大新聞,普通一個見面會,出席的明星若與「大件事」有關,哪怕他有再優秀的作品都可以擺在一邊。所以當皇馬訪港時,梅艷芳、曾志偉等均成為貝克漢姆的陪襯;梅艷芳病逝後,謝霆鋒、許志安、劉德華等均成為「相關反應鏈接」。
這次,陶喆的廣州之行也遭遇了這樣的尷尬。因為梅艷芳去世後傳出的種種傳聞,甚至說她與陶喆有一段「戀情」。圍繞這一點,整個採訪陶喆幾乎有1/3的時間在回答各種關於梅艷芳的問題。這也是當天唱片公司高層早已經預料到的局面。無論記者如何軟硬兼施左右包抄,他也只會把底線維持在「友情」上,雖然無「火爆」收穫,但也算給了大家一個交代。而這一「交代」也成了媒體上醒目的大標題。關於音樂、關於新唱片、關於《樂之路》或者再早以前的《黑色柳丁》後來雖有人陸續問到,但聚光燈已收去,媒體也漸漸撤走,到最後關於「音樂」的「專業問題」問多了甚至會招來不滿:「幹嗎問那麼多?還要趕場呢!」
第二天,採訪著名DJ顏聯武的時候,我的問題也讓他遭遇了與陶喆一樣的尷尬:「請談談你採訪張國榮和梅艷芳的感受。你覺得他們是怎樣的人?……」他是我從小景仰的DJ,我知道本可以和他談很多關於廣播和音樂的話題,但那一刻我只是一個希望得到「驚聳」大標題的娛記。有些人,江湖歷練多年,已刀槍不入,游刃有餘。有些人,浸淫江湖多年,仍十分自我,堅持原則。顏聯武就是後一種人,他會動情淚下,清楚地記得許多細節,惟獨不願意借他人之名道太多長短。他也做媒體多年,知道每一個問題背後的目的和回答的意義。
做娛樂的時候,我們都在發掘膚淺的快樂,躲避崇高。陶喆遭遇的尷尬讓我無奈,而我也在重複製造著這樣的尷尬。是我們不再需要專業的問題,還是我們已經形成了慣性?顏聯武的拒絕讓我感到,每一個問題,都應互相尊重、將心比心。而對一位音樂人而言,我們首先應尊重他的音樂。
編輯:爾東
轉貼自 http://www.southcn.com/ent/yulefirst/200403250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