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的美国外教盛赞陶喆!

我的美国外教盛赞陶喆!

那是毕业之前的事情了,那时侯我们高2及高3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外教,叫DAVID( 一下他的名字先~),我口语不错就经常跟他天南地北的乱侃。
有次我问他:“你听中文歌曲吗?”
他说:“当然!听的很多!”我联想到他上课时候确实常常跟我们哼哼一些中文小曲,还说我们班上某男生长的像那个唱“无所谓”的男歌星……
“我在大学主修的是音乐。”DAVID非常自豪的跟我宣称。
“你最喜欢的中国歌手是谁?”我问。
“陶喆!”别看DAVID平时中文讲的别别扭扭的,DT的名字倒是说的字正腔圆。

随着我跟DAVID接触的深入,我才了解到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原来我们这个美国外教生长在美国德州一个偏僻的小渔村,曾在海军服役,当过几年美国大兵之后又进入大学主修音乐,副修《圣经》。DAVID原本有个老婆,后来怀孕难产而死。(他说在他所在的小村子里,医疗条件很糟糕。)之后他离开了美国,去了世界上很多不同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和日本。随后展转到了中国四川,在那里过了几年,又来到中国东部教书。

DAVID虽然在中国待了5,6年,但是中文程度只能算初级中的初级。而对于中国的这个DAVID TAO的花边新闻,他也自然从不关注。我问他喜欢DT的什么歌什么专辑,他耸耸肩说他只是从DT的一张CD换到另一张CD,不知道哪首是哪首,他也压根记不住那些中文歌名。

在形容DT的时候DAIVD用了“有天赋”这个英文单词,还能随口哼几句“太美丽”……

我有时真觉得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两个DAVID:
一个从美国到中国,当过海军(为了完成学业),爱玩音乐,经历过丧妻之痛;
另一个从中国到美国,当过警察(为了完成学业),爱玩音乐,经历过爱人病逝(DT是梅艳芳生前最后一任男友)……

音乐无国界,即使DT的歌词不能被DAVID理解,它里面最深层次的信息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打动了这个来自美国西南部的,主修音乐的,玩的一手好吉他的,基督徒老外。

记得当时《太美丽》发行的时候多少中国陶喆粉丝在那里抱怨,在那里感慨说DT如何如何堕落了,如果如何商业了,如何如何妥协了……老实说,我也不喜欢《太美丽》,但我不认为这就是陶喆的“错”!

家里没死过人的,或许就听不懂《太美丽》。
在论坛上逛的,绝大多数都是20~30岁之间的青年人,有几个有过生长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有几个有过为了完成学业每天拿命去换钱?又有几个人抬过爱人的棺材?
不是陶喆故作深沉,只是有些东西他经历过了,有些东西他悟到了。
正如外教DAVID,他也经历过了(事实上他的年龄也跟DT相仿),不用懂歌词,他就感受到了里面的讯息。

当初《黑色柳丁》出来的时候我还没读完初中,说实话除了ANGEL月亮之外,我讨厌其余的所有歌。等N年之后经历了高考,读了大学再回头,才感叹黑柳那张碟做的真是牛啊……(那句“叶子用坠落证明换季,可我昏昏沉沉没有办法醒”太经典了!)
等我大学里坐12个半钟头火车赶到北京,挽留我那决意分手的女朋友最终失败的时候,我才弄懂什么叫“还记得一年前站在火车站,看着自己的悲剧演完”……(那些觉得《小镇姑娘》“土气”的同志是永远不能理解那种辛酸的)

所以大家的心态要放平。
我们现在不喜欢的,不代表没有价值。
对我们没有价值的,不代表对这个世界没有价值。

最后,愿这里的朋友春节过的好,也愿喆服办的更好。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好文艺的笔调……文字功底深厚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woaixiaotaozhe 于 2009-1-14 15:48 发表
我也是一个海军~当兵的时候上网的机会很少,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潜水~
同志辛苦了……不是待潜艇上的那种吧?据说潜艇兵几年不回家,也不准跟家里通信的说……

TOP

引用:
原帖由 justyoyo 于 2009-1-14 00:57 发表
板凳~~~

我很喜欢太美丽,静静的听着,会突然想哭的感觉

唉,我老了,开始回忆过去勒
应该说是成熟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心 于 2009-1-14 04:53 发表
我一直企图在英国的某个唱片行找到老大的专辑。。。。。。。。。
找到没?

TOP

引用:
原帖由 music娃娃 于 2009-1-14 21:38 发表
家里没死过人的,或许就听不懂《太美丽》。
在论坛上逛的,绝大多数都是20~30岁之间的青年人,有几个有过生长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有几个有过为了完成学业每天拿命去换钱?又有几个人抬过爱人的棺材?
     


楼 ...
我有说“经历过这些事的人就 一定 要喜欢太美丽”么……我有说“不经历这些事的人就 一定 不喜欢太美丽”么……
我只说“或许”如何如何,是你没读懂我的意思吧。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04:41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