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0号对我来说这是北京最有情的一夜。
一个机会,我们通过陶舅舅找到陶妈妈拿到了专门招待主办方的邀请函,我在北京首体沉醉于音乐中。
陶喆的紧张、激动、兴奋、豪情,一切一切自然展现,真实、生动。那条乐器一样收放自如的嗓子,呼唤出一个个鬼魅的兰色精灵,漂浮、充斥于整个空间,爆发的小宇宙势不可档,我的听觉被他的音乐烫贴,此刻的灵魂中只存下音乐!
整个舞台被布置成热带雨林的感觉,神秘的氛围中,来自印度的鼓手白衣登场,他在寻找,寻找跟他共同缔造传奇的同类。当吉他、键盘、贝斯、和音一起走入这个神秘森林,陶喆用了一个并不出人意料的方式从天而降,盛宴开始,奂美至极!
环视整个体育馆,上座率几乎是百分百。我的位置很好,居高而且接近,看的清舞台上的一些细微之处,看的清歌者脸上的每一丝表情。舞台不大,感觉很舒服,一群音乐朋友自由随意的舞动身体,即兴的姿态穿插在整个过程中。西洋古典乐器交相辉映,在陶喆音乐思想的魔术棒点拨下完美结合,没有突兀感觉,有的只是惊奇的谐和,不同于追逐流行的盲目与哗众。这里没有人擅长取宠,今晚的音乐就是要你折服,心甘情愿的“喆服”。
整整2个半小时的现场演唱,没有一点走音,或狂飙高音,或深情低唱,情绪拿捏之精准令人叹服,比起那些眼花缭乱的换衣秀,五光十色的舞蹈秀,用“听”演唱会这个概念更加准确的表明了所有观众的状态。当然, 陶喆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于视觉,白、红、黑、绿的4套服装,单色出击,纯粹而恰当。特别是在演唱《苏三说》的时候,红的中国风,白的戏曲感,呈现在视觉空间中,久远的戏曲文明与摩登的时尚文化宛若平行飞驰的时空来了一个交错,交点迸发的金色火花在兰色的北京之夜高贵而眩目,音乐温润了整个干燥的北京,温润了期待8年的歌迷的心!
〈找自己〉、〈讨厌红楼梦〉、〈爱是个什么东西〉、〈天天〉、〈鬼〉经典老歌加上新作,我没有数他一共唱了多少首,只是随着熟悉的旋律重温了第一次邂逅这些歌曲时的感动,闭上眼睛那些由音乐连接起来的片段历历在目,这个歌者没有让我失望,北京一夜因他的音乐饕餮而俞发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