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6-9-12 Hitoradio.com vs. 陶吉吉

2006-9-12 Hitoradio.com vs. 陶吉吉






人物:陶吉吉
地點:Hitoradio.com

甫以《太平盛世》拿下本屆金曲獎最佳專輯的陶吉吉,放下近年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省思,以全新創作《太美麗》,回歸內心世界,尋找最純摯又動人的情感,與大家分享「珍惜生命中曾經擁有過的美好感覺」的精神與概念。有意思的是,向來被譽為「台灣R&B教父」的他其實不怎麼理解這個頭銜,訪談中才發現搖滾樂應該才是真正他的音樂養分與靈感。而這次的情歌路線則是展現他對西方六七零年代的放克、靈魂節奏掌握之嫻熟的示範演出,尤其是專輯中那歌詞堪稱是《王八蛋》續篇的《祝你幸福》,在眾人一片中國風盲目跟進的潮流中,更顯得出他不隨流行起舞的獨特。訪問當天,陶吉吉對於很多事皆侃侃而談,機會難得,請別錯過!

●關於製作唱片的過程

做音樂,整體上對我來講是蠻痛苦的,因為你必須要挖空自己,在製作音樂的時候,往往也是我最不快樂的時候。之前跟做完之後,我是最開心的,跟很多音樂人不太一樣。當然我在做音樂,還會那有種時刻或片段,是短的,會讓你覺得「啊!抓到了!」我把一個抽象的感覺,變成一個很清楚、聽得到的一首歌,那是一個很快樂的感覺。一張專輯的製作過程通常是先開始寫歌,從沒有方向、沒有脈絡,慢慢自己成形,是一種冒險、是一個探險,比較複雜跟耗時的是醞釀,自己在尋找,到底要做一張什麼樣的專輯?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做專輯的過程中往往會比較痛苦,因為可能進度要到達70-80%,你才會知道專輯大概在講什麼。我覺得有趣就在這邊。我記得有個很有名的音樂人說過,當你在做音樂的時候找到一個Foumula公式,那時你就應該要Quit!

●為別人製作的方式

其實我很幸運,我接觸過的唱片公司跟我接過的製作案,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個會說︰「我們有一個企劃案,我要你做這樣的東西…」我是一個很不喜歡人家給我reference的人,製作過程當中,最不重要的就是音樂的風格,而是我有沒有辦法在短時間之內去了解歌手。當你Pre –Production工作做足了,做專輯就很快;如果這部分沒有整理好,進錄音室你只是在編歌寫曲,然後把文字堆在一起…

●關於創作,如何紀錄靈感

我通常用一個小錄音機。其實最近我在美國剛搬了一個家,這個房子很奇妙,它有兩個大客廳,每一個都差不多有十五坪左右、很大的客廳。我剛住進去沒多久 有一個晚上,我就在客廳寫了六首歌,那些歌是Out of nowhere,吉他一抱就開始彈,而那六首歌都有收錄在前一張專輯《太平盛世》裡面。這張專輯有也同樣的狀況,不到六首,但也是一進去就開始彈了寫了,蠻有趣的。做音樂的那一剎那,只是一個輸出,做音樂對我來講,是那些東西已經存滿,它已經在裡面了,只看你能不能在那一個Moment把它放出來… 曾經有人問爵士吉他大師派特麥席尼說,你不可能還需要再學音樂了吧?他反問說,你每個英文生字都會講了嗎?每部英文作品你都了解了嗎?他也說音樂就是個語言,你越會說這個語言,說出來的話是愈簡單的,人家也愈容易懂。

●最喜歡的作曲人

非常多。我喜歡Sting,從以前The Police一直現在,他的音樂風格非常特別、他的唱腔非常特別、他的人很有魅力,但他的歌詞是真的能夠完全讓人覺得自己還有好多要學習的;另一個,一直在推翻音樂跟文字的,就是John Lennon。他後期有一首歌叫〈Jealous guy〉,嫉妒的男人,他在講他自己。怎麼會有一個男人寫一首歌,把自己最脆弱私密、最不男人的那一面寫在歌裡面?一個人可以在音樂裡面,用簡單的字把自己的感情放進去,那真是創作最高的境界!

●與作詞人的合作

我跟寫詞人的合作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我歌好了,我知道感覺是什麼、什麼是對的,但坦白說我完全不知如果自己下筆的話要寫什麼,這部分我就會完全交給作詞人,可能是娃娃姐、可能是李焯雄;另外一個狀況是我自己很清楚,我會先寫一個版本,然後交給合作的人,對方看的時候可能會推翻,我們會有一些討論,彼此會有修正。我覺得我自己在文字上愈來愈能掌握我自己要表達的東西,但有時候我看到娃娃姐或李焯雄改過之後,發現果然他們是在另一個Level、功力是不一樣,但他們也很尊重我要把表達的,不會改變原意,只會讓它清楚更好。

●關於R &B與搖滾

大家一直要給我帶一個R&B的標籤,說真的到現在我都不太清楚為什麼。在我之前也很多人在做R&B,譬如說比我早發片的杜德偉,那他做的是什麼呢?當然那不像我的第一張專輯是個完整的呈現,但那時已經有一些Hip Hop、R&B。有趣的是,R&B是我很晚接觸的音樂,我最早最早接觸的就是搖滾,現在聽的最多的是七零年代的搖滾,有一些可能現代一點,但我非常喜歡六七零年代的音樂,那時的東西有很多歷史文化背景,有色彩、有想法,不是說現在的文化現在的世界沒有發生值得我們去關注的事情,而是現在的音樂沒有在反應這些東西…那時候的東西是我的教材,給我最大的感動…

●最近聽哪些

最近還蠻喜歡Audioslave,我覺得他們的音樂簡單,現在很多的東西科技很多、內容很少。

●〈祝你幸福〉有點Stevie Wonder味道…

〈祝你幸福〉是我2003年寫的,我很喜歡Stevie Wonder,尤其是他早期的東西。我一直很喜歡那個時候的弦樂、管樂結合電子,這兩個東西其實是衝突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一個是Acoustic、一個是電子,而是拉弦樂的人、吹管樂的人跟玩電子的Mind set、哲學跟出發點是完全不一樣的,六七零年代的靈魂樂跟放克它有結合Big Band、Classical當然還有Rock跟R&B的東西,2003年我寫完這首歌的時候,自己覺得放在《黑色柳丁》會很怪,也跳過一張《太平盛世》也不適合放,但我一直非常喜歡這首歌,到這張專輯,我想做一張有些靈魂樂跟放克的東西,這張專輯有很多管樂跟弦樂,放進來我就覺得剛剛好。我很開心你聽得出來。

●關於班底朱敬然與吳慶隆

我其實是一個不喜歡變動合作班底的人,我的髮型師從第一張專輯到現在沒有換過!我覺得有些東西是不該換來換去的,班底不是跟流行,找到了好的人就跟他一起工作。差不多是從第三張專輯開始,我開始跟朱敬然、跟吳慶隆真的有更多合作,當時朱敬然進唱片公司是我的製作助理,當時他是完全不會用電腦音樂軟體的人,我一手把他教會,現在他比我厲害,註定要做這一行的;吳慶隆是因為我第二張專輯時,在南港辦了一場不收費的演唱會,那場的音樂總監就是吳慶隆,那時他剛做完阿妹的大型巡迴演唱會,我們認識了就很投緣,就一直工作到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在講技術或技巧,最重要的是這兩個人跟其他我合作的人,比如說娃娃姐、李焯雄及這次新的、第一次合作的葛大為,這幾個真的有心、真的很熱愛他們的工作,雖然大環境變得很惡劣,我覺得在沙漠當中,找到不是跟你搶水喝而是願意跟你分享這一瓶水的人,是很難得的。

转自Hito Inerview



[ 本帖最后由 天使不寂寞 于 2006-9-12 23:24 编辑 ]

爱可以改变一切的事情。钱,不行,政治,不行,可是爱-可以,就是爱你!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2:49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