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的歌迷写的一篇乐评!
周杰倫和方文山這個組合所做出來的成績,我認為是現下流行音樂
只重視青少年文化作法下的顛峰之作。在整個行業這麼壞的時候能
有這樣的搭檔出來,非常不錯,而這股風潮裡也有很多有趣現象可
以探討。
◎R&B——周杰倫VS陶吉吉
在深入談周杰倫之前,我們先來談談「R&B」。因為我覺得周杰倫的
音樂是R&B,而且是非常道地、徹頭徹尾的R&B。
所謂「R&B」,翻成中文就是「節奏與藍調」(Rhythm & Blues),
R&B這股潮流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說一種價值觀的認同,也是美
國的經濟文化橫掃全球的情況下,唯一可以同化所有其他國家的流
行音樂形式。從韓國、日本…一直到巴西,在當地的流行音樂裡都
聽得到R&B的元素與影響。
R&B有幾個關鍵要素:第一是歌手本身的節奏感要夠好。R&B有某種
特殊氣味,是一種非常黏膩、性感(sexual)、聲調持續不斷,非
常需要「假仙」、但是又很容易穿幫的音樂形式。歌手需要特殊功
力才能完美詮釋R&B。而不同歌手演繹起來味道也不盡相同。你看李
玟唱R&B,誇張得跟什麼一樣;但是你再看劉沁,她就非常冷調。這
些不同的外顯姿態關乎歌手的個性,很多歌手唱芭樂歌可以唱得很
好,可是唱R&B就要立時穿幫。要唱好R&B,無論是歌手自己的本性
、對音樂的掌握能力等,都要很犀利才行。
早期台灣沒有人弄得清楚R&B到底是怎麼回事,總是讓人覺得是它某
一群很時髦、家裡很有錢、從小就移民美國的ABC的專利。以前一些
歌手(例如瘐澄慶)的作品中或許有一點R&B的味道,但說穿了其實
不夠味。若講到「道地」與否,陶吉吉該算是第一個「正式」將R&B
引介進台灣國語流行樂壇的人。
★陶吉吉的影響——Classic Coke
今天周杰倫能掀起這股風潮,陶吉吉可說居功厥偉、有推波助瀾的
作用。因為以前台灣有過這類的作品都是混雜的R&B,沒有一張專輯
能夠做到像陶吉吉一樣純粹。這邊讓我打個比方,若以可口可樂來
說,在台灣陶吉吉算是Classic Coke,而非Diet Coke之流。
不過陶吉吉的R&B唱得雖好,卻已經到了技術的極限。因為R&B難在
「唱」,它是目前最難唱的一種音樂。這種源自藍調的音樂形式,
歌手必須很有技巧地運用喉嚨與聲帶來推、擠,要能夠既曖昧又準
確。陶吉吉唱的R&B算是台灣最道地的了,但他的音樂後來沒有辦法
繼續發展,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因為演變成一種「陶吉吉演唱障
礙」。他樹立了一個標準在那裡,他的歌雖然很好聽,但你去KTV唱
他的歌,可能會覺得很羞恥,因為唱不出那個樣子和味道,其他歌
手唱他的作品也有同樣的問題。
不過從另一面來看,能做出陶吉吉這樣程度的作品的人,在洛杉磯
可能有兩萬個,許多可能做得還比他好。而且我們試問:陶吉吉創
造了一個新的音樂形式了嗎?或是他藉由R&B傳達了很深邃的文化情
感面嗎?答案是「沒有」,他只是把美國流行了很久的東西原班不
動地移來台灣。
★本土脈絡的發芽——周杰倫的Sprite!
因此,當周杰倫第一張唱片出來時,雖然大家一下子搞不清楚這是
什麼東西,不確定這真的就是R&B,只感覺聽起來很順。當時我就清
楚意識到這裡頭的重點在於文化認同的問題。從本土意識的觀點來
看,周杰倫給了大家一個啟示:「原來R&B不是一定要陶吉吉這類
ABC出身的歌手才行,原來從南部出來這樣一個年輕小子也可以做出
很棒的R&B。」雖然這點還不夠明顯,但這個文化脈絡上的突破是相
當重要的。
因為不管ABC唱的R&B多地道,其文化脈絡使得本地聽眾聽起來感覺
還是隔了一層;可是現在周杰倫是千真萬確地在你眼前變魔術給你
看,而且他講的語氣、談的話題和本地聽眾更接近。若我們再拿可
樂來打比方,周杰倫可能就是比較親切、比較街頭的「Sprite!」。
因此不管陶吉吉先前的個人專輯有多完熟,周杰倫的出現絕對會帶
給他很大的壓力。
★演唱
再回到唱功的部分,先前我們提過的「陶吉吉的演唱障礙」,但周
杰倫對這點卻絲毫不以為意,他反正也不理你,就是含糊地唱(
blur),乍聽之下完全不知道在唱什麼。我常講「唱歌是說話的延
blur),乍聽之下完全不知道在唱什麼。我常講「唱歌是說話的延
伸」。周杰倫就是在講話,他不覺得唱歌是一個障礙,也不認為一
定要唱到怎樣才算厲害、才會被認同,他的整個傳達方式(
delivery)是非常自然的,而他的態度是非常「街頭」(street)
的。他不能說唱得多好,但是他從語言的形式轉換到音樂的形式時
你看不到痕跡,你不會覺得說這個是講、那個是唱,他就直接這樣
跨門過來了。
★極佳的旋律感
一開始提到R&B的關鍵要素,除了節奏感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就是
旋律。周杰倫有著絕佳的旋律感(melody sense),他不是虛晃兩
招而已,他作的曲子很好聽。像我兩個女兒就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在家裡頭唱得跟真的一樣。雖然說他的歌第一次聽可能不知道在
唱什麼,很多歌也不是那種典型的芭樂歌,但我並不覺得他的歌難
唱。因為他的歌於技巧部分並不難,若你能找到某種竅門、或是「
通關密語」,你就可以直接進去、暢行無阻。而這也跟他許多歌裡
(例如<忍者>)採用電玩意像是一樣的。一旦你熟練了,你就完
全被征服了。其實他的和弦很簡單、沒有很特出之處,但是他有很
好的旋律感,這是我覺得他很不錯的地方。
◎靈感可保持原創、但技術必須進步
再談到音樂的製作部分,陶吉吉和周杰倫都身兼自己專輯的製作人
。前者非常要求完美,在錄音室裡調Protools時要把音準、和聲…
等都調到極限。而周杰倫則不是,他專輯裡的編曲並不那麼精緻,
很多曲子聽起來其實很像DEMO(試聽帶)。綜合前面來看,我們或
許可以說他作品的特點就是:粗礪(rough)、模糊(blur)、街頭
(street)。
不過在聽到周杰倫的一些言談時,我在這邊不免有些擔心,也想就
我的經驗提出一點善意的忠告。或許一開始「粗糙」是你音樂的特
點,但是如果說「粗糙」就是你要的,並且把「粗糙」拿來當賣點
的話,這就令人不能苟同了。「粗糙」應該是不修飾,或說是非常
「原創」,端看你想表達的東西為何。周杰倫這兩張專輯的音樂是
粗糙的,但是創意是原始創新的,我希望他在創意上可以永遠都保
持原創、不要太修飾,但是技術上絕對有很多進展的空間,一定要
不斷進步。創作者不能因自己技術上的粗糙而沾沾自喜,還把它拿
來當賣點。今天大家為你鼓掌叫好,不是因為你技術上的粗糙,而
是在於創意的新鮮原始,所以沒有必要為了自己的粗糙而沾沾自喜
。當然周杰倫這樣年輕,他之所以冒出頭又是在於他的爆發性,沒
能兼顧這點是可以被諒解的,因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當別人
在指出你的罩門的時候,千萬不要頑抗。
◎談歌詞——方文山成功的中西融合
講周杰倫,自然不能不提方文山。我聽他們第一張專輯的<娘子>
,覺得這首歌是天才之作。嚴格一點來說,過去想要中西融合的人
,嘗試了幾十年都失敗,這首曲子卻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因為要融
合中西,一定要互為表裡,我也一直在尋找這其中的解決之道,而
當我聽到<娘子>這首歌時,我的直覺是:「操!他媽的這個很厲
害。」這首歌值得被鼓勵,因為創作者沒有全盤投降,而找出了一
條東西兼蓄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