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喆都在说些什么?[写得挺乱,耐心点看]
陶喆的音乐包含了很多种的曲风,但是从不同的歌曲当中你都可以听出他骨子里特有的一些感觉,气息。同样,他的歌曲的内容涉及的话题也有大概的一些共同的特征。
爱情 他对爱情的描写通常都会让你不住的发出像《流沙》前面的那声“口责”的叹息,因为实在是很可以深入人心的捕捉到你的共鸣。
他会描写很多细节元素,然后用非常提炼的手法来写出中心点,比如:“爱情好像流沙”;“是不是拥有以后就会开始要失去”等等;揪心是他们这个团伙的一个拿手好戏,让你不断地感叹,想掉眼泪,可能不是你自己的故事,但是会让你不由自主地进入那些故事,以至于即便是《天天》这样的熟男熟女的故事也要让人感觉非常的blue跟生动,几个点让你的脑袋里立刻浮现一些出一个窝心的画面。
内容上,会有《My Anata》 、《宫保鸡丁》和《多谢你》或者《爱是个什么东西》《算你狠》的这种谐谑,
也有《Katrina》,《普通朋友》这种僵持无奈搞不定,
还有《说走就走》,《爱我还是他》这样的三角关系,
更站在过来人身份的《十七岁》,《盼你在此》《我明白他》等等。娃娃经常会用成年人的眼光来写年轻人的感情却只让你感觉甘心的接受而没有觉得俗气过时的代沟。这种往回看的作品中个人觉得最经典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飞机场的十点半》
反而像《就是爱你》、《爱很简单》和《Angeline》这样的描写甜蜜的感情的内容就比较的少。
要知道这种主题在其他人的音乐中是非常普遍的。
总的来说我觉得,无论他用怎样的方式来写,他写惆怅跟伤感的感觉都要多于积极与甜蜜的。就不再罗嗦列举了。
爱情是太长久的主题,但是可以在被人开发了无数回的各种主题上做到深入人心,当代乐坛基本没谁能做到了。
友情 总感觉他是个狭义之士,他提到的朋友也确实是给我们相当深刻印象,很“值得”描写的人物。《Our Story》,《Good-Bye My Love》,《For Anita》等等,这种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传达如此私人的情绪的作法其实是无价之宝,是对那些朋友最好的纪念。
政治 随着他的年纪越来越成熟,在乐坛的地位越来越高,他在后面的音乐中明显加入了更多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而且不是只会说出一些现象,而他会融入个人的态度。从《不一样》、《聪明》到《孙子兵法》,无论是否被禁,无一不让人感受到非常的震撼。罗大佑是台湾流行乐的灯塔,但是到后期仅仅把音乐当作政治宣泄工具而非一种艺术,我认为还是偏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陶喆就是一根唱片针,他够尖锐,压强够大但也够稳定。这个话题不多说。
性 他非常open的想法从他的一句话“酷哥就该爱上辣妹”就开始体现了,他的音乐从来不排斥“坏女孩”。所以这部分的音乐他让你感觉他是个非常有活力的年轻人。《是是非非》, 《讨厌后楼梦》,《藏爱》,《今天没回家》都没有情色出现,然而听众从中想到怎样的场景都不会被看作是猥亵。因为歌中要传达的就是性的解放。而个人觉得写得最直接最精彩的莫过于他给A Mei写的《一夜情》:“come on, baby 靠近来 放你投入我胸怀 点起热情的烛光 享受玫瑰的芳香”我觉得他对中文的语言艺术的用心,绝对不是大部分的未成年人可以很清楚的理解到的。这种主题,很多摇滚歌手会用粗口加暴躁的方式来骂,来恶心人,他让你知道性感不是低级。
世界观
在今天的华语音乐当中,明确讲这种主题的不多,但是就是这些作品让他的作品格外的与众不同。愤怒的主题他让你觉得可怖,如果我是被他指的那些人,虽然没有被指名道姓,但也绝对要冒身冷汗抖一抖。健康的主题他不明显的励志,但让你明显的沸腾跟体会到生命有意义。《王八蛋》,《马戏团》,或者《鬼》,《Sula & Lampa》,《runaway》,《找自己》 《今天晚间新闻》,《二十二》,对社会的唏嘘,咬牙切齿,或者寄托跟希望都可以很鲜明的对位。这部分的价值很容易辨别,你去听一下别人写这种歌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能写到什么深度就知道他有多深了。
信仰
《im ok》这张专辑就是从风琴的《doxology》中开始到Tension第一次露头的《Amen》结束的, 《Dear God》中,上帝竟然被这个虔诚的信徒给“质疑”了,那种痛苦与无奈相信会给世人相当的冲击。 到了新专辑他干脆重新演绎一首教会歌曲。
除了这些主题,他还有一些特别意义的音乐,关于家庭,孩子或者广告歌等等在这里不作冗长的分解了,
说完这些,大家回头看一下,现在有谁可以涉猎如此宽泛的主题,其实说谁谁是不是
他的竞争对手,或者说谁谁是不是跟他很相似这样的帖子我从来都懒得张嘴,因为从来都不存在可比性,
那就像大海跟水沟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可以批评谁谁的音乐肤浅,谁的音乐没有生命力,
或者谁的音乐很业余,但是有没有人真的可以用这些理由来批评David?他们只会说,David做的
太“老”了,太“复杂”了,这竟然也会被看作缺点。东西摆在这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价值取向不一样,我们以
成熟深刻为美,有人就以娱乐轻松为乐。根本没必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其他人身上,因为对于不同路的人你说了也没有用,
对于被你说服的人你觉得他不会被别人左右吗?音乐就是如此主观的东西,我只讲喜欢他的道理:音乐是有商业价值的艺术不是
背着艺术名号的商品。对音乐的态度就可以过滤绝大多数的音乐人了。
多说了两句,扯回来,歌曲传达的信息绝不仅仅是通过词的文字来体现出来的,因为旋律和编曲方式甚至唱法
都会把听众带到一个特定的假象环境,一个幼稚的肤浅的曲子,
配上主题深刻的歌词,将会是非常失败的搭配,
所以,除了娃娃李焯雄等等,
真正体现陶喆的思想的部分其实是从他的音乐当中透露出来的。
快36的他,在接下来的专辑中相信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自我。很庆幸的一点是,不像搞极端音乐的人,他自我的那部分是完美的。
我的话说完了。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