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看太平盛世和黑色柳丁。

我看太平盛世和黑色柳丁。

“《太平盛世》没有《黑色柳丁》经典”。这种言论只有那些所谓的专业乐评人才能编的出来。

       本专辑在引进大陆时删掉了鬼,造成了整张专辑在快慢歌的分配上出现了不均衡,整张专辑的节奏出现偏差。(实在想不通sula和lampa的寓言这种骂人的歌都没删,却删了鬼。)

     在下觉得 陶喆的歌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他不但能写脍炙人口的一般爱情流行乐,还能写出突破的作品:一是对社会报以更多的关注(黑色柳丁,deargod都是这样的作品),二是对青春成长的解读(十七岁,小镇姑娘和二十二),三是对中国文化的结构(一二三四红楼梦,忘春风),四是类似都市寓言的音乐(马戏团,宫宝鸡丁,今夜不回家)

陶喆最早的两张专辑《david tao》和《i am ok》主要的还是停留在了一般的爱情歌曲和成长故事这两类上。

到黑色柳丁,我们说她经典是因为她更多的关注了现实和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解构(红楼梦),这两点相比前两张专辑是重大的突破。但是听黑色柳丁的人谁会把cd一直停留在黑色柳丁,dear god,一二三四红楼梦上,甚至说我喜欢这几首歌呢,更多的还是angel和melody这一类的情歌上吧。所以说陶喆的突破并不彻底,因为这几首突破之作并不那么脍炙人口。而且my anata的加入,使这张专辑添加了一些试验的色彩。其实二十二才是本张专辑的经典,对成长的感悟甚至可以引起很多中年人的共鸣。

再看太平盛世。关注现实的作品鬼,孙子兵法,以及祷告良辰歌,可谓是首首动听,啷啷上口。而根据京剧改编的susan说,可以说是陶喆对古典文化理解的大成之作。而都市寓言sula和lampa的寓言,写的是狗仔队,当真是真情实感啊。可以说在这辆方面,太平盛事全面超越了黑色柳丁。

但是对于陶喆在前三张专辑里反复强调的成长故事,太平盛事里好像没了踪影,其实陶喆每张专辑里这类歌表达的人的心声,也是不断成长的。从第一张专辑里十七岁的懵懂,到i am ok里小镇姑娘的无奈,再到黑色柳丁里二十二的瞬间回首,到了太平盛世,已经是将近十年过去了,十几岁的少年已近而立,所有的年少轻狂的记忆汇成一首《2night藏爱》。

最后谈一谈陶喆在这张专辑里的唱工,没有我们原来经常听到的o ye ,my baby这样的修饰词,其实在现在是个能出声的东西都争着发出o ye这类的词时,陶喆把这些东西去掉,告诉大家真正的r&b,真正的音乐绝对不是依靠这些浮华的东西了。

我们也听不到太多华丽的假声和高音,大家应该知道看山看水的道理。反朴归真才是真正的高境界啊。

以上只是在下对陶喆音乐的一点认识,其实陶喆音乐的风格多样,在下的分类也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有个比较的标准,算不上权威啊。
我御风而来!

TOP

谢谢大家的鼓励,以上只是在下听太平盛世的一点心得。可能在一些专业人士的眼中显得很肤浅。

我觉得不光是陶喆,包括我们每个人,都在慢慢的成长,不同的日子里大家对生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这些都说不上是进步还是倒退。只要这些代表的是我们当时最真切的心情就好了。

所以无论是《黑色柳丁》还是《太平盛世》代表的都是最真切的陶喆,对于这种真切,我们除了去用心体会,已不需说得太多。

大家一起来感受陶喆和我们的青春吧。
我御风而来!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23:59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