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华语乐坛新创作四大天王
作者: deep1989(deep1989) 来自Tom论坛
前日某仁兄撰文大评港台三大男歌手,在下实在不敢苟同,贬一人无妨,何苦借捧别人来贬另一个人呢。因此我也想写点自己的主观感受,难免带上个人喜好,如果有偏颇之处,欢迎板砖。
此贴为在下处女贴,望大家多多捧场。
陶喆(David):
个人感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线男歌手,尽管人气一直不是特别旺盛,但拥有比较固定的歌迷群,且给人感觉比较有文化品味,在港台歌手中算得上比较有思想的。虽然都被称为教父,但很难达到老罗的高度。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也是社会大环境使然。创作实力勿庸置疑,圈内评价很高,很多歌手都以能请到他为荣。演唱实力也不必多说,大家有目共睹,在此不多说。有人认为David“为艺术献身,拒绝一切商业化”,有搞笑之嫌,就连当年的“魔岩三杰”都有不少商业味,没有商业的音乐只存在于地下室里。David的成功在于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既能保持较好销量,也能给人一种比较艺术的感觉(满足了我这种人的虚荣)。批判性有点不痛不痒,情歌有点重复自己,但在如今这个乱七八糟的乐坛里,也不容易。个人最喜欢的作品是《Dear God》。
未来展望:按他自己的说法,可能再出几张专辑就罢手,改行拍电影,我猜大概也是有点受不了当今乐坛吧?单纯就音乐而言,《黑色柳丁》是他的顶峰,从《太平盛世》看,他已到了一个瓶颈期。尽管他的曲风在靠近Rock,但市场真正认可的还是“陶式情歌”,况且Rock也做得不够纯粹。如果不能突破自己的固有套路,将会很麻烦。不过我作为他的fans,恐怕还会买他的专辑。
王力宏(LEEHOM):
个人感受:我开始听王力宏比较晚,已经是《公转自转》时代了。有一次看到了《情敌贝多芬》的MV,真是让人惊叹。十年王力宏,从大男孩到嘻哈,这个转变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得,因此很佩服他。王力宏的创作能力相当可观,写的东西很有流行潜质,大热的东西很多。从《唯一》到《心中的日月》。在《不可思议》这张专辑里,王力宏用了相当纯正的黑人音乐,但效果并不好,国人接受度不高。于是结合中国曲风,创出chinked-out曲风,于是销量上大打翻身仗。不过个人感觉,这多少有点花架子,效果并不好,除了《心中的日月》,其他几首中国风的东西都一般,有点两边挨不着,反倒是《Forever Love》这样的传统情歌和《星座》这样的黑人音乐比较受欢迎。但LEEHOM这种创新精神值得鼓励。在现在的歌手里的确难能可贵。声线华丽,但普通话似乎有退步。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你和我》。
未来展望:LEEHOM最可贵就在于敢不断地改变,尽管有时改变地不是很成功,但这种精神就值得敬佩。我相信他的未来会相当不错。但要成为天王级的人物,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仍然很期待。最后BS一下Sony,专辑也太贵了。
周杰伦(Jay):
个人感受:Jay如今恐怕已不单纯是一个歌手,更多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讨论。于是乎,网络上冒出无数形形色色的“周黑”,恐怕他和姚明是网上被骂得最多的了。平心而论,他能获得如此之高的人气不是没有道理。从音乐上讲,他给华语乐坛带来了相当多的新东西,用小樱的话说,就是“流畅的钢琴、好玩的采样、天马行空的幻想、直白明畅的抒情”,第二张专辑靠这些东西大获成功,可惜他却不断地重复自己,是江郎才尽呢?还是怕市场不认同他的改变呢?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就演唱实力来说,他确实不如上两位。但唱功这个问题就要看你怎么认识了。Jay很明白自己的嗓音特点,他就写适合自己唱的歌。只有他才能把自己歌里那种慵懒和无所谓的感觉唱出来,咬字不清也就成了特点。不管你怎么看他,他在华语乐坛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是不可怀疑的。有人说他的人气靠得是绯闻,我觉得那些绯闻其实是便宜了女方。如果没有和Jay的绯闻,蔡10和侯能在大陆这么火吗?个人最喜欢的作品是《威廉古堡》。
未来展望:俗话说“盛极必衰”,Jay如果按现在的形式发展下去是肯定走下坡路的。对于他拍电影的行为我持保留态度,也许真能走出新路也未可知,但目前的演技实在是不敢恭维,不是摆酷就是傻笑,而且音乐上受影响是肯定的。还是希望他能专心做音乐。第六张专辑将是他的转折点,要么再上高峰,要么不可抑制地下滑。
林俊杰(JJ):
个人感受:海蝶音乐似乎陷入了“逢三不胜”的怪圈,阿杜和林俊杰的第三张专辑的反应都很不好,销量都有了较大下滑。甚至连推出的第三位新人金莎都无法像两位师兄那样大红大紫。说了几句题外话,还是说说JJ。说实话,我个人并不喜欢他。他的专辑模式太明显了,一律的“舞曲+抒情情歌”,三张专辑几乎没有任何进步,尽管概念出了一个又一个,企划也越来越稀罕,但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JJ的创作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但第三张专辑有明显的“气竭力衰”之感。唱功了得,高音区实力极强,真假音变化自如。但在我看来,这种嗓音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他的发展,让人觉得他永远是个长不大的男孩,再加上自身形象的原因,无法给人成熟的感觉,总不能当一辈子大男孩吧?个人最喜欢的作品是《不懂》,我认为他的演绎并不逊于阿妹。
未来展望:这一点我上面其实已经说了。他重复自己的问题在提到的几位歌手是最严重的。《编号89757》这张专辑销量虽然还不错,但已远不能与《江南》相比。他的未来会怎样呢?是像LEEHOM一样浴火重生?还是就此沉沦?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海蝶音乐的一贯表现来看,我对他的未来表示婶婶地恐惧。
原文在这里:
http://pbbs.tom.com/bbs.php?foru ... did=4554&page=1
音乐评论 - 论华语乐坛新创作四大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