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剧场 - 随便无聊一下
. 新专辑一发,果然是热浪袭来,听说内地、台湾地区出现抢购热潮。很多人说,在网上到处都是关于《太平盛世》的报导和评论。很高兴发片之前每人或许孤独默默的听他愤怒听他悲伤听他快乐的把声线灌录到唱片中,也很高兴发片后每个角落都有人念着我们心里感谢了多少遍的名字。
只是真的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意外的是,这里一向风平浪静,今次难得的疯狂却是那么的混乱。
我不在抱怨,我们不会对任何人抱怨。
最早打开歌词本,看到的是历来他写下的对于一些事情包括专辑的想法。第一句“(第四张专辑)象征着我生命里一个全新历程的开始。它记录了三部曲(最初的三张专辑)的结束,以及在我迈入中年生涯之际所绽生的崭新感情、思维与挣扎”。现在回过头来,我想陶先生已经讲的很清楚很明白了。我在我自己的主页里写过,“过去的那个我,恐怕你已经call不回来了”,我很了解这种转变的意义与所需要的勇气。
他很有预见能力。“这张专辑对你们其中一些聆听者来说绝对是个挑战,因为从任何方面来看,它都比我以前的作品更加「沉重」且赤裸。我也感觉到它在悄悄地自我进化,变成一张更为简洁而充满力量的专辑。”Bingo,这个挑战对每个一直喜欢他的歌的人来说太明显了,他很清楚的了解这次的专辑和过往的专辑在整个风格上有变化,足以让人接受不了。我的朋友(并不迷David的人)在听过三首试听后,问我这是陶喆吗?我该怎样回答呢?其实我内心很清楚的知道答案。
我并不了解他,更不要提和这里的很多朋友比了。
我一直是那种愿意以更宽容的想法去接受任何一个艺人和他们所有的不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无论是歌手还是影视明星。我一直坚信各种音乐的存在是因为有各种的需求,香港的很多艺人的歌听起来更单纯更商业化,也就是在某些人眼中的垃圾adj。所以我想对于陶先生,真的很多人就不能退回到他制作专辑的动机来考虑么?
I know 陶先生说 love and peace。Love爱的涵义很多很多,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人要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最开始初恋,然后深恋,哪个不是爱情?之后我们结婚我们要我们的baby,我们对彼此不只爱情还有亲情,we love each one in our family. 这样的难道不叫love么?
我一直认为我们这里的很多人,被陶先生的一些行为误导了。其实更准确的说是我们自己把自己误导了。陶先生的love很广泛,不是简单的那种爱情,他把对世界的爱对人生的爱融入到自己的歌曲中,然后我们说,“诶,你看David唱的很好做的也nice,他关注受苦难的人们,他相信世界充满了对灾难的关怀之爱。”久而久知我们说:“哦,David的爱,我们要把它继续,带给每个人。”这一切都没有错,但是只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许忽略了love最基本的一种两性间的感情。然后很多人拿到专辑以后说,“俗,大不如前,不能接受”之类的话。我表示完全理解。
其实看看David的年龄,35岁。35岁的一个男人对于感情生活对于家庭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因此可以表现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举个不象话的例子:比如你某个很好的男生朋友25岁前没恋爱过或者很少动心,你们会说他有他自己的想法,突然有一天他亲口说喜欢某个女生,于是你怎么想呢?生活中很多人第一想法是:铁树开花了,他动凡心了。那么你觉得对你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回到David身上,我们不是他,也不是他最身边的人,我们不可能知道他最真实的想法,而且就算是他身边的人,也不一定会清楚他需要什么。我本不该三八,但真实的是每个关心他的人如果不自私一些想的话,应该都希望他能早点成家吧?你否认么?
于是我想新专辑,David已经开始表现的有点想法了。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按陶先生的话,他感觉到这张新的专辑的变化,是向着更为简单一些的方向发展的。我很承认他所说的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开始必定意味着一个过去时代的终结。
很多人从最开始就说David是个R&B歌手,现在也有很多人这么认为,就算陶先生自己出面多少次说我不是R&B歌手,有几个人理会?我们的版主一直在强调,一直希望引导大家把眼光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角度上,很多人也是帖子投了票,写个支持就完事了。有的时候版主针对某个问题回复的东西比主帖要长的多的多,你care到了么?你是那种走路不回头留言不看回帖的人吧?
因此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我想要过去的David,想听到熟悉的R&B曲风”,woah,这样的个人想法没什么不对,至少证明了过去那个时代的陶喆把某些层面的blue,某些方式的曲风发挥到让人记忆深刻的程度,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事实上很多人又是在被牵着鼻子走,当那个最关键的人180度转身,这里面又有一部分人不能习惯了罢了,其实这完全不是什么不正常的现象。
我想对于口舌大战,我只想发表这些想法,请大家注意我没有说任何一个人的是或者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尤其是在音乐方面,音乐带给人的是主观的感受(套用某人的话),很对啊!这里的版主一直在说,欢迎大家的意见,因为他们都相信每个人的意见可能不同。对不同意见大家应该持有的是一种相互学习或者吸取精华的态度。对不同的意见,完全可以持有保留态度,而不该是发泄、无止的是非争辩。这是一种学习态度,一味认同自己观点的人我会认为你太自负,不停改变自己立场的人我会认为你没主见跟风跑只会吃别人吐出来的东西。
相信这里的斑竹都认为大家完全拥有对专辑的评论的自由,不会看到否定就绿着脸。说这个也只是希望大家说话要冷静些客观的表述个人的主观意愿,这样才是一个健康有续的言论环境,不过斑竹也会有时主观,但他们也是人啊。
对于新专辑的每首歌的一些想法,我个人依旧在摸索中,相信只有慢慢了解细细体会才会比较接近陶先生的想法。但我也不否认我可能会出现无中生有,那肯定是因为自己想太多了。但总之,一切都是要保证在整张专辑的完整性下才会有新的体会的。我相信大家会慢慢接受这张我们等待很久的专辑。
但愿届时我们能共同分享我们的体会。(除非你说听歌干嘛那么罗罗嗦嗦,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零点四十分,午夜剧院,散场。
[ Last edited by pill on 2005-1-27 at 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