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中文网上就有这个,我还大说了一顿——
看这样的贴子真是气的我牙直痒痒,这个什么所谓的乐评人是谁啊,我看他也不怎么的,八成和周杰伦一个公司的吧。他直接摆明说周杰伦比陶喆强不就得了,哪儿这么多废话呀,篇幅长就能有说服力啊???既然他对陶喆的认识这么肤浅,他又有什么资格评论呢?居然说陶喆是ABC,这不没影儿的事儿吗,陶喆在美国住过就是ABC,那我要是看见哪个人洗衣服擦地的,我是不是就可以管他叫保姆呀?
我再怎么估计,也觉得这人成年了吧?难道他还喜欢拿着双节棍跟他家娘子说自己是威廉古堡里的忍者,要不然就是和自己的小铁匠弟弟一起钻到半岛铁盒里找半兽人,顺便还打打龙拳??这也太没意义了吧,不管年纪多大,人长了一岁,就会成长,就会越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那些人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职业是什么,音乐是什么?
反正我认为音乐就是一种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那我不知道周杰伦是不是在家门口看见半兽人了,或是什么的。而且我觉得真正的好音乐是打动人心的,是用自己生命的累积换来的,而呈现给我们的就会是完完全全诚恳的音乐。相反就算你的唱腔再有特点,创意再新,编曲再怎样怎样,但如果在那么炫的外表下的东西是虚假的,我想也不会怎样。周杰伦他自己就说,写情歌时,他都需要靠想象,既然那些周氏情歌的背景是想象,那这样又会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更可气的是这个人居然还说陶喆的音乐后来都没有办法继续发展,我真的是不能同意这种观点,但如果他所谓的发展是指唱腔啊,编曲之类的,那我反而觉得这些没有这么重要,因为一首真正不错的歌,是不需要很花俏的编曲,还有音效,或是唱的很花腔的,就算是清唱,它还会是一首不错的歌。况且我觉得陶喆这方面的音乐素养已经很高了,他需要发展,需要充实的是歌曲的灵魂,那些只不过是没大用的壳罢了。
而且这个人已经很明显的把陶喆定位了,好像陶喆就是R&B歌手,仅仅这样吗?陶喆的音乐是丰富多样的,他不仅仅有R&B,别的多种多样的音乐类型都被他包括了。
“因此不管陶喆先前的个人专辑有多完熟,周杰伦的出现绝对会带給他很大的压力。”这句话我看了最不爽!我真不明白这个压力是从何而来,我想大概这人指的是陶喆怕风头被周杰伦抢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陶喆干吗让歌迷等了两年八个月?这难道他就不怕歌迷热度冷却,又喜欢别的明星?其实陶喆肯定不在乎这些,他想的只是拿出真正的好音乐,不要让大家对自己的选择后悔(真是负责任~~~~)。
我估计这个“乐评人”对别人的“看法”也说过不少,大家听听,这评论内容安排得多“滴水不漏”呀,首先篇幅长,让人还没看,就会觉得评论人一定是个专家,这就先入为主了,首先就对内容持一半肯定了。再来开头先是一番技术演讲,说R&B究竟是怎样怎样,大家看后一头雾水,然后回心想:“哇!真是专家,对R&B有这么深入的了解。”反正大家看不懂得就会觉得是高深的东西。最厉害的是这句话“在深入谈周杰伦之前”这简直一下子就让大家有一种要进入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感觉,至于对后面的话,当然也起了提高可信度的作用。
接着他又对陶喆表扬了一小段,虽然很少,但对陶喆的歌迷来讲,已经感觉:哇,表扬陶喆了,真好!可是再后面就说什么陶喆到了极限,陶迷们就想了: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耶。
然后,就干脆否定陶喆,说什么像陶喆这样的,LA有好多呢。
之后,就大篇幅的对周杰伦进行表扬,说他创意新、旋律感强,还有把舌头捋不直说成是从语言的形式转换到音乐的形式时 让你看不到痕迹。当然了,表扬了这么多,如果不批评几句,不就会让人决的觉得这个“专家”不公平了吗?于是,就那么提醒了一下,而且这种提醒一点都不尖锐,说得那么圆润,性质就好比你一直看着地面往前走,别人却突然要你注意路两旁的水沟一样。评论最后,再谈谈祖国未来歌坛发展,再指明应该发展的大方向,还引用英文句子,哇!真是“完美”结束评论。
说完后,真是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