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 2009 69體驗營終於來了!"Are You Experienced" Pre-release Party is Here!
"69 體驗營“終於來了!我們昨天(7/19/2009)在台北舉行了一場非常特別的體驗營。我們邀請了69位特別的朋友來搶先感受新專輯的音樂,概念,和音樂電影。我和整個企畫部非常的興奮又緊張,因為這是首次華語流行音樂用這樣的活動讓大家搶先聽和感受一張未發行的專輯!如果你們沒有參加到,也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有全程的跟拍讓大家可以一起“體驗”!Here's the link, check it out!
Thanks again to our wonderful 企畫“夢幻”組合!僕僕,Philip, Cheer, Mitch and Shay, you guys ROCK!
July 19, 2009 I Love You, Mr. Dirty Organ Man 我愛你,骯髒器官先生
雖然電風琴(Organ)是個鍵盤樂器,但不是會彈鋼琴的人就會彈奏電風琴。它是個非常有個性的樂器,也有很多屬於自己獨特彈奏的技巧。它可以很 dirty and nasty,但同時也可以非常的 holy and soulful。可以在神聖的教堂出現(gospel and church music),也可以在頹廢的 Mississipi blues bar 陪伴酒醉的客人。Organ在英文可以翻譯成電風琴,同時也是器官的意思。在我眼裏,Organ不只是一個樂器,而真的是一個 living、 breathing 的“器官”。
這不是第一次跟 Jim 合作,之前他在 【太平盛世] 彈奏了“愛,是個什麼東西?”中的 organ parts。那個時候的歌曲沒有特別突出 organ 的部份,所以我立下以後如果還有歌需要 organ,一定要再找 Jim 來發揮功力。這次專輯中雖然沒有很多 organ,但在這首歌裏有讓 Jim 大大的秀他的magic。
現在的科技和電腦能模擬很多聲音。你能想得到的,都可以做的出來,但電腦還是不能 replace the real thing (無法取代真的樂器)。一台 Hammond B3 organ 在當時是個很複雜的樂器,雖然它現在算是是古老的技術。它有很多的drawbars, switches, buttons。這一切都是讓彈奏的人可以去改變它的音色。B3 organ 另一個特別的部份就是他的發聲喇叭,這就是它的 rotary speaker 或 Leslie effect. 這個會 “旋轉的喇叭“ 很有趣,它是個非常原始,粗糙的發明和原理,但到現在還是沒有辦法被取代。它的原理就是把兩個喇叭安裝在兩個會旋轉的馬達上,然後放在喇叭裡面。這樣,當它們一邊在轉的時候,它們的聲音就會造成一種很Stereo,立體的效果。這個跟 siren effect (警笛聲)的原理很類似。所以當你們在聽這首歌和 organ 的時候,特別留意那種“旋轉”和立體的效果,很酷的!
Yes, it's my birthday. Don't ask me which one it is or how old I am. It's not important anymore.
It is officially my birthday, NOW. It wasn't my birthday when the video was shot. It was merely a warm-up,
pre-birthday celebration. And since I didn't really get to "party" on my birthday, I am now officially making
the entire month of July, my birthday month. That means I get to celebrate everyday of the month till the 31st
without being called childish, indulgent or irresponsible. I've earned it. Enjoy your birthday this way too!
在第一集中,我介紹了這次合作的鼓手 - Shawn。在第二集中,我想介紹這次合作的貝斯手 bass player - Paul Bushnel。Paul來自愛爾蘭,也是個有很多credit的音樂人。
Bass 雖然只有四條弦,主要是維持節奏進行的樂器 (holding the groove together),但它的變化可以是很多的。一個好的 bassline 可以決定一首歌的氣氛。Bass是低音吉他,所以音頻不高。對於不懂音樂的人,它常會被忽略,因為不是很容易被聽出來。可是一位好的 bass player can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 in a song.
我也是第一次跟 Paul 合作。他是王治平大哥大力推薦的。因為這次的 sound 和編曲沒有很多樂器,所以我在選擇樂手的部份特別要求。我要求的不僅是他們的精準度高和技巧好,而且他們的 tone 和 sound 要很獨特. 因為這次是 rock trio (3 piece band) 的編曲方式,所以每一個樂器的 tone 會特別明顯和重要。我之前合作的 bassist 技巧很好,但沒有很特別的 sound 和音色。這次 Paul 一來,就帶了至少八把低音吉他來。從很復古的 Hofner violin bass ( Paul McCartney 早期在Beatles 用的 ) 到很現代的 Fender Precision 5-string,他給了我幾乎所有能想得出來的 bass tone 的可能性!又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音樂人!
這個片段,是我在LA第一天做live overdub的畫面。也是我第一次去Glenwood Studios錄音。這個錄音室的環境很舒服,有很多開放outdoor open air的空間,給人很多靈感。
錄音室,最怕就是在辦公大樓室內,因為會讓你感覺整天被關在牢裏的感覺,很悶。我們在Glenwood前後錄了大約十天,頭三四天都在跟Shawn Pelton錄鼓 live drums. 你們可以看得出來我第一天到錄音室那種興奮的表情嗎?
這張專輯的歌曲,幾乎都是採用live drums,沒有用什麼sample drum loops or drum machines。我希望回歸到最簡單和真實的3-piece band的感覺,因為我覺得這是最有力量的樂隊組合。
樂器一多,音樂的撞擊力量就減少了,所以我這次強迫自己用最簡單的guitar, drums and bass的配器來編曲。
我久仰了這次合作的鼓手已經很久了。他是美國著名綜藝節目,Saturday Night Live,裏band的樂手,但同時也是很多製作人和音樂人的指定鼓手。可以看看他的credits...
看一個好的鼓手就像看一個舞者一樣。他打鼓的時候,身體也會跟著一起律動起來。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個好的鼓手在打鼓的時候,沒有這種律動和搖擺的姿態。It's a part of drumming...you really have to feel and move to the groove. You have to become the groove to make the beat.
好的鼓手,其實不是在敲打一堆木筒子。。。他們像是在彈鋼琴一樣,在製造“音樂”,不僅是”製造“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