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006-08-23/ 陶喆新专辑销量好但骂声多 批评乐评人不懂音乐
[打印本页]
作者:
angel1st
时间:
2006-8-24 08:11
标题:
2006-08-23/ 陶喆新专辑销量好但骂声多 批评乐评人不懂音乐
陶喆月初刚推出的新专辑《太美丽》,可说是至下月周杰伦发片前,华语乐坛最受关注,也是最具争议的一张唱片。据了解,该专辑推出第一周(上周),就夺下台湾G-music唱片销量榜的桂冠,虽然本周被F.I.R(飞儿乐团)反超,但陶喆依然排在亚军位置。随即,这张专辑也陆续登上大陆各大音乐榜的榜首。从销量及打榜情况来看,陶喆这张专辑的成绩都相当优异,但外界的反应却恰恰与其成绩成反比,特别是乐
评人对这张专辑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他们认为这张专辑的作品毫无亮点,平庸之极,甚至有人认为,陶喆做出这么一张不痛不痒的专辑,无疑是创作力衰竭的表现,而专辑中显而易见的商业痕迹,也让大家对陶喆现在的音乐精神产生怀疑……自专辑面市以来,此类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究竟陶喆是真的江郎才尽了,还是听众耳朵太过挑剔?上周末,陶喆为宣传新专辑来到广州,记者与他面对面,请他逐一为种种质疑做出回应。此外,陶喆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要拍的电影明年年底要上映。
“乐评人,很多是不懂音乐的”
质疑1:新作不痛不痒,遭遇瓶颈?
证据:在一众乐评人与网友的批评中,被提得最多的就是这张唱片可听性的下降,以往陶喆作品中透出的那种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省思,和对社会的尖锐批判,在这张《太美丽》中都荡然无存。对此,陶喆表示“这是一张回归自我内心世界的专辑,所以重点不在于批判”。但不少听众还是不满,认为他“回归”后不仅丧失了锐气,就连作品的质感也消弱了不少。“整张专辑听下来,没有几首歌是能留下印象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作品。”由此可推测,陶喆的创作已进入瓶颈阶段。
反驳:对我来讲,这张专辑和以前的两张专辑是不一样,它可能没有摇滚,可能没有批判社会,因为陶喆不可能永远批判社会,罗大佑也不可能永远批判社会,约翰·列侬也不可能永远批判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低落、愤怒、开心和浪漫的时候,刚好《太美丽》是我想表达内心世界的一个专辑。所以说有没有遇到瓶颈?没有。另外,其实《太美丽》这张专辑里面也有一些批判。有一首《祝你幸福》,没有收在内地版里面,但以后会收在精选集里,希望大家能听到。这首歌是比较尖锐的批判的,但不是在批判一个世界、一个大环境,而是在批判一个爱情、一个态度。我在做一张专辑时,绝对不会去哗众取宠,绝对不会因为消费者要什么样的音乐,或者是乐评人要听什么样的东西,我就去做那样的东西。如果我要去那样做,坦白说,太容易了。我讲得比较尖锐些,乐评人,很多是不懂音乐的,不是做音乐的人,只有做音乐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音乐。
质疑2:定时创作,进入流水线模式?
证据:据了解,陶喆这张专辑的创作时间为19个月,是他出道以来最准时完成的一张专辑。以往陶喆的唱片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这次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少人认为有“交功课”的嫌疑,有乐评人就这样评价:“在EMI的商业机器中,这位实力派唱作人终于被彻底收编改造,从一位慢工出细活的音乐人转变为专门出产音乐快餐文化的标准流水线工人。与他之前曾获得诸多赞誉的《太平盛世》专辑相比,《太美丽》无疑就是陶喆的《11月的萧邦》,不进反退,无功即过。”
反驳:我今年37岁了,后面还有很多梦想还没有完成,时间是有一点紧迫,但不代表我就会把一张专辑赶快做掉,只能说我以前有时候比较懒,但现在比较懂得去把握时间。不过一些东西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不会随便让它出来的。如果说明年赶不出来的话,我也不会因为时间关系就把它赶出来。对于公司压力来讲,我还是蛮能够对抗的。
质疑3:为制造话题,找蔡依林合唱?
证据:除了作品缺乏质感外,另一个让听众不舒服的,是这张专辑中的商业痕迹太过明显,例如广告歌的比例太重,为唱片制造噱头的手法也太突出,其中一首陶喆与蔡依林合唱的歌曲《今天你要嫁给我》,就被网友批评为有点不伦不类,“找蔡依林来合唱,还要唱一首与结婚有关的歌,这分明是想制造话题。”但这样的搭配结果却适得其反,大家认为他们的合作并没有擦出多少音乐上的火花。
反驳:其实《今天你要嫁给我》这首歌,写出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对唱,是我一个人唱完,后来在写歌词时,已经知道是要写婚姻,我想那如果邀请一个女歌手一起对唱,她唱一段,我唱一段,然后,副歌我们一起唱,然后RAP部分像一个牧师司仪的话,这首歌会不会变得更立体、更有趣?所以我把这首歌转换成一个男女对唱。其实一开始不是要找蔡依林,但最后找了她,也不是因为要迎合唱片公司的炒作,这些是完全没有的。如果是那样子的话,我应该会蛮排斥、蛮反感的。至于为什么会选蔡依林,是因为她跟我的年龄层刚刚好是在两个不同的年代。她二十几岁,我三十几岁,这两个年龄层对于婚姻的看法有些不一样,唱出来的这首歌,会特别有感觉、特别有共鸣。
质疑4:创作力枯竭,转去拍电影?
证据:这张专辑推出后,陶喆还表示,自己即将进军电影圈,自编自导一部电影。乐坛天王要拍电影,原本是件好事,大家对他这部电影处女作也相当期待。但另一方面,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陶喆是因为这张专辑素质下降,自感音乐上的创作力渐显枯竭,所以才有了转投影视创作的想法。
反驳:我以前读大学时修的就是电影专业,我父亲原本就是拍电影的,在这方面我受到他很大很大的影响。其实我很早前就曾说过,我40岁以后就会去拍电影,而且是希望后半辈子都着重在电影的工作上。这跟我音乐上的创作力无关。
“下一个目标就是电影”
陶喆今年37岁,晃眼已经出道9年。从20多岁的热血青年到现在过三奔四,从《黑色柳丁》、《太平盛世》的愤世嫉俗,一下子到《太美丽》的温情脉脉;从自爆有“恐婚症”,到和蔡依林一起唱歌憧憬婚姻,到底他的心态是怎样变化的呢?以下就是他对自己内心的剖白,也许我们从中也能看到他创作《太美丽》专辑的一些心理动机。
《太美丽》讲的不是外表的美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说《太美丽》真实反映了你这段时间的心情,一种缅怀青春的情绪,但是大家好像有点不能接受。
陶喆(以下简称“陶”):《太美丽》这张专辑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可是它是被抒情、浪漫慢慢地盖住了。《太美丽》不是一张很简单的专辑,表面上看好像有三首广告歌,有人会说太商业了,但总有一天大家会发现里面的东西。我跟很多人讲过一个故事,Sting(斯汀)有张专辑,叫《Mercury Falling》(《温度下降》),我第一次听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觉得很难听,过了两三个月,我经过我的老学校,突然想再听一次,第一首歌前奏的鼓声一出来,我整个好像被人拿掉眼前的一块布一样,在那里发抖,一下子就明白了。
南都:但是Sting出那张专辑的时候已经45岁,写的是他进入40岁后的感受,慢慢走下坡路,你才37岁,会不会太早了?
陶:我不太一样。我还没到45岁,我这张专辑还是会回顾青春,对我来讲时间流逝可能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它可能是在讲我这个阶段的另外一些事情。这张专辑里《太美丽》也好,《忘不了》也好,《Olia》也好,我都是徘徊在珍惜跟流逝之间,然后中间是美丽的东西。
处女电影应该是文艺片
南都:你说40岁前要拍一部电影,也听说你是影迷,那你平时多看什么片?打算拍什么类型的电影?
陶:看电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娱乐,我平时喜欢看一些独立制作,文艺片,题材特别一点、有趣味的对我比较有吸引力。我想我的第一部电影,不会给自己很大压力,会先从故事入手,但不会把剧本写得很大,要有爆破啊什么的,它应该是个文艺片,可能有点喜剧、黑色幽默或者讽刺。其实我现在走到一个蛮特别的阶段是,我有很多憧憬,而且知道下一个目标就是电影,跟我现在做的完全不一样。现在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电影明年底要上映。
[
本帖最后由 朽鸭 于 2006-8-25 16:42 编辑
]
作者:
genius42
时间:
2006-8-24 08:53
标题:
太美丽太美丽
我听了20遍了~承认第一遍听的时候真的没有被抓住的感觉,可是,老大37岁的作品,而且是述说自己对于青春、爱情的感觉的专辑,第一遍就明白是不可能的~
无疑,这是张很出色的专辑。一个用于批判和思考的音乐人,思想中有它的先锋性,但他一定不是活在一个满是批判和思考的世界,他有对青春的怀念,对爱情的回忆和新的期盼,专辑里都有歌曲在表达。一张风格统一却又漫溢真诚的专辑,没什么挑剔的必要。
作者:
飞天小猪
时间:
2006-8-24 09:02
不管怎么别人怎么说,我都会永远支持老大的!!
作者:
曦~
时间:
2006-8-24 09:16
这是一张慢热型的唱片,需要多听几遍
作者:
melody_曾经
时间:
2006-8-24 10:30
老大的反驳就是我最赞成的话
作者:
baiyun1984
时间:
2006-8-24 11:02
1."绝对不会因为消费者要什么样的音乐,或者是乐评人要听什么样的东西,我就去做那样的东西。如果我要去那样做,坦白说,太容易了。"这就是我们的老大,赞~~~
2."是他出道以来最准时完成的一张专辑,从一位慢工出细活的音乐人转变为专门出产音乐快餐文化的标准流水线工人。"准时还有错了吗?就会被说成流水线工人,那托上七年八年的才是经典了?
3."网友提出质疑,认为陶喆是因为这张专辑素质下降,自感音乐上的创作力渐显枯竭,所以才有了转投影视创作的想法。 "这些人有没有长脑子,老大以前就说过要拍电影,再说以前上大学修的就是电影专业,怎么就会被说成是创作力枯竭了?
这些人太可恶了,我真的想开口骂脏话了...
作者:
wuyanlin
时间:
2006-8-24 11:32
不是搞创作的人就永远无法理解创作上的困.
那些所谓的乐评人们,别再挑三拣四了,好音乐是用心听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如果想听你们要的好音乐,那么完全可以自己做啊,何必等个一年半载的,却等来一张"毫无亮点,平庸之极"的专辑,多浪费时间呀.哦,我忘了,你们中的好多人都不是做音乐的,又有好多已经不做音乐好多年了.唉,我竟然疏忽了这么重要的一点!
[
本帖最后由 wuyanlin 于 2006-8-24 12:43 编辑
]
作者:
shirley0000
时间:
2006-8-24 12:35
我在想乐评人有没有好好的听过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在我听了一段时间之后,已经深深感觉到这张专辑概念的一致,并没有因为收录了三首广告歌而对这点有所影响,其实并不能把某一个歌手归类为某种类型,以前david是有很多写社会批判方面的歌,但并不像乐评人想的那样,只有在写出这种歌才是david,当他回归现实生活,回归抒情就说他江郎才尽,这对他很不公平。
其实david很有理想,很有抱负,就是他的这种魅力在吸引我,他除了让我听到优美的旋律,还经常让我学到很多人生的道理。david有个电影梦,他知道青春不等人,曾经听他说过他担心时间不够,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实在这张专辑中也有表现对青春流逝的怀念啊 “钟声把夕阳晕开,18岁又换了一代,机会是否划一次的火柴不重来,一直走一直走一直不停的走,能不能再重头,一辈子一辈子就算用一辈子,也没有办法挽回”。
乐评人的这种极无逻辑又无证据的评论让我觉得他们在嫉妒david,它是这么得成功在各个方面。本来david就是不在乎排行榜,乐评人的口味的,他一贯主张作自己的音乐写自己的歌,就算有点商业气味但只要没有影响整张专辑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david继续加油!我们歌迷理解你,支持你,去实现你得理想吧,我们不在乎不懂音乐人的毫无科学的言论,你是最棒的!
作者:
僦嗳陶喆
时间:
2006-8-24 12:41
沉默是金.....雄辩是银.......
作者:
節奏與布魯士!
时间:
2006-8-24 12:57
陶陶加油,永远挺你!!!!!!
作者:
Bluerose
时间:
2006-8-24 17:45
好象陶喆不批评社会就不是好唱片似的!
好象唱温柔的歌就是瓶颈了似的!
好象老大就应该二三年出唱片似的!
不是等二三年就不是好唱片似的!
作者:
JIAJIA说
时间:
2006-8-24 20:17
乐评人,很多是不懂音乐的,不是做音乐的人,只有做音乐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音乐。
說的太好啦..........
作者:
suki29
时间:
2006-8-24 20:31
這張專輯真的没有太平盛世完美,到我们不能否认老大的材華啊!樂壇有多少能像老大这样的歌手啊?!如果有人说老大专辑退步,那也证明整个华语樂壇退步,老大说过这是一张比较平静的专辑,没有对社会那么多的批判和不满。。不是平静的专辑就说不好吧!!!
作者:
zhoujing01
时间:
2006-8-24 21:28
我起初听觉得不怎么样,但听多了就觉得很耐听啊!!!这些乐评人是怎么评的??
作者:
CHRISYUCAICY
时间:
2006-8-25 08:39
乐评人?也不看看那些人的年纪有多大了,对于现在的事物他们这群XX能理解吗?能相信他们说的话,那可真就是白痴了,与其说老大炒作,到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在炒作,想提高一下自己在其圈子里的实力和地位,真TMD一群X.永远支持老大.心中最爱的老大.
作者:
西瓜猪
时间:
2006-8-25 09:24
支持支持!!!!
作者:
xiaoyue520y
时间:
2006-8-25 15:17
恩恩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是力挺老大到底的~~~~~
作者:
黛石
时间:
2006-8-25 16:03
有时候我们的脑袋跟不上老陶的变化,恩,我承认我老了
作者:
gevin
时间:
2006-8-25 16:03
我在做一张专辑时,绝对不会去哗众取宠,绝对不会因为消费者要什么样的音乐,或者是乐评人要听什么样的东西,我就去做那样的东西。如果我要去那样做,坦白说,太容易了。我讲得比较尖锐些,乐评人,很多是不懂音乐的,不是做音乐的人,只有做音乐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音乐
说的好,不懂他的人,不懂他的音乐的人就少来人云议云了!
作者:
思语
时间:
2006-8-25 16:54
引用:
原帖由
曦~
于 2006-8-24 09:16 AM 发表
这是一张慢热型的唱片,需要多听几遍
赞同~~~
多听几遍
作者:
大喆学家
时间:
2006-8-25 19:54
虽然我还没听出感觉,但会继续听.
作者:
乱步
时间:
2006-8-25 21:1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的,但是在我看来,这张专集是完美的啊~~~~~~~~~~
作者:
hilh1986
时间:
2006-8-25 21:31
做老大自己的音乐。,。。。。何必管那么多呢///。。。。
是吧///。。。。???~~~!!!
作者:
coco_ling
时间:
2006-8-25 22:21
做自己的音乐 让说的人去死吧
作者:
catherine11
时间:
2006-8-25 23:37
这张专辑很好听,也很耐听
作者:
liuxinyss
时间:
2006-8-26 00:51
这些人当个什么乐评人~~~~一点水平都没有!!!!!!!!没听懂老大的专集在那里瞎发表意见
作者:
22'
时间:
2006-8-26 10:25
谢谢楼主啊 你真是帮了我啊 哈哈
作者:
sbdw
时间:
2006-8-26 12:48
`不存在反驳``
作者:
陶醉中
时间:
2006-8-26 16:15
可恶的乐评人们,自己做不出好音乐来.有人出专集就开讲,
还对<太美丽>瞎讲,才听了一遍就跑出来乱讲,没素质!
回家把脑壳洗一洗,多了解一下,再说吧!
作者:
eileen3031
时间:
2006-8-26 16:32
每个人都对音乐有不同的看法,也许有人觉得这张专辑很一般,也有人觉得这张专辑很棒。不过我很喜欢听这张专辑。
作者:
Eva-leaf
时间:
2006-8-27 07:54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的去吧!
这些都是炒作!!!!
作者:
小菲机Ayu
时间:
2006-8-27 11:45
走自己的路
不用管别人的眼光
还有我们在的!!
作者:
angeline-li
时间:
2006-8-27 14:02
乐评人只能评一些表面的技术,歌词之类的东西.他们能懂老大歌的灵魂吗
作者:
David_Fan
时间:
2006-8-28 00:51
我第一次听这张专辑的时候也是觉得比较一般,没有被感动的地方,或者是触动心灵的感觉.
但是David的歌不可能只是这样子的,后来我听了不下50遍,现在觉得这张专辑对我来说,每首同样都还是主打歌,这张专辑的确与他以往所有的专辑很不同,歌颂浪漫的比较多一些.确实属于慢热型的,要慢慢去体会他,第一次肯定是体会不到的.
作者:
KingBlue
时间:
2006-8-28 06:51
标题:
大陆乐评!狗屁乐评!
大陆乐评!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好音乐!!!我永远支持老大!!!
作者:
lostmelody
时间:
2006-8-28 14:45
老大的新专辑我从早上醒10点左右,听到睡凌晨3点,刚出来到现在......没什么不好的地方啊......
作者:
卡其色de柳丁
时间:
2006-8-29 06:04
||| 前面是评论噎。。。反驳的很妙
作者:
妍希
时间:
2006-8-29 13:46
一味一陈不变,大家会说没心意....
有了变化,就说没有力度,有失水准....
陶喆的音乐不是做给那些人听的,他的音乐是做给能听懂他的人听的。
陶喆的每张专辑都可以听出每一阶段真实的他、他的思想...
37岁的陶喆也会慢慢用更加平和、细腻、宽容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
无疑这张专辑就是真正的现在的陶喆。
作者:
寂寞的季节@幸
时间:
2006-8-29 20:43
第一次听的老大新专辑的歌是 那一瞬间,喆服推荐的网址,广告主题曲,听了之后确实是有些失望,在新专辑正式推出后第一次听到的专辑评论是100.3温州音乐台,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主持人赵文博的评论,没有像我之前担心的那样对老大的音乐妄下定义,说了一些很中听的话,他是一个对音乐很有见地的主持人,可刚开始我不太赞同他说 那一瞬间 是整张专辑中最好的一首广告歌,我比较喜欢 每一面都美
我手上的磁带和CD是在新华书店买的,那些天一直到现在四周都在放老大的新歌所以一些在以前网上没什么消息的歌坐公交也能听到,但是总有一种怀疑的感觉,总觉得不是老大以往相随的风格,听到 今天你要嫁给我 时忽然心里有中很幸福的感觉,这首歌是我整张专辑中听得最多的一首可我强迫自己不要看歌词学歌来保持这种幸福感
后来听其他歌也一样不看歌词每首都听过不下 50遍边睡觉还要边听歌不知是什么时候 开始不再对某首歌有失望的情绪.觉得每首都可以叫做主打真的很耐听
整张专辑.包括新专辑的形象给我的感觉是老大更加 自由 ,较以前那些浓郁的 味道 感觉像是带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全新的陶喆形象,自己感受到这点后在来听专辑中的歌有中更加欣喜的感觉
似乎在 太平盛事 以后老大自己在理念上也有了新的思想.展现出一个重新起立的姿态.老大
追随你的人也会一直跟着你的脚步的
[
本帖最后由 寂寞的季节@幸 于 2006-8-29 21:05 编辑
]
作者:
卡其色de柳丁
时间:
2006-8-30 05:40
On the way....
只有好的...才会两极分化引起轩然的争论....
作者:
流苏
时间:
2006-8-30 14:00
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好,陶喆身后永远有喆服6万多人强力支持,他是幸福的,我们作为听众也都是幸福的,
给我陶喆,其余免谈.
说这张专辑不好的,大刑伺候
欢迎光临 ::喆服-陶喆歌迷会:: (http://davidcn.club/)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