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最后的王牌 [打印本页]

作者: ST沙罗双    时间: 2006-7-24 22:07     标题: 最后的王牌

(另题:二分之一的星星)

不管周遭怎么回应,我依然同时严重的欣赏着两个星星,尽管平时也会有情绪的小小博动,但每每能在某某环境下找回这两个星星;这两个星星,也同时被我倔强的还原到两个伟大的艺术家的灵魂中——黄健翔的“灵魂附体”的说法是我在反复聆听两种音乐时候的最严重症状,但唯一不同的是,除了灵魂附体,还有灵魂出鞘。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完全个人随机安排)

二分之一的星星No.1陶吉吉

从最初的《普通朋友》,《找自己》开始关注陶吉吉,并非源自自身对其旋律等的偏爱——当时的年龄应该是在小学的懵懵懂懂——而是完全迷恋一种剑拔弩张的性格品质。后来一直到2002,将信将疑的买入一张专辑叫做《黑色柳丁》。

陶吉吉的剑拔弩张依然不减当年,但还是在《黑色柳丁》里忍不住听出了别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他的生活,比如说他的音乐生活,比如说他的音乐生活的释放......

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使我第一次接触到柴科夫斯基(后来也学着行内人的样子叫他“老柴”),后来又一步一步的沉迷于老柴的六部交响剧作品(《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然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听完了柴六之后,紧接着拾起了一首歌——Melody;然后就是一个不偶然的感觉,叫做灵魂附体。

老柴的交响作品最直接的表现自己对于美好的向往,但却一层一层的流露出自己的痛苦和内心的矛盾。旋律性强是老柴每一部作品都很突出的特点,因为他源于生活和现实;旋律长如歌是老柴惯用的旋律套路,因为他源于对生活的思考;悲观也罢,乐观也好,这种思考总是支撑着老柴和他的作品,有时候甚至可以傻B一样追问一句:何谓痛并快乐着。

陶吉吉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阳光大地花草树木,但同时有树荫有花开花败有阴冷。非常平易近人的旋律给我们最大的益处就是在KTV里一展歌喉而不会走调跑音,然后就是对于旋律美的直接感受。陶吉吉的音乐直接指向生活,充满了对生活善恶最简单的判断,没有复杂的逻辑推理和矛盾挣扎;正直与邪恶界限分明,喜怒哀乐相互澄清。

《Melody》
弦乐配合吉他很简单的引入旋律,主歌部分用很压抑的旋律铺陈叙述,钢琴在背景中若隐若现,给整个感情画面蒙上厚厚的灰纱;鼓点紧紧跟随每小节的前后重音而留出完全自由的空间给吉他自由发挥,自由叙述情致事实。副歌的引入是旋律的水到渠成——这也是旋律性歌曲从主歌向副歌过渡的优势——但副歌旋律打破了主歌部分的平铺直叙,情感崩裂,主音直接上升一个八度,把整个旋律带上高潮。高潮和高潮再现中间插入一段引子,节奏忽然加快,给更加高亢的高超再现部分埋下伏笔......这种情感的爆发在最后的吉他声中销声匿迹,大海重归平静,泪流满面却已大梦初醒。

二分之一的星星No.2周杰伦

真正感受周杰伦是在专辑《叶惠美》之后,这是一个对于音乐有着执著追求和富有音乐抱负的年轻人,周先生。他把他全部的态度放到音乐当中,从生活中取材,却在音乐中升华。

《c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四号钢琴协奏曲》,拉赫马尼诺夫,一种深沉的精神压力,一架钢琴,一根指挥棒。

原来写过一篇关于拉赫马尼诺夫的论文,题目就叫做华彩中的艳丽伤痕。音乐中总会充满艺术家对于创作的渴望,这种创作欲望促使艺术家把自己所有的音乐态度记录在五线谱上,然后疯狂的倾泻,或者有时候像动脉断裂后的射血一般的腥红和耀眼。在很多的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中经常可以感受到他的沉重的压迫性陈述,经常可以听到钢琴从倍弱到倍强的钟声一样阴郁的和弦,经常可以在过分压抑的陈述背后觅到艺术家刚毅的弦乐背景。

他是这样的——完全不知道自己用华彩,在五线谱中将自己的伤痕修饰的艳丽。
他也是这样的。

周杰伦的音乐中往往听不到很强的旋律性,往往没有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旋律显得生涩但充满幻奇,思想的矛盾以及自己对于现实的躲闪——拉赫的灵魂附体亦出于此——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抱负和思想述注于音乐,妄图在音乐中寻找到心中的圣界;他们不关心政治甚至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取材的最终目的是完美自己的音乐,而非用音乐去表达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在他们最完美最得意最华丽的音乐作品中,往往流淌出自己的伤痕的不经意的叙述,他们都拥有着最艳丽的伤痕,他们灵魂出鞘。

《夜曲》
吉他开门见山,配合着刺耳的打击引入旋律,钢琴在背景中很低调,没有复古的噱头,但却对古典充满敬畏,有一些含羞。主歌部分钢琴很压抑的陈述,吉他蜻蜓点水;副歌部分吉他牵动整个主旋律,钢琴用紧凑的敲击爆发情绪——尽管这种爆发并没有极大地渲染和夸张,但却在安静中感受到他的强大,安静中感受到他的艳丽。两段旋律结束后是发展的一小段再现,这段再现中没有引用变奏,也没有在唱腔上夸张或者丰满情感,只是将副歌部分的伴奏施加于此——“内心轩然大波,表面却依然平静得看完整个录影带”——伤痕在华彩中安静的射血,而且很艳丽。

最后的王牌
心里一直还藏有一颗星星,王力宏,虽然这是一个很受非议的歌手,就像肖斯塔科维奇当时的非议一样可以理解(这里一定要声明以下,我并非认为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可以在王力宏的音乐上灵魂附体)。

听王力宏的音乐,绝对是现代年轻人积极上进,勇敢激进的表现;很健康也很阳光,思想广袤天真但不乏新奇,华丽而且张扬,虽然也是作嘻哈,但除了很新颖的引入中国风外,还摒除了嘻哈腐化堕落的一面。

但是王力宏无法和以上两人构成三分之一的星星,这仅仅是我的个人偏见,完全源个人对于古典音乐的爱好,而王力宏作为华语乐坛流行道路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领路人没有和古典音乐艺术家相互匹配。或许是出于我的固执,我一直没有认为王力宏的音乐有更加出众的思想性,于是不是最后的王牌。

那么到底谁是最后的王牌呢?或者改变一下问法:这个问题真得很重要吗?

陶吉吉陶先生用音乐写照生活,写照情感,诠释生命,倒影社会;周杰伦周先生把自己的全部交付给音乐,虽然冷淡了社会和生活,但却在五线谱上不经意的记录了华彩中的艳丽伤痕;王力宏王先生以自己天马行空的创作才华和积极上进的创作态度带领华语乐坛和华语音乐走上更加突出的流行音乐的宫殿。

那么王牌还是很重要吗?最后的王牌,让他见鬼去吧。
作者: 淘米    时间: 2006-7-24 22:21

my god!好长啊!
作者: 萧千绝    时间: 2006-7-25 08:15

没空看 顶一下先
作者: scarlettyy    时间: 2006-7-25 09:24

为什么每次都是比较他们三个,就因为他们最红所以就一直不停的比吗,可以更关注一些新人啊
作者: 青衫客    时间: 2006-7-25 16:06

他们三人可以说是当今华语乐坛的三个标志性人物,我曾经也把他们都当作我的偶像,但是后来我觉得我们看重的不是他们的共同点,而是他们的个性,而我越来越看重老大的个性!!!
作者: 兜兜陶    时间: 2006-7-25 18:05

好长的文章啊看好久哦我~~~~
无论怎么样,老大在我心里米人可比,永远第1~~~
偶永远支持老大!!!!
作者: blackmore    时间: 2006-7-25 19:26

写的不错。。。。。在我们眼里,陶喆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
作者: 黛石    时间: 2006-7-25 21:27

引用:
原帖由 scarlettyy 于 2006-7-25 09:24 发表
为什么每次都是比较他们三个,就因为他们最红所以就一直不停的比吗,可以更关注一些新人啊
Tank,方大同,陈尚实

作者: 幽忧    时间: 2006-7-25 22:08

我说:爷门儿们!!!
咱就少损两句!!
作者: ilovedavidmuch    时间: 2006-7-26 12:32

我就是不喜欢周,对,就因为他台独!!!!!!!!!!!!!!!!!!!!!!!还有,如果他就算不台独,我也容不下他,因为我心里只会有一个人,他是我的神,他是David!!!!!!!!!!!!!!!!!!!!!!!!!!!!!!!!!!
作者: 浅蓝布丁    时间: 2006-7-30 08:10

也没见他在ourhome赞过老大,他的目的是来宣传周杰论我看是真的
作者: ST沙罗双    时间: 2006-7-30 22:28

首先我声明一下,在Ourhome上发的贴正是王力宏和周杰伦出碟的时候,没有提及老大实在正常,现在发这个是在老大和周杰伦发碟之前写的,因为今年两人档期时间冲突一事曝光很早,媒体评价不一,舆论误导相当严重,鉴于版规规定不可作比较,因此换一种方式来应对两个人发碟前的舆论误导,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另外,可能我在这里和在Ourhome所发的文章都提到周杰伦,可能会引起一些宣传周杰伦的误会,当然,我也写过很多对这三个人音乐中疏漏的地方的批论,只是不想引起与歌迷之间的争执,故并未发表。

另外建议斑竹:贵版版规与其规定不要将老大与其他歌手比较,但是此话题一旦提出还是会引来很多的杂音,实际上歌迷还是没有办法彻底从理性上去理解这些人的音乐,歌迷们也只是尽量逃避将这些人比较,因此建议斑竹做一些引导性工作,使得歌迷能正确理解老大的音乐内质。

ps:以上发言,基于我对这三个人音乐品质的情钟
作者: god114    时间: 2006-7-30 23:18

楼主对三人的评论借由CLASSICAL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实在佩服。音乐人物的对比自古就有,对比中发现,对比中认识,都是我们值得做的,我也有自己的偏好,但这仅仅是每个人的认知世界对事物的鉴定,音乐有共性也有个性,只要它给予了我们人类的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意义,我们都应该注意它。如果它具有了积极的意义,我们就该关注她!陶周王三人亦然,他们如今炙手可热,很多人关注他们哦!如此希望他们走好,积极予人,如古典般经典起来!

写下自己的拙见,源自ST沙罗双论及CLASSCIAL,我也喜欢,只是个Amateur!
作者: Qiz    时间: 2006-8-2 01:47

如果楼主很喜欢古典音乐的话,不妨拿王力宏的“永远的第一天”那盘专辑来听听吧,相信你会发现很多不同于现在的王力宏的惊喜的~~~
作者: 浅蓝布丁    时间: 2006-8-2 13:22

要谈古典,真的不如去听听王力宏的早期作品,
毕竟,人家才是真正从小学习这方面的~~
作者: ST沙罗双    时间: 2006-8-2 15:20

其实要听鼓点,为什么不直接去听呢?从巴洛克到现代派,杰出代表不凡,永远的第一天是LH学到手的东西,Chinked-out是他创造的东西呃

而且建议喜欢听永远的第一天的,可以找一些西贝柳斯的东西来听听
作者: ZHANGQIANG    时间: 2006-8-4 15:58

我其实也很喜欢JAY,但更支持老大




欢迎光临 ::喆服-陶喆歌迷会:: (http://davidcn.club/)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