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4 [TOUCH]- David Tao 当陶喆步入音乐江湖的那一天,他便成了这其中的绝顶高手:两、三年一张唱片的速度,做他的乐迷着实需要些耐心;天翻地覆的宣传攻势,也可以让我们在北京领略一下这个音乐才子的感怀。只是他告诉我们,别再叫他R&B教父。
过去,台湾歌手唱红当地后,第一个必打的市场就是香港。现在,大碟录好,台湾宣传做完,下一站?还是快快去往内地打个转好了,上海、北京、南京、长沙、四川、武汉、广州......两个月后终于想起了香港,顺便留一天吧。
除了陶喆。
刚推出打造了两年半的第四张个人大碟《太平盛事》的他,唱片发布会的地点不选台湾、不拣上海,偏偏选中就算做大量宣传都可以只比预期多卖一千几百张碟的香港,更不辞劳苦在大碟推出不足两星期内飞到香港两次,每次每日一夜,为杂志拍封面、为电台录音、为电视台拍专访。 陶喆就像千拣万拣拣着香港做电影全球首影的基努里维斯一样,赠了些兴奋剂给已经半瘫痪的香港影坛及乐坛。不过放心,他不会像基努里维斯一样在台上使出拳脚功夫,因为他不是来降魔伏妖达的!
先谈音乐 原始的简单
自周杰伦出道后,大家都喜欢拿陶喆跟周杰伦比较,主要原因是二人皆钟情R&B音乐,但细心听下去,二人骨子里的音乐风格其实有大分别。周杰伦喜欢将生活上不同声音混入歌去中,如《斗牛》的篮球声、《开不了口》的飞机声、《半岛铁盒》的书局门铃声、《三年二班》的乒乓球声等。相比之下,陶喆的音乐似乎简单的多,像《太平盛事》中,每首歌所用的乐器只有4种,陶喆解释,他想将音乐回归到最原始的东西,“乐器越简单,便可尽量发挥它的特质。一首歌的乐器够不够,在于如何发挥,所以不需要太复杂。”故此,大家不会在他的新大碟中听到“加盐加醋”式的编曲。不过陶喆强调简单并不代表没有质量,对于香港很多音乐人的编曲手法,他便坦言:“香港人的编曲做得很随意,像早前我给梁咏琪那首歌,听到demo并不喜欢。”
近日被王力宏形容为中国特色音乐元素渗入西方音乐合璧而成的"chinked-out"音乐风格,亦不是陶喆那杯茶。虽然新碟中,他也将中乐应用在编曲中,但却要看歌曲的故事,不会特别为加入中乐特色而做,像“孙子兵法”是关于中国人的故事、写给梅艳芳的《她的歌》则因为觉得梅姐有部分是很中国化,《Susan说》是源自京剧《苏三起解》,“西方音乐跟中乐的结合is very important,如果只是想将中乐渗入歌曲内,是没有意思的。”此外,这张专辑和声都比之前的少,务求将最简单、原始、没有过分矫饰的“真音乐”带进大家的耳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