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出發點,音樂類型也好像愈來愈接近,因全球化的關係,以前R&B在香港是極不商業化的音樂,現在也可流行起來。很多新一代歌手都是從外國留學回來,所以連歌手走出來的感覺也相似。
「大家愈來愈懶,都在做universal product。We just do one thing,每個market都接受的,於是每一個市場的東西都一樣,沒有style,沒有difference,沒有variation。(那麼,我們可以怎樣?)首先最重要還是回到動機,現在大家想要錢,台灣和香港都想去內地,因為香港和台灣都賺不到錢,就想趕快到中國賺錢,這是很不負責任的想法。當然,中國是很大的市場,但我們是否應該有責任地開發這個市場。」
我們來唱片公司訪問前,去了一間從前是吃粥麵的店,現在也變了Starbucks,面對全球化的問題,怎樣做有特色的音樂?
「很難,做自己很重要。我跟新入行人說,最重要是‘Be yourself’!做一個很真很真的自己——This is all you can do!」
人家稱你為「音樂教父」,對你的音樂評價很高,心裡有甚麼感覺?
「我只覺得像馬龍白蘭度,老了二十年!(扮馬龍白蘭度在《教父》中的聲音)我感謝大家對我這樣看法,但我也覺得很好笑,以前有天王、歌神等等;我不是不尊敬張學友,他很捧,I love him,但我是基督徒,不能隨便拿神來開玩笑,神是最高的,『You are the greatest,沒有比歌神更高?』We don’t need this。」
「我是基督徒,在教會聽很多聖詩,覺得很感動,就發現音樂是很有力量。韓國這幾年音樂很厲害,因為南韓是基督教國家,very strong Christian influence,很多小孩從小在教會長大,從小唱歌,所以很多Korean Singers很懂唱歌,(像黑人!)Exactly,為什麼台灣、香港的人都唱得不好!因為我們不去教堂(大家都笑了) 我不是說你要唱歌,就趕快去做崇拜、信教。從小聽唸佛經般的,和聖詩那種很soulful的音樂,很不一樣,後者是很內心的東西,音樂有力量去感動人。我做音樂,不是為我自己做,是為神做的。(從來沒有動搖過?) 沒有。當然,我不是每首歌都說明,但其實我每張專輯都有些東西,知道的人就會知道,我不會很明顯地表達,因我不是要傳道,不想給人家壓力,或許有人聽到我的音樂會感動,然後再慢慢了解。」
我都想問你關於電影,很多喜歡音樂的人,都會愛電影,因為大部分創作人都喜歡這幾種不同的藝術。周杰倫很快已拍電影,但總不見你參與電影?
「我覺得上帝特別這樣安排,十幾年完全不讓我碰電影。上帝有時蠻狠,祂像說:『David,15 years, no interaction with movies!』我就不碰,連自己的MV都不拍,我想拍大電影。」
過去甚麼時候覺得最痛苦?
「坦白說,這十年二十年,I’m very very blessed。像早前,我要替在美國的房子重新做屋頂,工程需十日時間,第二個星期五的六點,工人完成所有工程後離開,然後六點半就下雨!要知道L.A.(洛杉機) 很少下雨。」
「有些時候是比較艱難,前幾年,事業不順,我有很多掙扎,但不能說很慘。我有很多很好朋友跟工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