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
最喜欢的食物:甜食
最喜欢的饮料:咖啡、茶
爱抽的烟:
最喜欢的乐队:limp bizkit、eminem、incubus、P.O.D、Good Charlotte、Goldfinger、周杰伦
最喜欢的书和作家:《阿拉蕾》、《ONE PIECE》、《BAT MAN》、鸟山明
最喜欢的演员:johnny depp、Angelina Jolie、Jude Law
最喜欢的导演:Larry & Andy Wachowski、Peter Jackson
最喜欢的电影:《matrix》、《the lord of the ring》、《A.I》、《hybercube》等
最喜欢的运动:跑步、游泳
最想去的地方:美国、瑞士
现在使用的设备:AKG/EMU/EPIPHONE
对自己的评价:优点和缺点一样多
专辑曲目:
1 intro
2 唤醒沉睡的你 4'35"
3 Give me another reason 4'14"
4 蝴蝶 3'23"
5 Never understand 4'31"
6 Right now 5'28"
7 永远的快乐 4'41"
8 突围 5'44"
9 等待 4'26"
10 大雨将至 3'13"
11 New boy 4'15"
12 一起跳 5'30"
13 唤醒沉睡的你(摇滚版) 4'11"
乐评:
科尔沁夫:阿修罗,有热血青春还有成熟态度
前些时间,我曾经在成都做超级女声海选评委,每天被800名左右超女的歌声围绕,其中大多数歌声让我十分郁闷,耳朵受到了极大摧残。
呵呵,还好有阿修罗,有一位成都电视台的美女在Ipod里收藏的四首阿修罗,拯救了我,让我从昏昏欲睡中醒来,第一次发现成都有这样时尚、新鲜、有锐气、又好听得一塌糊涂的乐队音乐。
那时候还仅仅是四首而已,我记得有《大雨将至》、有《唤醒沉睡的你》,大概还有《Give Me Another Reason》。这音乐,让我惊喜。
而当后来我听到他们的整张专辑《唤醒沉睡的你》,听到了全部的12首作品,我第一感觉是诧异,诧异于原来他们的大多数作品都像最初的那四首一样水准整齐。然后,我的第二感觉就是:嗯,牛!蒙牛!!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主流的视线之外,在传说中的北京摇滚圈子和偶像乐队之外,还有这样一支足以让大多数自诩为摇滚精英的混子们汗颜的成都乐队。
这个时代,网络歌曲已经昭示了职业与业余的差别,这个时代,阿修罗让都市乐队音乐开始天下大同。在他们带来的音乐世界里,北京成都没有差别,成都也许比上海更城市,阿修罗这音乐中流淌的血液是城市的、是年轻的、是热情的,也是骨子里特立独行的。
不,他们不是懵然无知的地下青年,他们的愤怒和危险都很有节制。就像他们的音乐,其实很有分寸感,有力量但并不暴躁,有感情但绝不滥情,有噪音却适可而止、用旋律一马当先。我甚至想说,他们比任何一支现有的大公司签约的所谓偶像乐队都更有偶像的音乐资质。
没错,在阿修罗音乐完全可以成为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标本,他们有着超乎寻常的旋律天分,无论快歌还是慢歌,无论金属说唱还是流行摇滚,几乎所有作品都好听、流畅,连说唱部分都抑扬顿挫得很有趣味。当然,好听不意味着庸俗,阿修罗式的好听是源自年轻,源自他们骨子里对于旋律的直觉和对于美的定义。
他们有让人激赏的音乐才华和让人激动的热血青春,但很好,他们不仅仅有热血青春。
他们有年轻却成熟态度,有流行但不失深刻的音乐,他们有扎扎实实一整张唱片的出色作品。
你听《Give Me Another Reason》、《唤醒沉睡的你》、《Right Now》、《等待》这些带有金属说唱感觉的作品,首首如水银泻地般有锐气,有如年轻宣言,让人随音乐而跳,但却不失巧妙的段落设计和旋律上、音色上的流行感。
你听《大雨将至》,悲伤从心而至;你听《蝴蝶》,感动直击内心。
你听《New Boy》,你会想起朴树吗?也许吧,但是只是差了这么五、六年,两代“New Boy”的生存状态和音乐取向已经有了太大差别。朴树的拧巴、朴树的伤春悲秋你在阿修罗这里完全已经找不到,阿修罗唱到:“这就是他的生活/不知疲倦的快乐/游戏着他的生活/BigBand不一般”。如果说当年朴树的“New Boy”状态还只是一种希望、甚至一种时髦姿态,在阿修罗这里,“New Boy”一种已经完完全全的生活,再平常不过的生活。
而这生活,在有才华的阿修罗这里,就变成了音乐。
阿修罗来自成都,但是我可以断言,他们未来的成绩将远远远不止于此。
我甚至想说,阿修罗有实力领军一代之先,只要运气不是太差。
阿修罗从成都来,我很乐意看到:他们正在唤醒一些沉睡已经很久的期待。
祁又一:阿修罗 下一个都市青少年偶像
我第一次听阿修罗是成都小酒馆第二次全国巡演的北京站,在新豪运。去晚了,进门之后忽然处于一种熟悉的气场当中,哎我真的是在中国吗?这音乐与中国人的文化几乎完全无关,但与我们的聆听经验紧紧相扣,我们每天听的就是这些东西啊,那旋律的走向、那节奏,从软饼干到林肯公园,经历过前两年新金属潮流洗礼的小青年大概都会热血沸腾吧?
他们范儿很正,但如果仅仅是这样,他们就是只随处可见的烂乐队,你知道吧,作为几个青少年艺术家,要是只会照搬那就是垃圾。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音乐中流露出的那股青春气息:用本该是烈火金刚的新金属包裹他们的愉快(或者反过来说也可以,他们在拿愉快瓦解新金属的内核),快乐的流行化新金属,都市青少年的快乐加上点儿小烦恼,还有那些好听好记的旋律,流行唱片界别想把音乐做的这么正宗,而摇滚界一般又没人能放下架子把音乐做得这么肤浅(请往好的方向理解肤浅这个词)。掌握不了的东西就不碰,这作为一支混迹成都地下圈多年的摇滚乐队来说其实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从场子里舒舒服服的pogo完了出来碰上沈黎辉,抱住他说:“快快,赶紧把这乐队签了,青少年新金属,全新的概念啊这是,肯定卖得出去啊!”
这人摇头说他不喜欢,不签。是啊,可以理解吧,摩登天空有自己的方向,这音乐属于贪图享乐的80后如我,属于周杰伦和电子游戏的时代,属于流行音乐界而不是摇滚厂牌,再说软饼干总共就时髦了那么几年。
但我相信,如果现在阿修罗签约的这个广州公司运作得力的话,他们在中国的影响力会比软饼干更长久的。听西方音乐长大的都市青少年们不关心你的音乐修养是不是足以开启下一个时代,也不关心你的音乐中究竟有多少成分是直接照搬的,他们只需要你把现场和唱片做得时髦和好听,还有贴近生活的歌词和一个帅气又年轻的主唱,主流音乐界需要的阿修罗都有,他们会成功的。
这几天反复听这张唱片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想起花儿乐队第一张唱片《幸福的旁边》:同样拥有好听的旋律,同样轻松活泼的都市青少年之声,同样令人期待的偶像魅力,不出什么乱子的话,阿修罗也能创造同样的商业奇迹吧?因为在成为一个青少年朋克明星的时候,大张伟甚至连什么叫朋克都不知道,所以他做出了一张不受摇滚乐文化习惯限制的唱片——这是当年的花儿比阿修罗强的地方;而阿修罗的可敬之处在于,他们热爱摇滚乐,热爱现场,他们能有现在的水准,是主唱泰然和他这几个小兄弟们一场一场演出来的,不是靠制作人帮忙也不是靠小聪明。
而这张《唤醒沉睡的你》比他们的现场更好些,新金属嘛,需要完美的声音才能表现出那些乐器之间的层次,还有一个又一个要求苛刻的和声,乐手在技术上的欠缺也全部在唱片中被抹去,真的是张令人身心愉悦的唱片。最近走在街上,总是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唤醒沉睡的你》中那几句“Cross the ocean,cross the sky……”就像当年我偶尔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花儿的《放学了》一样。
令我疑惑的是为什么我们的主流唱片市场总是那么土得掉渣,让刀郎、网络歌手、超级女声、三里屯酒吧音乐和影视歌手们都去go to hell吧,阿修罗的《唤醒沉睡的你》比我们这个市场上99%的主流唱片都高级得多,无论从音乐上说还是从青少年流行文化上说,这张唱片都比那些垃圾领先出不止一个世代。再去掉点儿软饼干的细节,再多去掉点儿肤浅的愤怒,把你们的肤浅和永远快乐进一步发扬光大,发明属于自己的音色和桥段,在现场用你们的青少年新金属替代Disco舞曲,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优美。
最最重要的,赶紧把这张唱片卖过50万,把那些垃圾都挤到垃圾堆里去。最好以后泰然出门的时候必须戴墨镜,带一大群助理开着专用大巴全国巡演,上台前有专门的人替他们试音,各大中小型城市的穴头们攥着大把票子要求他们去演出,但是他们却因为当地不能提供某某牌子的吉他音箱而耍大牌罢演……这样才好玩儿,要是真有这么一天,中国的流行音乐界就让人舒心多了。兄弟们,靠你们了。
歌词:
我想我自己从来都没有找到答案
发现自己在一个圆圈里拼命奔跑
结果不过是一次次重复的循环
我想要突围 我想要打破这个圆圈
我想你一直部在努力寻找这个世界
在圆圈中找到你的支点
结果不过是一次次重复的循环
你想要进入这个世界i don't care
有一天你会发现面临同样问题
发现自己在一个圆圈里拼命奔跑
结果不过是一次次重复的循环
你想要突围要打破这个圆圈
Break the circle, Break the circle
你想要进入这个世界I don't care
Break the circle, Break the circle
是谁要维持这个圆圈I don't care
你想要进入这个世界 但是I don't care
是谁要画完这个圆圈但是I don't care
我们一起来要打破这个圆圈
我们一起来要创造新的世界…
我要突围 我要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