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郝舫聊音乐 [打印本页]

作者: J-will    时间: 2006-2-24 20:11     标题: 郝舫聊音乐

郝舫是我最喜欢的国内骨灰级乐评人,我想国内他在音乐评论上是绝对的权威,下面推荐给大家:

P.S: 虽然比较长,但是真的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只要你爱音乐,就一定会有所启示!




个人介绍:

著名作家、乐评人,著有《将你的灵魂接到我的线路上--大众文化中的流行音乐》、《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灿烂涅磐--柯特.科本的一生》、《比零还少--探访欧美先锋音乐的异端禁地》等影响巨大的摇滚和文化著作,译有《上车走人--与黑旗摇滚在路上》、《请宰了我--纽约叛逆文化圈口述实录》(即出)等。十数种国内重要报刊专栏作家,并被视为摇滚文化和另类文化的代言人,被各国重要媒体常年广泛报道评论。曾任大学教师、报社编辑、杂志主编、网站总监,现任新闻集团星空卫视高级经理,负责Channel V音乐节目制作。


1.  唱片工业,其实格莱美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平均口味的反应,不应该在这里发觉比较极端或者比较另类,或者比较个人的品位,平均品位,所有行业奖项,包括奥斯卡,其实最早并不是给大家颁奖,而是这些从业人员觉得自己干这个门道,干这个行道,并不是感到那么骄傲。你去追溯奥斯卡的历史和格莱美的历史,是一开始这帮人觉得自己干的工作还不足以在社会中成为一个最光荣的职业,这些奖项是从业人员大家在一块聚一聚告诉公众,我们这个行业其实是非常值得一做的,你不来做这个行业是挺可惜的。其实这是行业奖项最早起源,是行业骄傲的表示。所以他所表彰的,他给的这些奖项其实并不代表这个行业中最尖端或者最有品位,或者最深入的代表音乐的本质或者电影的本质,并不是那样,它是一个平均的,上万人的投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一个平均奖项。跟超女也一样,可以肯定讲一句,超女绝不代表中国音乐欣赏的最高水平,它是平均值的反映。你说把奖派给凯尔森或者玛丽亚.凯莉,其实也未能代表今天音乐走到什么地方,或者明天音乐向什么地方发展,就是行业类那些人,而且年龄偏大那些人,比我年龄还要大很多的人。

2.  玛丽亚.凯莉她有一段时间,美国人非常不喜欢她。坦白讲,我觉得美国这些流行歌手有没有时间来区分他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在美国,我真的表示怀疑,因为歌手,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A&R,台湾有一本叫《唱片风云》,看那个你知道,在美国的唱片业界或者娱乐界,这些歌星究竟是什么样子,他是非常个人的,他的生活是非常个人的,他真的没有那么多阶级、意识、国家、民族,没有这些东西,就是个人的生活,个人的生活因为喝酒、吸毒,各种感情东西发生变化以后,他的事业,公司千方百计要补救什么,有时候因为偶然一件小事情,可能他的市场彻底的完蛋。一个人在彻底完蛋以后,没准反而激起公众和他周围这些人同情心帮他翻翻身,因为在他身上有感情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举个例子你花五千万打造一个全新的歌手,然后有一个歌手曾经创造过非常辉煌的成绩,但是有一天他摔下去了,你花五千块钱包装一个新歌手和把曾经毁掉的传奇扶起来了,后者不是容易得多,而是他的价值大起来了,那个再扶起来不是五千万级别,可能是五个亿级别,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笔经济帐。

3. 坦白讲你看娱乐圈也好,所谓唱片工业也好,从来没有听说哪一个唱片公司的老板在历史上能够战胜一个歌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包括听众这些制作人、唱片公司老板、乐评人,我讲实话你们都死了歌手还在,这就是艺术家的区别,你跟他肯定占不了便宜,突然有一首歌又打动听众又火了。

4. 金属音乐,可能在中国一般小孩子听金属就觉得是身份的象征,觉得多了不起,其实金属是非常古老的手艺。它已经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音乐的组成部分了。而且金属音乐某种时候反而会被认为是听摇滚乐里面比较保守的人才会听的,所以它出现在这里面,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自打音乐门类产生之后不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及整个八十年听重金属就像听玛丽亚.凯莉一样,非常主流的音乐门类。

5. 当一个乐队创立某种风格的时候永远不要想得到格莱美,昂他非常严格捍卫他创造出来的风格的时候,是他最可能得奖的时候。

6. 艺术家都是有本能,你很少见到很昏庸的艺术家。就是在中国有的人怎么样了,其实他本身的艺术很清楚的,包括U2里面很多人脑子是非常清楚,但是为什么这样做,就是乐队内部分歧,很多时候根本不是来自乐队内部,来自唱片公司内部考虑,这张唱片做火了,市场也认了,乐评人也认了,你非得怎么样,那是非常冒险。

7. David Bowie一直有非常多的听众,他的网站,在网络刚开始起来的时候,他们都在建网络的时候,David Bowie是技术和音乐风格的指标,所有人看,现在的音乐,包括跟设计,跟网站的技术,跟这些东西要看一个音乐做到什么地步,当时每个人必看的David Bowie,其实从这点上本身说明很多问题,David Bowie基本上,我觉得他最了不得的地方,不在于他那些歌写的有多么动听,而在于当你回头去听他音乐的时候,你很少能听到明显的很过时的东西,这是很了不得的。你现在回头听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做的很多东西,非常漂亮,给你的感觉,人发展到未来,到未来科幻世界以后,你回头放David Bowie也一点不土,一点不落伍,这个是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David Bowie的东西坦白讲也有垃圾的,你会发现他实验那种平密度,在他当道的时候,有能力做自己事情的时期,他的方向在不同地方展开,几乎同时。比如在一年、在半年之内他的音乐方向或者他尝试那种能力,那种愿望,他一直在朝不同的方向在走。

8. 格莱美从来不做雪中送炭的事,它永远是锦上添花。

9. 为什么现在乡村音乐越来越被忽略?你可以问一个美国人听不听《青海的花儿》,听不听二人转,非常乡土,太草根的,乡村音乐一出你一听就知道是乡村音乐,是被界定死的,对一个从小在那儿长大的人来说有一些意义,否则怎么说,相对来说是一个地域性更强的音乐品种,比如说在美国南方或者是中西部地区听的多一些,可能在纽约和洛杉矶听的人少一些。这个不要强求,反过来说中国人特别喜欢听乡村音乐估计也有点问题。

10. 中国的音乐门类和产品不是很丰富,你的市场划分没有到那种地步,不光是在评奖,你在音乐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你去听他的音乐,听他的电台,你会发现门类划分的非常细致,你去唱片店也会发现门类划分的非常细致,连杂志也非常的细致,中国音乐的细划,主要是听众没有细划。坦白讲,你很少在中国的唱片店看到万人头窜动,你到国外看再大的唱片店也会挤满很多人,这可能跟听众吸取音乐的方式有关,音乐是不是不可或缺的,跟吃饭一样,没有到那个程度。你想中国这么多人,城市人口这么多,你看每年的排行榜,现在看手机下载,全中国这么多人,口味这么统一,我觉得很绝望,为什么几千万,几百万去下载那么一首,这个很奇怪,在马尔代夫都不会发生。

11. 做音乐还有什么希望?你还是在做,你的精品还是在介绍不同的声音出来,这个还是要做,通过一个评奖可以看出来差距有多少。现在GDP和这个那个全世界多少多少,但是你不要去看人均跟美国差350年和100年,就看艺术,不要看尖端的,就看最顶级流行音乐的水平,你就会知道跟发达国家真的有很长的路来走,不是用盗版,这跟听众有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反省的,作为一个音乐听众,你听的是什么,你不要抱怨每年就出这么十首歌,就是你们只听这十首歌才导致市场的细化。

12. 音乐鉴赏力这个可能跟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积累,同时文化跟的上,你像中国的文字或者是以前的音乐水平,唐诗、宋词、元曲这样的地方,现在拿出来看,有酒香,有茶韵。那个代表了当时高峰的水平,现在很难想象,是当代流行音乐最高的代表,两只蝴蝶,真的有点拿不出手。提到音乐产业那个东西,我说过一句话,好歹管你水平怎么样,上万评委,中国上哪儿凑这么多人,所有音乐产业的从业人员,全部加起来,各大歌舞团全算上,才能凑这么多人上来,这就是现状,不得不承认。就这么几个人,来回做唱片。这个很可悲。

13. 跟超女一样,以前通过星探和演出公司搭建一条路,公司包装,现在用这种方式,直接跟广大人民群众见面的方式,用人民群众选择的方式,这里头不排除会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人在里头。是平均水平,可能具有广泛的群众和市场基础了,只要东西做的不那么丢人,保底就可以了。这个可能对唱片工业的发展有一些新的门道。

14. 玩摇滚音乐的跟我们作为听众不一样,是手艺人,今天咱俩不是这样见面,就像北京朝勤一样的,你一出来我心里有数,咱们在这儿别比了,音乐就像唐诗宋词,李白在玩儿两杯酒之后,你还玩什么,听我的了。玩的人有玩的人的手艺。有传统手艺,比如说钢琴弹的很好,嗓子的表现力。

15. 有很多人要成为歌手,真的从小在努力的训练,还有很多科学的方法在里头,怎么讲,还是没有非常严格的机制在里头,保证这些歌手进入圈里头,在格莱美也是有一个机制,保证有这天分的人,建立一个合理的长年的渠道拔尖的人进入到这里面来,还是有一个历史的积累,不太一样,以后钱多了,慢慢不太一样。

16. 卡拉OK也好,超女也好,麻烦的问题,90%是停留模仿的阶段,这个是挺可怕的,这里面真的是有天才,不需要唱片的歌。不说超女,如果有这么一个比赛,鼓励这些人模仿唱别人歌的同时,真的挖掘一些能够写歌或者说能够创作,至少唱一些比较原创性的东西,可能会更有意义。

17. 超女比赛上,你唱你写的歌别人没听过,有人唱大家耳熟能详的歌大家觉得很熟悉,你就不可能赢。这就是我讲的要有体制去保证,你看美国的偶像,不是光唱别人的歌,有很多模仿的环节,也特别鼓励,拿出自己的风格的东西。比如说评委的水平,观众的水平,评委负有引导的责任。其实你去看像《美国偶像》做了一个跳舞的动作,他的指点比我们的评委专业很多,不是专业一点,这是一个引导。但是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看评委骂人,说几句很尖刻的话,没有什么太大意思。

18. 以前做唱片,尤其乐队的唱片,有很多虽然不叫概念专辑,但从头到尾美国的秩序都是有一定规矩、想法在里面,这样肯定会对我们讲艺术家的创作的初衷,或者他想要的东西肯定背道而驰。

19. 其实我觉得在美国其实现在中国也应该提倡这么一种精神,摇滚是众多音乐门类中一种,而且摇滚在美国,美国最卖便宜货打折货的仓库,你进去听到的可能放的是林肯公园,摇滚音乐也是很大众的,它也可以变成电梯音乐,摇滚音乐不是昏暗迷人的小酒吧,不是,摇滚音乐也是很符合阳光、大众心态的,它是一个非常主流的东西。你只能说摇滚音乐某一些门类一直到现在还是很低下,如此而已,流行音乐也有很低下那种,一个人在哪哭哭啼啼唱,这个千万不要保持这种观念。

20. 因为摇滚精神范围太广泛,最简单来说,很真诚的歌唱,那就是摇滚音乐,很原创的歌手就是摇滚歌手,非要界定,因为摇滚乐的含义太广泛了。

21. 摇滚精神要有破坏,要有发泄其实这是对的,其实你在别的音乐门类里一样可以听到的。愤怒情绪,爵士乐有过之而无不及,爵士乐被小资很持久,它的愤怒情绪很多摇滚乐比不了。不要光看摇滚乐很凶猛那一面,它也有非常平静、温馨、阳光,也有那样的时候,包罗万象的音乐形式。怎么讲,摇滚乐这么多年来历史,每个时候都有样本,讲难听点,小康有小康的摇滚,中产有中产的摇滚,小青年有小青年的摇滚,不要把它界定太死,放轻松一点。

22. 全世界那么多音乐产品,不太保证每个人喜欢的都能提名。没准还想问庞龙为什么没有提名,这个没有道理的,讲实话,比如奥斯卡,你喜欢的人和每年连提名的永远都进不了。

23. 我始终觉得格莱美就是一个地方奖项,千万不要把它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指标,就是一个美国的地方奖项,美国地方,而且是它行业的奖项,没有办法,其实有一点你会知道。比如你看欧洲人发的奖和美国人发的奖差不多?口味差很多。真的没有必要格莱美得奖了,我怎么样,完全没有必要。

24. 我始终相信,酷玩,你到英国去,它的各大音乐杂志,排前几名的杂志,甚至有史以来摇滚最怎么样,永远还是会选择英国的。英国,其实在音乐风格上一直是在斗智斗勇的国家。咱们如果评有史以来最好五十张唱片,这五十张唱片里面肯定得有崔健。情绪和心态平和上也要做那个调整,这是一定的。拿不拿格莱美对他们来说无所谓。真的不是很重要,而且酷玩没有彻底的征服美国市场,我们因为是隔岸观火,无所谓,管你英国,美国,有意思咱就听,对他们来说一个成功的,一个英国的再红再火的乐队有没有办法征服美国?

25. 其实有奖拿,拿到以后真的是一个奖挺幸福。中国很多奖项拿与不拿没什么区别。可能就是因为太多。缺乏权威和诚意十足的专业评委。我参加很多,几乎国内重要音乐类评奖都参加过。但是你没有办法保证,我不知道谁统计谁投票或者怎么样,但是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哥仨投谁谁谁,也可能有二十个人去投另外的谁谁,很难讲,这个东西经常对不上号,感觉对不上。

26. Grunge是不是不被讨好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你永远不会看到最佳Grunge专辑,它不是音乐门类。而且Grunge最辉煌的年代,格莱美都没有把奖颁给他,后来还有谁能超过。

27. 摇滚乐队根源之一就是布鲁斯,非要划分一个布鲁斯摇滚的话,六十年代玩的已经很少了,这种东西都是属于比较模糊的界限,你现在玩乐队,也许还有很多乐队,还是带有明显的特征。

28. 中国歌手在美国市场唱片卖到一定的销量,会有格莱美吗?会有这么一天吗?我现在不觉得中国歌手为什么要去考虑美国市场。你要说美国格莱美,百分之百不要你,跟他的创作和市场没有什么关系。可能是文化不共平等和对等的关系,中国人在欧洲得一个大奖怎么样,事实上见多了就这么一回事了,相当年中国歌手在世界上拿一个奖了不得,现在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不会因为你得了一个什么奖怎么样,这种情况多了,你说张艺谋片在美国卖的好,在中国一定卖得好,很少有人这么想。我觉得心态放的轻松一点,没必要争这么一个奖,是联合国的组织,全世界的音乐比赛,中国得一个稍微扯上一点边,这就是一个美国的奖项,只根据美国自己人听音乐的品位。


[ 本帖最后由 J-will 于 2006-2-24 20:13 编辑 ]
作者: sbdw    时间: 2006-2-24 20:28

够专业~~~

也够琢磨一段时间了~[em00][em00]
作者: sunfishxlp    时间: 2006-2-25 00:21

为什么非要拿葛莱美说事?
总感觉这个出发点有问题。。
作者: 陈思柳    时间: 2006-2-25 08:01

专业就是说的好!!!!!!
作者: 神学博士    时间: 2006-2-25 13:09

很真诚的歌唱,那就是摇滚音乐,很原创的歌手就是摇滚歌手,非要界定,因为摇滚乐的含义太广泛了。



这句话经典,值得揣摩
作者: david无双    时间: 2006-2-26 13:05

好贴来顶顶。!!!!!!!!!!!!!!!!!!!
作者: 可樂狹女ゆき    时间: 2006-2-26 13:37

评国内的那段。确实很不错,很专业!角度也很正。。很中肯




欢迎光临 ::喆服-陶喆歌迷会:: (http://davidcn.club/)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