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Jarrett的《Koln Concert》在市面上可真是難得一見了,我只見過兩次,是兩張不同版的盜版。得到第一張的時候恰好和大學時代最後一個女友在一起,所以Keith的琴聲似乎印證了那時一幕幕場景的真實與存在,之後張唱片也順理成章的成了我憑弔那段時光的懷舊良方。出這個於原因,第二次見到它的時候,我慌忙的掏錢買下,送給了那個女孩。可現在我自己的那張卻已然不在身邊,前幾天去北京,在朋友的家裡度過了北京一夜,晚上她建議不妨放一些音樂用做催眠,我就從書包裡拿出了這張唱片與她分享,誰知第二天早晨走的匆忙,這張唱片從此遺落北京。
4、姜昕《花開不敗》:
又是一次讓自己感到年輕的經歷。姜昕的這盤盒帶陪我度過了高中之末、大學之初,那時候她的歌聲令我甚是著迷;但買到這張CD是最近兩年的事,只是現在再次聆聽卻已經感覺不到什麼了。記得有一年在天津看唐朝樂隊的現場,演出之後正好看到了她隨樂隊走出後台,我喊到:「姜昕!我也喜歡你的歌。」她還回頭報以微笑,說了聲「謝謝!」今年她再次來到天津做《禮物》的宣傳,我讓她在我的《花開不敗》留下了簽名,並送給她了一張《Woman on Top》的原聲唱片作為禮物。不論如何,這是在圓自己少年時代的那個心願。
5、電影原聲《Woman on Top》:
我有兩張《Woman on Top》,其中一張就像上面說的一樣送給少年時代的偶像了。為什麼給偶像挑這張唱片,原因就是這是我超喜歡的一張唱片。第一次聽到它的時候也是從網絡上得來的MP3,聽過之後就讓我開始瘋狂的想得到這張唱片。在求助很多外國朋友未果的情況下,2004年終於在香港如願已償。唱片裡面基本上是一些Bossa Nova的巴西小調。其實當Bossa Nova成為小資手中的一張王牌,我就感覺到有些避猶不及,但《Woman on Top》裡純正的巴西風味還是讓我欲罷不能。想像中,遠在巴西海濱小鎮的生活就應該是那樣一種調子,那樣一種節奏。
6、Bryan Ferry《As Time Goes By》:
剛剛說到了香港,我在那裡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燒錢,也體會到了帶著燒錢的衝動去購買唱片的滋味。在香港買唱片,平均每張的價錢在100元左右,所以最後也根本買不了幾張。在買下有數的幾張唱片中,就有這張《As Time Goes By》。Bryan Ferry一直是在搖滾與爵士之間左右搖擺,而這張看封面的色調就知道基本上是一張頹靡的爵士唱片了。其中翻唱的I'm in the Mood for Love是我購買這張唱片的理由,也是我聽過所有的I'm in the Mood for Love裡最棒的版本。前兩天一個朋友在英國聽了一夜的Bryan Ferry現場,回來還把MSN名字改成「那一夜我聽Bryan Ferry」,這簡直讓我羨慕到崩潰。
7、歐洲版電影原聲《花樣年華》Ⅰ、Ⅱ:
接著上面的I'm in the Mood for Love說。其實從無數版本中選中Bryan Ferry版本的不是別人,就是咱們的王導。王導把他的《花樣年華》翻譯為「in the Mood for Love」,並為電影選擇了Bryan Ferry這首歌,聽過之後你就會發現,王導很可能是在聽過這首歌之後為電影定下基調的。其實這首歌在電影裡是聽不到的,它和所有的電影中沒有出現過的音樂一起被收錄在了《花樣年華》的第二張原聲中。在王導的電影中,《花樣年華》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部,大概悶騷氣質的東西格外的合我口味吧。當我買到《花樣年華》原聲的時候並不知道還有第二張,無意中淘到之後這兩張唱片就成了我的至愛收藏。
11、《To Vivian》Ⅰ、Ⅱ(自製):
Vivian就是我迷戀張國榮的女朋友,我為她也做過兩張唱片,基本上從選曲到製作都下了很多功夫,其中第一張的封面設計還被很多做設計的朋友給予了讚揚,那是用我們在海邊騎雙人自行車的照片處理而成的。在第一張唱片中,我只是挑選了一些我喜愛的搖滾樂隊演繹的情歌,外加一段我們之間的對話錄音;而第二張則是用來送給我們的第一個情人節的,那時候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不長,我把我記住的每一個相處瞬間都講給了她聽,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煽情的音樂,而最後則選用了郭富城的《I Love You So》做為結尾。
12、電影錄音《安娜瑪德蓮娜》(自製):
為什麼在最後選擇了郭富城的《I Love You So》作為結尾,是因為這是一部我最愛的電影片尾曲。曾經和朋友討論過愛一部電影最瘋狂會到什麼地步,後來我們一致認為我愛《安娜瑪德蓮娜》的方式最為離譜,因為我把電影的音軌製作成兩張CD,上下班的時候在路上聽,那個朋友聽後徹底的折服,但是我不建議更多的人去看這部電影,因為喜好向來都是很私人的東西,我自己很喜歡,這就足夠了。
13、電影原聲《安娜瑪德蓮娜》(自製):
《安娜瑪德蓮娜》又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我曾經在咖啡店裡向對面兩海歸姑娘費了一個小時的口水來描述。但是我也可以說的簡單些,基本上這就是一個圍繞一段鋼琴曲而進行的愛情故事,這段鋼琴曲就是巴赫的《小步舞曲》。所以說,這部電影是很合適出一張原聲的,但它基本上沒有這樣做。說「基本上」是因為它只在日本出了一張原聲唱片,現在我還在讓我的朋友在日本幫我尋找,但估計是沒有太大希望了,於是後來我就找來電影裡面出現的音樂自己拼了這張「原聲」。這個舉動也再次說明,愛一部電影可以愛到很瘋狂。
14、Miles Davis《Kind of Blue》:
非常巧,在我容量不大的紙盒裡也有這張唱片,它就是這次活動的獎品之一。和我很多喜歡的唱片一樣,在買到CD之前是通過卡帶聽到它的。這是我所買的第一盒爵士樂卡帶,對於一個剛聽爵士樂的人來說,《Kind of Blue》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的起點,那時我並不知道誰是Miles Davis,卻偏偏選中了這張唱片。這張唱片也在大學的一段時期內陪伴過我,是夜晚一個人在繁華街頭吹晚風的首選背景音樂。現在,家裡的爵士唱片和書籍已經多了起來,卻還是特別鍾愛這張泛藍的《Kind of Blue》。在最後,提前祝賀能贏取這張唱片的朋友,它確實很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