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突围R&B:陶喆第二张专辑《I'm OK》[转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奥云    时间: 2003-7-18 00:00     标题: 突围R&B:陶喆第二张专辑《I'm OK》[转帖]

来源:Tom.com    专稿:云却不肯留





音乐赏析:

专辑的音乐就如专辑的封套一样,突出的是一种对比。专辑以Doxology开场,译为上帝赞美诗,圣歌,带出一片安详。专辑中的音乐却都是有一些灰色的,高潮处更是具有强烈的愤世嫉俗,而结尾带出Amen,在温暖和祥和中收尾。整张专辑和上一张R&B的基调不同,这是一张以摇滚精神为音乐背景,诉说音乐与人生。

首支单曲「找自己」摆脱了R & B风格,以Alternative Rock呈现,让人回到60-70年代听摇滚乐的朴实的快乐。以滴滴的雨声和曼陀铃开曲,继而是随之而来的鼓点,敲打着音乐的质感和听者的心。

「小镇姑娘」,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歌曲之中强烈的朴实画面感,也使得“小资”感十足的陶喆和普通听友的距离近了些。但我个人认为这首歌不是很适合陶喆,演绎上略显吃力,暴露了声音单薄的弱点。但是在专辑的成功上,这首歌功不可没。

不得不提起「普通朋友」「天天」,作为陶喆标榜式的拿手曲风,R&B的节奏让享受过第一张专辑的朋友们重新回味了浪漫的感觉。「天天」中一点一滴的鼓点,温暖如风的和音,加上浪漫感觉的歌词,成为卡拉OK高手挑战难度的又一精品。而这首歌曲的意境,“太阳天或下雨天 人挤人的咖啡店 找一个能想你舒服的角落 看着情人肩靠肩 慢慢转开我视线 有个女孩让我好想念”,一如常人的浪漫和平静的心情颇让人喜欢。「普通朋友」,难度很高,真假声的转换在陶喆的演绎下,完美呈现。鼓点快捷清脆,轻触你的心扉,体会他的无奈。

有两首歌必须向你介绍,它们是整张专辑的灵魂,有了他们,专辑就像是有了血液一般,充满了精神。以京剧音乐开场的「I’m OK」,不能想象成陶喆与中国民乐的结合,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有些Heavy Metal感觉的愤世嫉俗。世界就像是一个电话录音,在错过和无奈中度过。开始听有些不习惯,但是如果仅仅是R&B就不是陶喆了。显然,这首歌的目的更像是一种才华的展示,如果陶喆的声线可以再power一些,那就真正OK了。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不一样」的引进失误,恐怕rap这种音乐就不会在周杰伦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了。因为「不一样」的rap更加纯正,更加能够反映出rap的真谛,而且rap直接面对听众的是歌词,「不一样」的歌词是一种控诉,一种对社会的控诉,陶喆那时就已经把作音乐上升到社会的高度,这一点正式陶喆追求的,也是其他的歌手不能比拟的。

其他歌曲,「夜来香」再一次尝试了人声和音的方式,美式soul的曲风给这首经典老歌赋予新生;「多谢你」「马戏团」展示出陶喆对各种曲风的把握能力,游刃有余;「angeline」颇具欧陆风情,温暖如风,歌曲的编曲如行云流水,加上电子的效果,正像看一部浪漫的卡通剧般,充满了纯真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张《I’m OK》有些试验性的感觉,精神上,陶喆开始用音乐来诉说世界,也希望世人能够如圣歌般的幸福和温暖,而不是在熙熙攘攘的尘世迷失自己;音乐上,陶喆自然表现了更多的自信,尝试更多的曲风,让人看到和欣赏陶喆多方面的才华。对于音乐感觉,没有什么比这更贴切――“陶喆的音乐里有着加州阳光般的愉悦坦率,就像他的人一样。”





专辑背景:

第一张专辑的成功试探,金曲奖最佳新人,最佳制作人的奖项,纯正美式R&B的唱腔,以及动听的R&B旋律和成熟的唱腔,种种种种,都让全体华人对陶喆的第二张专辑充满了猜测和期待。

如果你期待的是在第二张专辑里听到如第一张般纯粹的R&B,有徜徉在R&B海洋之中的慵懒摇摆的感觉的话,那么,这第二张专辑《I’m OK》恐怕要使你失望了。因为R&B在这张专辑中只是作为各种丰富曲风的催发剂,使得整张专辑丰富多彩,却不显得散乱。作为一张专辑的整体风格,以及作音乐的企图,比起第一张同名专辑,不能不说是一种飞跃。如果说第一张专辑只是陶喆对华语乐坛的试脚石的话,那么这一张《I’m OK》才是陶喆真正在音乐上大展拳脚的作品,至此,陶喆做出了《I’m OK》的帅气和咄咄逼人。





封套文案:

《I’m OK》的封面总体基调是灰色,灰的让人的心都有一点灰的感觉。陶喆半张不帅气的脸,气色凝重,一只眸子仿佛述说着无奈,甚至有一些怨恨的。旁边大红的字体却是“I’m OK”,显眼的刺痛着你的眼睛,强调着一种对比,“别理我,I’m OK”。

陶喆的专辑没有文案,用音乐说话,说世间的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18 20:39:42编辑过]



作者: lonely    时间: 2003-7-18 00:00

不错的

作者: 一滴冰泉    时间: 2003-7-19 00:00

这个就是专业乐评~~~
作者: Morientes    时间: 2003-7-19 00:00

我一直想问一下,为什么引进的时候把《不一样》给删了?如果说《王八蛋》和《讨厌红楼梦》从歌名上有点.....的话,《不一样》不论从歌名和歌词都没有什么给那些文化局的人挑刺的啊。
文章里也说“如果不是「不一样」的引进失误”,我想知道是怎样的“引进失误”。
作者: 奥云    时间: 2003-7-19 00:00

因为里面的歌词比较敏感,涉及到一些宗教上的内容;如DALAI LAMA(达赖喇嘛)等,

这些人物出现在歌词中,中国大陆引进时一定是del的。但香港及台湾版的都不会,还有

D版也会保留...   

作者: 云却不肯留    时间: 2003-7-19 00:00

多谢奥云GG的转贴,
但是我觉得碟评一般都是:专辑背景,封套文案,音乐赏析

这个顺序就是一般人拿到碟片时候的正常顺序,
也是我写碟评时候的一般次序,呵呵

只不过TOM音乐的管理员把我的文章作了删改,
个人觉得自己的文章更全面一些。


专业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有点距离的,
在这里也参考了“I'm OK专题聊贴”里面网友的帖子,
特此感谢!

和喆迷分享喆的音乐
就是我的希望......
作者: cooky    时间: 2003-7-20 00:00

[em00]
作者: adin    时间: 2003-7-21 00:00

还不错嘛
作者: dmsmart    时间: 2003-7-23 00:00

不错不错,最喜欢他这张了,想法很多,也有很多表达,很多到现在都是我的最爱,其实没有引进不一样真的很可惜,喜欢~~`
作者: markship    时间: 2003-7-23 00:00

热烈拥护 dmsmart!

作者: 波喆    时间: 2003-7-25 00:00

我还是最喜欢“说走就走”!!
作者: eddielin    时间: 2003-7-27 00:00


作者: 我是小新    时间: 2003-7-28 00:00

有自己的风格!!我喜欢!
作者: socrates    时间: 2003-8-4 00:00

但在专集中的那首<说走就走>的某些曲调和另外一首歌很象,
这是争议很大的
作者: Beckham    时间: 2003-8-9 00:00

为什么陶陶的歌 这么多大陆不能发
作者: 死鱼眼儿    时间: 2003-8-10 00:00

最喜歡普通朋友~~~沒聽過不一样!~

什麽時候找d版看看!~但是好想沒見過哦~
作者: 挥着翅膀的猪    时间: 2004-11-9 20:34

希望老大真能找到自己。
作者: 邻伢    时间: 2004-11-11 10:28

比第一张整体上节奏要快!!!!
作者: ♂愛喆主義→    时间: 2004-11-11 14:07

可是改版后的封面成了黄颜色的~这是为什么啊?
作者: 紫箬    时间: 2004-11-12 15:50

呵呵~~我才发现原来我写乐评是这么散的啊`~

呵呵~~
作者: 陌路缘    时间: 2004-11-14 20:32

楼上的太谦虚了~你要这么说那我们这些文盲以后怎么混
作者: angeline-li    时间: 2004-11-18 20:10

就只能回别人的贴咯。
作者: 爱陶喆的大象    时间: 2004-11-20 21:12

我没有听过《不一样》,还有《晚间新闻》什么的,名字我没记清楚。郁闷!很想听!另外,我觉得DV对小镇姑娘的演绎很出色,并未发觉在声音上有吃力或者单薄的感觉。我在唱K时,最喜欢唱这首,很放松的唱,朋友们也都很喜欢它的旋律和表达的内容。都有一种对过去纯真的学校生活的怀念!
作者: 29100101    时间: 2004-11-21 08:26

来评价一下
剩下3张专集吧。

说的很不错啊。
作者: 有个性    时间: 2005-5-27 22:44

灰色的封面是港台版的吧,老大穿彩色毛衣的那个是正版吗???
作者: andrew    时间: 2005-5-28 19:12

好棒的说!敬业十足,诚意十足!
作者: 圣诞的企鹅    时间: 2005-5-29 06:51

这张我没听过,听老大是从黑色柳丁开始的
因为是小城市买不到以前的正版专辑
真是不好意思
但我本人很喜欢小镇姑娘,找自己和普通朋友
好好听
小镇姑娘让我觉得很朴实很舒服
老大不束缚的嗓音让我好喜欢




欢迎光临 ::喆服-陶喆歌迷会:: (http://davidcn.club/)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