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容容 at 10:36 AM:
而最后,从童声开始的那几段,的确也表现了不同的音响效果。我不知道怎么表达,只是觉得之前的声音比较靠前,而这几段的声音比较靠后(好白痴的形容,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得懂~),加上这几段的说话中都带着哭腔,所以每次听到这里我心就觉得特别酸~如果之前那些表现的是社会的黑暗,是DAVID对这一切的抗拒和愤怒,那这几段,就是出离愤怒的悲哀~是谴责过后的呜咽和呼吁~
我一直 ...
Originally posted by 陶然自得 at 08:11 AM:
楼主真是用心了~
我们支持DAVID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音乐,更有他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Originally posted by marycatss at 04:21 AM:
其实一开始听的时候并不喜欢这个作品。但经的起时间的考验,也许忽然间,你就有了新的看法。我是突然被细节感染,然后细听,开始喜欢这个作品的。
提到哭腔,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Dear God 里面在4'11"的时候 ...
Originally posted by 呀哈 at 08:02 AM:
每次听倒这些歌词都会沉默,看看自己的周围亦是如此。虚伪做作的人彼彼皆是。真的是一种共鸣,有时超出了乐符本身,这是陶喆的音乐对我而言与众不同的地方。觉得自己的力量好渺小。
原帖由 左岸,右转 于 2004-8-17 16:15 发表
10段用的时间是平均的,每一段就是1"多一点。而在我们听觉上的感受就是,短促的切换,再看看文字大家会发现,这10段和别的37段不一样。说的不是一件事情了,而是事情的片段,给人的印象恐怕就只剩一个词了, ...
欢迎光临 ::喆服-陶喆歌迷会:: (http://davidcn.club/)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