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Magic樱:和弦编配——偏爱陶喆的技术成因解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痞子
时间:
2004-6-18 10:45
标题:
Magic樱:和弦编配——偏爱陶喆的技术成因解析
http://fm974.tom.com/1282/1293/2004617-36163.html
最早听到陶喆,是一首《爱,很简单》,当下便被感动得一塌糊涂。那时候R&B在华语乐坛还不是很流行,尽管有杜德伟等老前辈的上下求索,却只能赢来一些稀稀落落的掌声。等到阿Jay冒出来,专辑张张热卖,而随后的胡彦斌、张敬轩、王珏、林俊杰等一大批创作型歌手,才使得整个世界都R&B起来了。蛰伏已久的David,在歌迷的呼唤下,带着《黑色柳丁》姗姗而来。专辑文案里面把陶喆誉为是“台湾R&B教父”,尽管有点夸张的成分,但身为海归派的David,他的R&B是最耐听的。
首先拿这首个人认为《黑色柳丁》里最能体现陶喆世界观人生观的这首《Dear God》为例吧。原曲为#F调,便于弹奏,一般用Capo夹二品弹E调。陶喆自己在2003年红馆演唱会里面,背一把电箱由始至终有力的扫弦,很明显就是这样。让我们来看看他所编配的和弦:
级数: Ⅰ Ⅰsus4/2 #Ⅲm Ⅳ Ⅳ/2 Ⅳsus4/2 Ⅳm Ⅳ7 Ⅳ9
和弦: E Esus4/F #G bAm A/#F Asus4/#F Am A7 A9
可见,这首歌的虽然和弦众多,但实际上只用了Ⅰ级、Ⅲ级和Ⅳ级。但是,丰富的挂留和弦、七和弦、转位和弦以及非原根音和弦,几乎占了主要部分,而正三和弦只是在一头一尾中出现。在“稳定-不稳定-更不稳定-稳定”这一和弦走向规律的运用上,陶喆的个性完全得以体现。
David的曲子为什么这么动听?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摒弃枯燥无味的大三和弦,这在专辑另一首主打曲目《Angel》里面,同样体现这一点。全曲四个和弦不断重复,后面的A7sus4和Am11(原调为#G,这里变调夹夹一品,后同),同为带着旋律音的和弦,只是在根音上有所不同,其他地方完全一样,可营造出来的效果确是无比的动听。这首个最后面的三个和弦C9(#9)、Cmaj9、Cmaj9(#11)的转换,更是带有浓厚的爵士味道。
最后,提一首陶喆的老歌,也是自己很喜欢的《普通朋友》。这里首歌完全可以当作是增减和弦的教材了。而台湾著名的吉他教学工作者潘尚文老师,在他的《弹指之间》就是这样做的。减七和弦的运用,使得这首歌透露出强烈的蓝调取向,前奏甚至就是完全的布鲁斯风格。陶喆不愧为当今华语乐坛对灵魂乐理解最为深刻的一人,也只有他才有资格把自己的演唱会命名为Soul Power。
相对于张敬轩和周杰伦较为公式化的创作(《My Way》和《黑色幽默》是一样的和弦编配,不信你听听),虽然是一个既能取巧又能讨好歌迷的路子,但匠心方面就逊一大截了。
所以更偏爱陶喆。
[
Last edited by Lunasy on 2004-6-18 at 18:19
]
作者:
breezydavid
时间:
2004-6-18 11:15
看不太懂
但是主要意思就是David的音乐创作能力No1呵呵
作者:
悦依
时间:
2004-6-18 11:35
不明白!太专业了吧!DAVE最棒!!!
作者:
w81061057
时间:
2004-6-18 13:04
恩 不错 顶一个~~~~·!!!!
作者:
风之逸
时间:
2004-6-18 14:38
标题:
独特!
专业人士的见解,对于我们来讲,好独特呀!不懂音乐的我佩服!
作者:
逃逃
时间:
2004-6-18 15:39
晕,怎么那么专业啊~
我都不认识五线谱
但是五音还是很全滴
哈哈
陶陶最棒~!
作者:
cooky
时间:
2004-6-18 17:59
不懂啊~~汗
ANYWAY,DAVE IS THE BEST
作者:
晶爱喆~``
时间:
2004-6-18 22:31
我钢琴8级
五线谱肯定懂
但是我只看得到帖子的一半
555555555555
作者:
HONEY
时间:
2004-6-18 23:12
超深奥!!音乐的确不好做!
不过,陶陶真的作的超级用心哦!哈哈!
支持!!!
作者:
晶爱喆~``
时间:
2004-6-18 23:36
陶儿真厉害
支持~~~~~`````
作者:
lovekitten
时间:
2004-6-27 12:03
标题:
好强
你们都这么棒呀!我也要加油呀!
作者:
Magic樱
时间:
2004-7-29 23:17
标题:
呵呵~~
我乱扯的……
见效了~
欢迎光临 ::喆服-陶喆歌迷会:: (http://davidcn.club/)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