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场怀旧的音乐潮 [打印本页]

作者: Rocwo    时间: 2003-12-30 00:00     标题: 一场怀旧的音乐潮

一场怀旧的音乐潮  

来源:本报讯 时间:2003-12-29


2003,古韵起,管弦齐鸣。

黄大炜玩音乐的不理不顾,终于成就了离商业很远的《Time1894-2003》。《甲午战争》三部曲作出了史诗的气势,用耳朵解读影像,在疾如骤雨的配乐声中,闻出硝烟弥漫的味道。编曲动用300多轨录音、8台电脑过带,史无前例。配乐或疾或缓,或激昂或哀婉,丰富的音乐语言让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生动再现。执迷于完美如黄大炜,总是在破釜沉舟后求得一息尚存,他的固执证明了流行音乐同样能打造阳春白雪的神话。

同是一段琵琶曲,《甲午战争》中是诉不尽的国仇家恨,《东风破》里则化为一段云淡风清的千古心事。周杰伦的《叶惠美》终于把舶来的R&B作出了自己的个性。虽然还没能纠正口齿不清的毛病,也仍旧时不时地发发无病呻吟的小牢骚,但意大利歌剧式的《以父之名》和水墨丹青般的《东风破》却证明了周杰伦现象并不是一个泡沫神话,再短命的R&B,也有精致和成熟的可能。

陶喆和李泉都有一段解不开的旧上海情结。纸醉金迷的大上海,《今天不回家》里还让人沉醉不知归路,《花花大世界》中就已经繁华落尽。陶喆依旧有不期然的神来之笔,《Ultrasound乐之路1997-2003》告诉我们,R&B还能走得更远。而李泉也不再摇摆于商业和艺术之间,“To be or not to be”被巧妙地转换为“To be and not to be”,对商业的欲拒还迎,使《2046》既有唯美的蓝调气质,又不乏流行的时尚元素。

2003,一些旧刻意去怀,一些旧却是因为无*忘怀。

黄家驹生前未面世之作,在去世整十年后始见天日,残缺的Beyond再唱起《抗战二十年》已属物是人非。《Together》中的旧曲新唱,打不开一段萦绕十年的心结,永不能再“together”的痛苦在Beyond三子刻意颠覆的翻唱中延续。

张国荣的遗作更多了悬念。他的决绝离去,让意头不好的《一切随风》成为死亡的征兆。《红蝴蝶》的“似陨落红叶”一语成谶,《我知你好》竟成为献于爱人的诀别唱词。

红尘男女,即便走得再远,也终究逃不出一个“情”字。

个性如王菲,也开始低头舔舐自己的伤口。《将爱》不是重生,而是同归于尽。一段欲罢不能的爱情,浴血拼争到最后竟然是两败俱伤,哀莫大于心死。相比之下,蔡健雅的《陌生人》则要清醒得多。都市男女沉迷于速食爱情,游走于爱与不爱的边缘,机关算尽。清冷的音乐和灰暗的基调,传递着无以言表的寂寞感。蔡健雅的音乐胜在以静制动,无形间,绝望深入骨髓。

爱情,实在坑人不浅,摇滚乐也未能免俗,不经意间,中国摇滚又走丢了一个好孩子。

郑钧开始怀旧,他和他那代人的青春已越走越远,《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只抓住了背影。曾经的狂野与不羁,而今终于沉淀成一种心情,只有对生命的感悟,没有触及灵魂的疼痛。郑钧聪明绝顶,他不承认自己已老去,而是选择在旧时光里一醉不醒。

朴树的转变本在意料之中,他的愤怒原本就有些底气不足。“那些花儿”终于还是精致成了“夏花”,虽然短命,却绽放出了最优雅的颜色。《生如夏花》网罗尽了最上层的情致,把歌曲做成老旧的黑白片,背景乐是美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曲风。朴树的生活不再糙得像砂纸,他的灵魂早已打磨得比生活还要细腻、圆滑。

当怀旧风吹遍2003年的歌坛,再有棱角的歌手也会选择在泛黄的时光中柔软地融化,别怪他妥协,有时候背叛也是一种精彩。

NO.1 《Time1894-2003》

黄大炜的《Time1894-2003》是2003年乐坛的大手笔。以时光隧道的形式将厚重的历史题材融入流行音乐当中,《甲午战争》三部曲全长20分钟20秒,300多轨录音,气势磅礴。《我的世界》、《冷肩膀》、《光源》各有各的精彩,黄大炜特有的硬式摇滚音色,粗犷之中更显柔情。

NO.2 《2046》

李泉一贯的蓝调气质,《2046》既延续了《走钢索的人》的唯美,又兼容了《岛中央》的流行元素。专辑中几乎所有的歌曲都取材于某种艺术形式:《花花大世界》、《雪白血红》源于小说,《杀手》、《2046》得于电影,《Spring Ecstasy》、《我爱的人哪,你在哪儿啊》则取材于诗歌。专辑曲风以李泉拿手的BLUE JAZZ为主,也有时尚作品如《流浪狗》。

NO.3 《一切随风》

张国荣的遗作,专辑被指意头不好,《红蝴蝶》、《玻璃之情》等歌曲暗含诀别之意。专辑共有7首新歌,其中4首由张国荣亲自作曲,《我知你好》更首度剖白对挚爱的感激之情。另收录3首旧歌,包括他重唱奥莉花妞顿庄的英文歌《I honestly love you》、由他亲自作曲的《挪亚方舟》及《我》。

NO.4 《将爱》

王菲的新专辑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面市,编曲由内地著名音乐人张亚东*刀制作,不再走《寓言》的另类路线,更多了电音ROCK、TRIP-HOP等时尚音乐元素,唱腔依旧是王菲特色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运用假声,也更加区分发音的轻重。主打歌《将爱》展示王菲恋爱心事,以战争来比喻爱情,配乐节奏声势猛烈,充分展现王菲敢爱敢恨的个性。

NO.5 《Together》

为配合Beyond二十周年演唱会及黄家驹逝世十周年,Beyond三子特别推出此专辑。专辑收录黄家驹一首雪藏十年的遗作《抗战二十年》,由黄伟文重新填词,讲述Beyond二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前奏部分是黄家驹当年的一段吉他demo。

NO.6 《叶惠美》

很难给《叶惠美》下一个定义,HIP-HOP、R&B、POP、摇滚、民谣,还有随处可见的东欧风情,周杰伦的曲风逐渐臻于成熟。《以父之名》里融入意大利歌剧女声咏叹调,在刻意营造的电影氛围中诠释音乐版《教父》。《东风破》里,方文山尽情挥洒诗情画意,说不尽的离情别绪。编曲中加入琵琶、二胡等配乐,更添古韵。

NO.7 《生如夏花》

朴树不再愤怒了,他开始像个真正的小资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自己生活的格调。他不再想“说话”,只是想“唱歌”,内地乐坛多了位流行歌手,却少了位孤独行吟的歌者。如果只说音乐,《生如夏花》显然比前作更加精致细腻。张亚东擅长的英式和电子手*让专辑流行而不流俗。

NO.8 《Ultrasound乐之路1997-2003》

这是一张新歌加精选专辑,收录了陶喆前三张专辑的11首个人代表作,以及6首全新作品,陶喆还献上7首私藏的试听demo。新歌《今天不回家》较特别,配乐中融合两步舞曲与二胡,其间穿插京剧唱腔,突出陈旧感。从1997年初试啼声的《飞机场的10:30》到如今的《Run Away》,陶喆的音乐理念更加成熟,每一张专辑都令听者有意外惊喜。


NO.9 《陌生人》

又一部探讨都市人情感的音乐作品,这次的主题是寂寞,每首歌都沉浸在城市黑夜里错综复杂的情爱氛围。情歌动人心弦却不矫情,快歌自由随性而没有压力。蔡健雅再显创作才华,担纲整张专辑绝大部分歌曲的曲作。《无底洞》调侃之中更显无奈,《夜盲症》则是更深切的悲哀。

NO.10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郑钧开始怀旧,翻唱专辑《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祭奠他老去的青春。整张专辑不论是编曲、配器还是演唱技巧,都给我们带来不少全新的感受,其中《爱的箴言》是专辑中最柔情似水的翻唱。高晓松的电影《我心飞翔》的插曲《一霎那》是专辑中惟一一首新歌,重金属曲风,节奏强劲。

栏目主持
薛源

江湖曲,奏不尽。
2003华语乐坛,百花齐放,各自出头。我们一直在关注流行音乐的走势,我们力争把握时尚的脉搏。2003流行音乐或是浓妆艳抹,或是洗尽铅华,一定要用最真实的笔触挖掘其最本真的面貌。

在游走的笔锋下,2003华语乐坛*廓渐现。


作者: yuko    时间: 2003-12-30 00:00

哈哈,我是第一个。
作者: 彭菲    时间: 2003-12-31 00:00

No.2
作者: 海儿    时间: 2003-12-31 00:00

我觉得其中除了陶陶的,就属黄大炜的最棒
作者: bearsister    时间: 2003-12-31 00:00

黄大炜和李泉也都是偶喜欢的歌手哦。。。。不过还是陶陶最棒。。。。。。。。




欢迎光临 ::喆服-陶喆歌迷会:: (http://davidcn.club/)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