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我,下面是我拼贴而成的新闻稿:
当年方文山就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写词,在半年内累积了两百多首歌词,然後选出最好的一百多首,还分成一字部到十几字部,装订成册,寄100份到各大唱片公司。
他估计,除掉柜台小妹、制作助理、宣传的莫名其妙、减半再减半的选择性传递,「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方文山自嘲,「结果被联络的机率只有1。」
其实实际的机率绝对更低。在国语流行歌坛,作词的圈子很小,不是从企划或制作助理渐渐转型,就是娱乐记者跨刀,几乎没有人靠投稿入行。作词除了要在旋律、韵脚的限制下,顾及创新和词意,最可怕的是,精密的企画会议会设定种种要求。例如,方向: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对都市的抱怨,范围:不能跳脱传统情歌,副歌的记忆点:有关於踢的肢体动作。
在如此繁复的要求下,就算是大牌作词人也会经常被退稿。
「流行音乐其实是商品,人家出钱请你,本来就要符合他们的要求,像工厂接单一样,」方文山说,他会说服自己,把写词当成工作时,就不罗嗦。他说自己只是庞大唱片工业的一环,要重群策群力规画出的方向,「人家叫我修、叫我改是有他们的用意,去争论这个干嘛,神经哪,」他说。
如此一位创作鬼才,方文山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有心干此领域发展的年轻朋友,千万不要盲目投稿,因为结果绝对是石沉大海。首先,透过正当的管道参加作词比赛;试著进入演艺圈,日後一定有机会;多认识词曲老师,再辗转认识相关人士也可。「最後,当创作要领掌握後,其他的就要靠天分了!」你是方文山正在寻找的下一个方文山吗?
以上这些文字让我醍醐灌顶,写词这一行真的很难进去,所以我在今年年初就不再写歌,全力备战高校的提招和高考,终于,我考上我非常理想的,而且是和文艺圈颇有关系的大学与专业,我想,就像方大师说的,先进入这个体系吧
其他有志于作词的朋友们,大家共勉之!为梦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