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5-04-01/發夢頑童陶大偉

2005-04-01/發夢頑童陶大偉

看到陶大偉,我和攝影師很興奮,也都很有默契地叫他「陶叔叔」。在我們那年代,陶叔叔與布偶孫小毛,是紅透半邊天的兒童節目人物,那時候的國小,每個姓孫的同學,外號都被迫叫做「孫小毛」。
時光荏苒,陶叔叔跟我們一樣年華老去。外出拍照時,我們經過幸安國小,放學的小朋友好奇地爭著看陶大偉,我以為他們也知道這位台灣兒童節目的不倒翁,沒想到,小朋友祇是倖倖然笑嘻嘻地說:「哦…有人在拍廣告啦!」
陶大偉幽默地講著笑話,我卻有些落寞,小時候的偶像,現在沒小孩認得,他們祇記得水蜜桃、西瓜和香蕉等水果。


因為,陶大偉現在最偉大的稱呼應該是「陶的爸爸」吧!陶大偉出書,陶出唱片,我笑他們父子對打搶新聞,他不改幽默地說:「以前我是陶一珊(警務處處長)的兒子,然後是王復蓉(京劇名伶)的先生,再來是陶的爸爸,我沒名字啦!所以我要扳回頹勢!」
他這個老頑童,六十歲以後不但要製作動漫片,還要出書,開演唱會和做舞台劇,「我有很多夢想,想在六十歲以後做,我和陶不同,我呢?理想是一下排山倒海而來,陶比較有計畫,一件一件慢慢做,他將來不會祇做音樂的,你看著吧!」
雖然口口聲聲說要跟陶互拚聲勢,但講起兒子遺傳他的理想和才藝,陶叔叔還是忍不住驕傲起來。

陶大偉接受《壹週刊》的專訪,我問他有無引起家庭革命?
因為,陶大偉的兒子,曾當過美國警察的陶非常憎恨狗仔隊,他的新歌〈鬼〉,更傳是他對狗仔的看法;陶大偉的老婆王復蓉,去年則被《壹週刊》踢爆在上海百樂門迷戀小舞男。

媒體我很懂

他氣定神閒地說:「媒體和藝人,其實就是水和船的關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就這麼簡單。我在演藝圈這麼多年,我很瞭解,陶不太清楚,這也是我們有時意見不合的地方。」
我問陶大偉這麼有智慧,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經驗累積?他說,有些智慧一定要經驗累積才會迸發的,最重要的還有信仰,它能夠給你信心。他說得如此坦白,主要是藝術家性格的陶大偉,一生都在做一些令人跌破眼鏡的事。
高分考上政大國貿系讀了一年,轉到藝專美術系;喜歡西洋樂曲的他,卻愛上京劇電影明星王復蓉,最後還私奔鬧成社會版頭條(電影紅星與政界小開私奔);到美國迪士尼畫動畫,後來又在台灣製作《小人物狂想曲》和《嗄嗄嗚啦啦》等兒童節目,三年前則赴上海製作兒童動漫片等等。如果再加上他緋聞不斷的風流韻事,那時候如果有《壹週刊》,陶大偉肯定是封面的熱門人物。
「我有時候會告訴陶,媒體和藝人就是這樣,它能夠讓你翻船,也可以載你跑得很快很遠,而藝人就是要瞭解媒體的操作,它有很多很多種方式。今天除非你去當和尚,與媒體絕緣就沒有關係了,可是你是entertainer,那就跟媒體不可分。我知道有很多是負面的,但你怎麼知道這負面將來卻是對你有很大的幫助。陶很專心搞音樂,對這並不清楚,有時我們意見不合,well,我就不講了,有一天讓他自己去體會。

流言自己招
「好比說,《壹週刊》寫我太太跳舞,」(〈直擊上海百樂門,陶母親哈上小舞男〉)我揮了一把冷汗,心裡正想接著問,陶大偉居然自己先招了。
「我認為,我太太是因為跳舞才治好她的氣喘,你知道年紀大的人,氣喘隨時會要人命,鄧麗君、崔愛蓮、林翠都這樣走的。我跟我太太說,妳自己有沒有,妳自己知道,我和兒子都支持妳;但跳國際標準舞本來是很單純的東西,因為這樣的報導後,妳就要重新思考,要真的練習,而不是在玩,就當做自我鍛鍊,重新安排課程。所以,以前抱著玩的心態,反而沒有把它規劃好,現在把它規劃下來,它就是正面,好的事啦!」
我想,陶大偉的看法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陶了,在陶大偉接受台灣《壹週刊》訪問的同時,陶在香港也接受香港《壹週刊》的專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若無智慧的長者從旁提醒,年輕氣盛的藝人是很難接受的。


狂想陶大偉
父親陶一珊曾是台灣警務處處長兼警大校長,幼年受母親影響熱愛藝術,1964年畢業於藝專美術系,1968年與京劇名伶王復蓉私奔結婚,生下一子即歌手陶,1972年赴美國迪士尼任動畫師。
1980年返台,主演電影21部,個人唱片7張,主持及製作電視節目共24個,包括《小人物狂想曲》,兒童節目《嘎嘎嗚啦啦》《妙精靈》《甜甜屋》等,1998年並獲新聞局頒贈兒童節目終身成就獎。2000年赴上海從事3D動漫產業,製作《黑皮冒險王》,2005年出版《TAO氣人生》一書。

發夢做動畫
陶大偉自認遺傳到媽媽的藝術細胞,從小就喜歡畫畫和表演,也因為迪士尼的關係,那種紫色、粉紅、粉綠的感覺,跟他的夢想一致。陶大偉執著地做跟兒童有關的娛樂節目,當年為了接一集三萬元的兒童節目,他一人身兼數職;即使到了六十歲,還能繼續發夢做動畫片。
「我會去做這件事,家人都覺得我是神經病,到目前為止,這也是我的人生密碼,解不開。」我覺得因為陶大偉就像一個小孩,永遠對世界保持新鮮感,而迪士尼的影響更像吹笛人一樣,吸引他熱情投入兒童媒體的世界。
陶大偉說,很多人以為他寫書是緬懷往事,他覺得不對,應該說是他的人生哲學。
「因為我總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人,因為有低潮,反而更能激發智慧;今天你在高峰時去衝刺事業的智慧,當你靜下來不在線上,人家已經背棄我們時,你會開始去想,去覺悟人生。我是一個很有夢想的人,在逐夢和築夢的過程中,還是有人會幫我的夢想裝上兩隻翅膀,讓我飛得更高更遠,但並不是每個夢想都有好的feedback(回饋)。
「像動漫片我太早入場,可是這個環境還未成熟,集資了八千萬還繼續在努力,雖然稱不上成功,但我也不打算放棄。也許哪天它成熟了,講到這一行時,我是先驅,沒人說先驅一定要成功,但至少有我這個里程碑,如果說做兒童媒體,動漫片就是最高的了。」

陶隨他去
我問他:「那當年你追王復蓉,是不是也是一種夢想?」他想了想,點點頭說:「搞不好也是。
「你想想,當年的王復蓉,跨足京劇界、電影界,而且常常出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會突然嫁給我這樣的人,好比說林志玲嫁給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很突然也很惋惜。那段時間在我心裡其實是個壓抑,外界不看好,想她怎麼會嫁給你?雙方家長也反對;可是我呢?就做給你看。所以沒有壓力,也許我們不會結婚的。」
「那你和王復蓉將來會干涉陶的感情世界嗎?你現在的角色不一樣了。」我問。陶大偉不改幽默的口吻說:「如果真的有一天,陶帶了一個黑人女友,而且很肥,他說:『爸,我要結婚了。』我也會說:『Fine.』我認為,第一,陶不可能這麼做;第二,他有他自己的眼光,他看到的一面,就像當年王復蓉看到我的一面,大家覺得陶大偉不好,可是她覺得我很好啊!所以,這不能做為我們去反對他的理由?」
陶大偉說,為什麼執著兒童媒體工作,家人覺得他神經病,他也搞不懂,是他的人生密碼,難解。

認錯保婚姻

朋友常常調侃陶大偉,既然老了,兒子這麼厲害,就不需要你賺錢了,他幽默地說,「這句話太傷人,我偏要做給大家看,我還有很多夢想呢!」

「可是我太太為什麼反對呢?」陶大偉真是太棒了,我正準備問,他又再度自己先說了。因為陶與女友交往,就像陶大偉的緋聞一樣,王復蓉都盯得很緊。「是因為她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她要保護她的兒子,她的兒子有錢沒錢,好脾氣壞脾氣,她最清楚,她想到的是這一面。譬如說,我兒子脾氣不好,這個女生怎麼忍受他啊,或著如何去接納一個並不了解他個性的女生。其實他們兩人一定有某種契合,而這個契合不是我們知道的,所以我一定不會去干涉。」
從喜好到觀念,陶大偉和王復蓉始終是一西一東,再加上他的風流倜儻,我問他,大家不看好但多年的婚姻是怎麼維持的?他賊賊地笑說:「都是我的錯。」
陶大偉強調:「這一招很好用,男人很多時候需要,否則美國為什麼稱男人為gentleman,不叫女人gentlewoman,就是男人本來就應該讓女人嘛!」

省長
孫越在書上說陶大偉小氣,陶大偉不服氣,直說全都是當年孫越為了搭他家司機的便車省車錢,結果卻因為自己忘了帶錢包,要他先付便當錢50元,才引起的誤會。
但我覺得陶大偉的小氣也絕不是浪得虛名,連他自己的兒子陶都忍不住吐他糟,說每次陶大偉看到陶的名牌衣服就直接拿走,甚至連未穿過的白皮鞋都要。
所以我深深地覺得,當年陶想當攝影師,陶大偉計誘他棄攝影就吉他,還因此虛報吉他的價格,主要是為了省錢。
但也因此造就了音樂奇才陶,也算功德一樁。不過我和攝影師吃著陶大偉的梅糖可是戰戰兢兢地,因為粗魯的我們,就弄掉了2顆,他還為此心如刀割地叼念了好久。

【台灣壹週刊】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3:16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