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屁屁電到以後……王復蓉對狗比對人好
她曾經是復興劇團的當家花旦,後來因為和陶大偉結婚洗盡鉛華在家專心相夫教子,如今獨子陶吉吉的名氣比她和老公還大,不過,她一點也不寂寞,那是因為,她還有一堆狗兒子。
⊙採訪報導/黃慶榮(中時‧居家週報)
⊙攝影/盧禕祺
「哈囉!我是王復蓉,什麼?『阿花』已被領養?太好了!請給我牠新主人電話,有空我去看牠。」
「嗨!林太太,有沒有空?陪我到後山將那兩隻可憐的小狗帶下來好嗎?」
「黃醫師,醫院是否還有空位,我們社區又跑來一隻流浪狗,待會兒將牠帶到你醫院,請幫牠清理乾淨,健康檢查,打預防針,做絕育手術,再想辦法將牠送給真正有愛心的人。」
電話「流浪狗經」是王復蓉一天生活的開始,台北有數不盡的流浪狗,所以她每天都有管不完的「狗事」。
令人難以想像,王復蓉從小就有氣喘毛病,醫師囑咐她遠離可能造成氣喘的狗貓,因此她打從心底怕接近狗貓。婚前擔心嫁給陶大偉後,陶大偉心愛的貴賓狗「屁屁」會令她舊疾復發,所以逼他非將牠轉送出去不可,婚後得知「屁屁」沒幾天就蹺離新家,從此杳無音訊,此事令王復蓉愧疚不已。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晚上,陶大偉記得特別清楚,夫妻逛街走過一家寵物店,王復蓉竟然被一隻小西施狗「電」到,從此這隻西施狗進入陶家門,也取名「屁屁」。
養了「屁屁」後,王復蓉不僅未曾復發氣喘,還慢慢嘗到狗忠心與窩心的滋味。每當發生家庭爭端,「屁屁」是她唯一能夠傾訴心事的「小兒子」,她羞卻地笑著說:「女人嘛!只要吐出怨氣,不愉快的事很快就會忘掉。」但感慨:「真搞不懂為什麼會有人狠心將狗遺棄?」
其實,真正搞不懂的是她的老公和兒子。為什麼一向怕接近狗的王復蓉,近年來,她只要看到流浪狗,就像著魔似地惦記牠們的安危?她會不顧形象,穿著邋遢四處餵流浪狗?看到狗兒死亡,她會情不自禁流淚;聽到被領養的狗生活幸福,又會欣喜萬分。常與她一起送狗的謝宜庭調侃:「王阿姨對狗比對人還好。」
她兒子陶吉吉,雖然無法理解媽媽發生如此巨大轉變的原因,但樂觀其成,並說:「這倒也好,媽媽有事忙,就不會一天到晚嘮叨,樂得耳根清靜。」不過,不忍見媽媽過分操勞,反倒勸她量力而為。
撿流浪狗的始作俑者陶大偉,當然沒有理由阻止老婆救狗,只是憂心她夜晚外出時的安危,有空也陪她出去餵流浪狗。
王復蓉撫摸躺在腳邊「幸福」和「開明」:「牠們都是流浪狗,多懂事!家人客人分得清清楚楚。我發現這些狗兒一旦體認人類真心待牠,就會一輩子忠心耿耿追隨主人。」所以,她建議想養一隻會看家的狗的人,不要迷信名犬,領養流浪狗吧。
接著語重心長說:「流浪動物的多寡是社會文明指標,數目越少的國家,表示文明進化越高。」並回頭正色叮嚀陶吉吉:「希望你呼籲年輕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發揮愛心幫助社會解決流浪動物問題;更希望你多賺些錢,資助我蓋收容所,安頓這些可憐的狗。」
王復蓉年輕時是復興劇團當家花旦,曾在白蛇傳、貂蟬等劇,擔綱白娘娘與貂蟬要角,名譟一時。
掀開塵封往事,她頗為自豪:「當年國事風雨飄搖,為了爭取海外僑胞對中華民國認同,復興劇團前往三十多國公演,的確為國家做了不少國民外交工作。」
也令她跌入五味雜陳回憶:「那時,檔期排得滿滿,三百六十五天,不是在舞台上就是在飛機內度過,連過年都無法與家人團聚。儘管風光,但每天在不同地方唱著同一齣戲碼,唱怕了。一個偶然機會,在朋友家中結識陶大偉,因為渴望安定的家庭生活,不顧雙方父母反對,步入洞房。」
三十多年前,國劇名伶王復蓉和西洋歌手陶大偉「中西」合璧婚姻原本不被看好。但一路牽手走來,不僅婚姻美滿,還造就初出唱片就顛覆台灣流行歌壇的獨子—陶吉吉。
生長在中國家庭,卻從小接受美式教育的陶吉吉,推崇西方培養孩子獨立自在的精神,對中國傳統「威權」思想頗不以為然,坦承成長過程常因觀念落差和「忠孝節義」的媽媽起衝突。青少年時期,他大多以沈默應付,最後不了了之;成年後,叛逆個性更表露無遺。他認為每個成年人都是獨立個體,應該相互尊重,以理說服對方,就算是父母也不可動輒用「輩分」管教兒女。
王復蓉總是激動的向兒子表示:「這一切還不都是為你好。」並怪老公失職,才造成兒子任性,譏評老公是「老滑頭」,只會充當「爛好人」。
童心未泯的陶大偉一臉無辜:「既然有人先唱了黑臉,剩下的白臉,只好由我來扮!」他的理由冠冕堂皇:「孩子已成年,有自己的天空,我關心他的事業、交友,但絕不干涉,更不會搬出父親的權威。」
天下父母心,抱怨歸抱怨,最後豎白旗的往往是王復蓉,她灴著眼無奈的說:「孩子長大了,怎麼辦?只好慢慢調適嘍!」
一九九八年陶吉吉榮獲男歌星最佳新人獎時,陶大偉得意的向媒體表示,應該頒他「最佳製作獎」,王復蓉私下嘀咕:「搞不清楚兒子到底是在那裡加工的!」中國傳統女人就是這樣,默默付出,永遠不爭門面。
支持David 支持DavidCN